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七个方面提炼出日本近世小说观念的基本特征。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七个方面提炼出日本近世小说观念的基本特征,结合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等视角,分析其理论内涵及得以形成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渊源,同时深入考察中国文学思想对日本近世小说的基础性浸润,探讨日本小说观念在摄取过程中的取舍、侧重乃至偏离,进而揭示出两国文学理念的同与异。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节 日本古代小说发展状况概览
  • 一、古代和中世:日本古代小说的形成与发展期
  • 二、近世:日本古代小说的繁荣期
  • 三、日本近世小说与中国小说
  • 第二节 日本近世小说观念的中国文学思想渊源
  • 一、研究现状综述
  • 二、基本观点与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劝善惩恶”小说观的主流地位与文化成因
  • 第一节 德川幕府对儒学的推崇以及文化高压政策
  • 第二节 明清小说创作理论及创作模式的直接影响
  • 第三节 劝善惩恶:曲亭马琴的创作宗旨与评价准则
  • 第四节 劝善惩恶小说观遭遇的抗衡及其衰落趋势
  • 一、本居宣长的“物哀”论
  • 二、坪内逍遥的“人情”说
  • 第二章 “虚实”论的多重演进及明清小说理论的浸润
  • 第一节 “怪异趣味”的历史文化溯源及本土化特征
  • 一、日本近世小说怪奇趣味的历史文化土壤
  • 二、趣味性与文学性的合二为一:兼论中国小说怪异题材的启示
  • 三、日本传统“物の怪”信仰在近世的延续
  • 第二节 “正史之余”到“虚实相半”:史传小说的虚实之辩
  • 一、古代和中世物语的形成与中国史传作品的影响
  • 二、“正史之余”说在异域的翻版
  • 三、“虚实相半”理论对日本近世小说家的启示
  • 第三节 曲亭马琴对《三国演义》的移植与虚实考辩
  • 一、情节“翻案”与主题移植:《八犬传》对《三国演义》的摄取
  • 二、典据考证:关照史传、探寻隐微
  • 三、对明清小说理论家虚实观念的接受与批判
  • 结语
  • 第四节 现世“写实”:质疑与反思、调侃与回避
  • 一、浮世草子:对现实的凝视、质疑与反思
  • 二、洒落本·滑稽本·人情本:戏作对现实的调侃与回避
  • 第三章 “浮世”小说的世情写实与批判意蕴
  • 第一节 “好色”类浮世草子的表象与内涵
  • 一、“浮世”的含义、“色好み”的文学传统、“粹”的精神
  • 二、批判、嘲讽、反思:浮世表象下的深层思索
  • 第二节 经济类浮世草子的内涵及其认知的深化
  • 一、《日本永代藏》:对致富伦理的弘扬、隐约的危机意识
  • 二、《世间胸算用》:对贫富差距的认知、进步性和局限性
  • 第四章 “发愤著书”思想在近世小说领域的传播与变形
  • 第一节 发愤著书思想在日本近世的传播:兼论“寓言说”的流行
  • 第二节 上田秋成的“解闷发愤”说:重人性之愤激、反儒佛之教化
  • 一、不遇薄命、解闷发愤
  • 二、既哀且恨:发愤的内涵及对古典物语的传承
  • 三、重人性之愤激、反儒佛之教化:“国学”思想底蕴
  • 第三节 曲亭马琴对“泄愤”观念的摄取:兼论其历史和社会根源
  • 一、泄愤雪恨:对明清小说及续书理念的摄取
  • 二、翻案与镇祭:中日两国小说观念的交织融合
  • 第五章 “物哀”论在近世的延续及庶民化特征
  • 第一节 “物哀”论的起源、《源氏物语》中的“物哀”
  • 一、“物哀”的起源
  • 二、《源氏物语》中的“物哀”
  • 第二节 本居宣长“知物哀”论解析:进步性和局限性
  • 一、“发愤著书”说的影响、“知物哀”论的局限性
  • 二、“知物哀”论与儒佛文学观:对立·统一·误读
  • 第三节 物哀审美的近世色彩:义理与人情的博弈
  • 一、井原西鹤武士小说的无常哀感:重义理而轻人情
  • 二、近松戏剧的殉情哀感:义理与人情的冲突与解决
  • 三、人情本的缠绵物哀:人情的蓬勃发展与义理的淡化
  • 第六章 “戏作”心态的盛行与中后期的庸俗化趋势
  • 第一节 初期戏作的中国文学思想渊源及时代特征
  • 一、早期戏作的中国文学思想渊源
  • 二、后期戏作者对明清小说劝惩主张的套用
  • 第二节 洒落本的戏谑与虚无:兼论浮世草子的影响
  • 一、浮世草子:俳谐化与批判性
  • 二、洒落本的“表”与“里”:戏谑与虚无
  • 第三节 滑稽本的“讽刺”:兼论近世后期町人眼中的儒家文化
  • 一、澡堂众生——对等级制度和五常伦理的调侃
  • 二、腐儒孔粪——对一味尊华崇儒的忧虑
  • 三、卧冰求鲤——对儒家孝道的质疑
  • 四、对幕府势力与儒家文学观念的妥协
  • 第七章 日本古代小说的佛学主题及文化成因
  • 第一节 净土往生:现世救赎与来世关怀
  • 第二节 无常:感性叹息、理性解释、生死观
  • 第三节 因果报应:怪奇趣味与儒佛融合
  • 第八章 日本近世小说家的明清小说评论和中日小说比较论
  • 第一节 日本近世小说家的明清小说评论
  • 一、发达的中国小说理论
  • 二、高超的艺术成就
  • 三、淫亵与血腥描写的缺憾
  • 第二节 曲亭马琴对《水浒传》的考证与点评
  • 一、主旨评价:劝惩缺憾与隐微之意
  • 二、作者考证:《水浒传》乃罗贯中所作
  • 三、史实与虚构之辨
  • 四、结语
  • 第三节 曲亭马琴对《金瓶梅》的批判性摄取及其文化根源
  • 一、宣淫导欲之书:曲亭马琴对《金瓶梅》的基本定位及原因解析
  • 二、劝善惩恶:囿于传统教化理念的改编原则
  • 三、人误《金瓶梅》:对张竹坡评点的局部摄取
  • 四、结语
  • 第四节 曲亭马琴对《水浒后传》的校勘与解读
  • 一、曲亭马琴对《水浒后传》两大版本的抄录与校异
  • 二、曲亭马琴的《水浒后传》评论:以《水浒后传批评半闲窗谈》为中心
  • 结语
  • 第五节 曲亭马琴《续西游记国字评》解析
  • 一、《续西游记》的功绩:否定机变
  • 二、《续西游记》的瑕疵:自相矛盾
  • 三、写作技法的缺憾:重复多、照应少
  • 第六节 曲亭马琴读本序跋与李渔戏曲小说论
  • 一、“湖上笠翁”与“蓑笠渔隐”:隐逸生涯的共鸣
  • 二、“取凡近之事,寓意劝惩”:小说观念上的接受与背离
  • 三、知吾者,其唯《八犬传》欤:共同的心情寄寓
  • 结语
  • 一、日本近世小说交织并存的三大特征
  • 二、日本近世小说观念的三个研究视角
  • 三、日本近世小说观念研究的三点意义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