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面对全球发展危机,政府、企业甚至每一个个体该如何应对?未来20年重大社会发展趋势。

内容简介

零碳社会:一个应对气候变化、改变世界经济、创建全球绿色文化的紧急计划。

这本书大胆预言了一场即将到来的经济泡沫——到2028年时, 价值约100万亿美元产值的化石燃料资产即将搁置,这一搁置将引发全球经济的大规模崩溃。

作者预测了剧烈的经济动荡、气候变迁和物种大灭绝危机,深入探讨了政府和社会的应对策略——生态文明和全球绿色新政。它们能够帮助结束金融危机后多年的紧缩和不安全,实现更公平的收入分配,扭转数十年来的环境退化。

作者呼吁世界各国联合起来,向零碳社会转型,帮助人类社会渡过灾难。这本书展望了建设零碳社会的前景,为世界经济的转型开辟了道路。人类将由此进入一个全新的零碳时代,及时应对气候变化和地球上物种的大规模灭绝。

零碳社会和全球绿色新政已经在“千禧一代”中以闪电般的方式流行起来。美洲、欧洲和亚洲都不断涌现类似的呼吁。这本书可能成为将全球性灾难转变为生态文明的重要里程碑。

目录

  • 版权信息
  • 推荐序 向零碳社会转型已刻不容缓
  • 自序 三巨头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大转型:脱钩风起,化石燃料资产遭遇搁浅
  • 第一章 基础设施是重中之重
  •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式
  • 连点成线
  • 基础设施应该归谁所有?
  • 谷歌的治理与矫正方法
  • 第二章 人民的动力:免费的太阳能和风能
  • 欧盟政治活动家怎样推出绿色新政
  • 信息通信技术与通信互联网
  • 可再生能源互联网
  • 第三章 零碳生活:无人驾驶电动汽车、物联网节点建筑与智能生态农业
  • 边际成本接近于零的交通
  • 物联网节点建筑
  • 为美国劳动力走进绿色时代做好准备
  • 智能生态农业
  • 弹性时代
  • 第四章 转折点:2028年前后,化石能源文明崩溃
  • 2020年的“20-20-20”目标
  • 大转型:跨过绿色线
  • 错过警告
  • 北美视而不见
  • 黑金的诅咒
  • 金融界敲响警钟
  • 第二部分 从废墟中崛起的新政
  • 第五章 唤醒巨人:养老金打破沉默
  • 颠覆马克思的观点
  • 从理论到实践:革命开始
  • 第六章 经济转型:新社会资本主义
  • 社会责任投资成为焦点
  • 成本几何?
  • 资金从何而来?
  • 收回基础设施
  • 能源服务公司:绿色新政的商业模式
  • 第七章 动员社会:拯救地球上的生命
  • 欧洲新目标
  • 像一个物种一样思考
  • 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新政
  • 全球数字泛大陆
  • 超越看不见的手
  • 绿色新政的23点重要倡议
  • 代表大会制度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2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碳中和会成为人类奇迹

    这是一本关于(美国)从实际行动如何实现碳中和的书。实际行动是什么?碳中和的科技、产品、服务,碳中和的口号、公益发起,碳中和的法律手段,这是我的想法,也是我阅读此书的目的,不知道是不是多数人的想法呢?但此书给我眼前的视角是,实际行动是经济发展模式与政治体制,这种视角让我恍然大悟,谈什么技术,谈什么口号,经济、社会才是实现的前提。分享一下此书的三个印象深刻的点,分别是智能时代带来了碳中和时代,基础设施建设是碳中和的关键,钱从哪里来。第一,智能时代创造了共享经济,而共享经济可以破局碳问题,创造碳中和时代。开篇印象非常深刻的就是碳中和需要万物互联,比如,智能电网,智能运输,智能建筑,这三大耗能单元如何实现能效最低,但是本质却是共享经济以及与其配套的政治体制,打破原有传统的进步经济格局,也就是凭一己之力、个人英雄主义就能驱动发展,现在只有全民参与,也就是分布式的参与,才能实现,比如,分布各地的太阳能、风能,随时能够电力上网,用电则是分布式的按需分配。这一点也是让我眼前一亮,在环保问题上,我们总是说,公有地悲剧,公有地悲剧,这个悲剧就是悲剧,好像就是剧终的感受,从未想过或者也未想过破局,而智能时代创造的共享经济,竟然有能够破此局创造出碳中和新时代。第二,基础设施投资从化石燃料转向至低碳产业,是碳中和实现的关键。这么多年来,谈到绿色经济,均存在于想象中,似乎很少人会很傻的主动去做好环保工作,因为环保不仅要投资建设还要运行经费。而我们有时候经常执迷于技术问题,是技术不够不能降低环保的成本。但仔细想一想,事实是,环保也好,碳中和也好,尤其是清洁生产,循环经济,这些产业的边际成本其实都是零,但是缺少了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规模效应。那么如何实现规模效应,就是基础设施建设,高压电网、智能电网、充电站、智能物联等等。所以,这些是由政府的投资导向决定的,将基础设施建设为化石燃料型的呢,还是碳中和型,只能择一,因为碳中和的零边际成本,必然会降维打击化石燃料。第三,钱从哪里来,养老基金非常重要的来源。钱从哪里来,这是第一现实的问题,决定了一件地球上的这件大事能不能做成。文章里反复提到了巨额的养老基金,巨额当然是最重要的原因,禁止流向化石能源基础建设,转向至低碳基础建设,这是至关重要的。而新视角是,养老基金是大家所共有的财产,现在不仅用于增值,而且用于对全社会以及子子孙孙都有意义的大事情上,似乎在创造出社会资本主义。而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似乎还没有完全释放这些基金的巨大红利。————— 最后谈一谈两个感悟。第一个是关于后浪是碳中和时代的关键。在书中多次提到了青年的推动力,为什么是青年?据此,我可以有个大胆想象,也许人类的发展,正是后浪所推动的,这也是人类被自然选择的能力。面对上一代人,后浪总是充满逆反,即使表面妥协,也是内心不服,所以后浪必然要和上一代人不一样,制造出存在感。而造就不一样的方法有两个,一是暗黑破坏的,我要毁灭你们,二是伟大的,我要比你们更伟大。但是暗黑破坏的选择,是不能传承的,因为被毁灭了。而也许更伟大是真正推动人类发展的动力,是可以传承的。所以,今天的青年选择碳中和时代,完全可以傲视和嘲笑上一代人,看,你们上一代人是多么自私自利,为了金钱的私欲,破坏地球,损害人类。我们青年人将改变世界,比你们更伟大。第二个是关于究竟什么是可持续?其实,我们经常在将可持续,可持续,给子孙后代留点东西,那么究竟留点什么呢?书中有一句话非常扎心,我们这代人,化石能源时代,正在用祖先留下的 “尸体” 发展。所以,什么是可持续?我们不需要啃老,啃尸体,而是自食其力的用好当下的能源,太阳能、风能、可再生能源,…。而留给子孙的不是化石燃料,不是 “尸体”,也是一种发展的态度,用好当下的能源,做好当下的事,去发展,不要去透支过去,过去是有限的,无法透支。我们应该相信人类的这种精神力量,在遥远的未来,能够在无限宇宙中生存与发展,创造地球生命的奇迹。————— 加油吧,碳中和。

      2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理解碳中和的必读书目

      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近期阅读的杰里米 * 里夫金的第二本书。这本书与《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是一脉相承的。这本书创新之处在于将 * 第三次工业革命 * 升级为了 * 零碳社会 *,并详细分析了零碳社会的特征、转型方式等。第一部分对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范式” 进行了再次阐述说明:* 通信媒介、能源和运输系统,这三大运营系统共同构成了经济学家所称的通用技术平台(全社会的基础设施)。新型通信、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也改变了社会的时间 / 空间观念、商业模式、治理模式、建设环境、生活环境和叙事身份 *。对于零碳社会的特征以及政府在其中所扮演的作用进行了深入说明。随后,对于绿色新政转型的核心(构成第二次工业革命基础设施的四大行业,即信息通信技术 / 电信,能源和电力,内燃机交通和物流,以及住宅、商业建筑、工业建筑、机构建筑)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到了电力公司的转型改革、提到了智能生态农业、无人驾驶、物联网节点建筑等。最后一部分分析了零碳社会转型的资金渠道来源。社会责任投资、养老基金投资等都将是零碳社会转型的主要资金来源。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会

        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向第三次工业革命转型的任务艰巨,堪比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需要两代美国人的集体智慧和技能。为此,我们需要培训数百万人上岗或者重新上岗。我们必须停用并拆除所有搁浅的化石燃料和核能基础设施 —— 管道、发电厂、仓储设施等。在这方面,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没有用武之地,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更加灵活的半熟练的、熟练的以及专业的劳动力队伍。通信网络必须升级,加入通用宽带。人类必须铺设电缆并保证其连接畅通。为了适应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我们需要对能源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既安装不了太阳能电池板,也组装不了风电机组。为了适应无数微型绿色发电站生产的可再生电力的流通,我们必须把笨拙的集中式电网改装为分布式数字化智能可再生能源互联网。这项工作也很复杂,只能由半熟练的以及熟练的专业人员完成。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