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芥川龙之介佛教思想研究:揭示文学作品中宗教追求的过程。

内容简介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大正时期的著名作家,其文学作品中所体现的佛教思想几乎涉及其整个文学的方方面面。本书从作者所处社会历史条件、生活环境、人员交往、阅读书籍等方面对芥川佛教相关文学思想源泉进行了综合探求,揭示其对宗教的追求经历的早期对佛教的关心、中期在佛教与基督教之间徘徊、晚期偏向基督教但又不断回望佛教的清晰过程。对芥川文学作品中的佛教思想研究是理解芥川及其文学的一枚钥匙。

目录

  • 版权信息
  • 研究项目
  • “武陵译学丛书”专家委员会
  • “武陵译学丛书”总序
  • 主编絮语
  • 前言
  • 第一章 初涉佛教:《青年与死》《罗生门》《鼻子》论
  • 第一节 《青年与死》——生与死
  • 一、《青年与死》与《龙树菩萨传》
  • 二、《青年与死》与佛教“生死观”
  • 三、《青年与死》与芥川的生死观
  • 第二节 《罗生门》——善与恶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罗生门”意象
  • 三、《罗生门》中的善与恶
  • 第三节 《鼻子》——“我执”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鼻子》中的佛教思想痕迹
  • 三、“我执”之念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对佛教思想的认同:《孤独地狱》《俊宽》《六宫公主》论
  • 第一节 《孤独地狱》——人生之苦
  • 一、评价及展望
  • 二、主人公“禅超”与佛教
  • 三、人生之苦
  • 第二节 《俊宽》——“无常”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俊宽》中的佛教思想表现
  • 三、无常
  • 第三节 《六宫公主》——念佛往生
  • 一、《六宫公主》与出典
  • 二、宿命论与佛教
  • 三、念佛往生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对佛教的怀疑:《运气》《道祖问答》论
  • 第一节 《运气》——世俗的佛教信仰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观音信仰
  • 三、世俗的佛教信仰
  • 第二节 《道祖问答》——“本地垂迹”与大小乘佛教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道祖问答》中的佛教物事
  • 三、本地垂迹
  • 四、大、小乘佛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对“信”的批判——《貉》《龙》论
  • 第一节 《貉》——“信”与“不信”
  • 一、《貉》与佛教
  • 二、“信”与“不信”
  • 第二节 《龙》——三界唯心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龙与佛教
  • 三、万法唯心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佛教地狱思想:《地狱变》《蜘蛛之丝》论
  • 第一节 《地狱变》——“地狱”意象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地狱变》中佛教物事
  • 三、地狱图景
  • 四、地狱心象
  • 第二节 《蜘蛛之丝》——地狱救赎
  • 一、出典与佛教渊源
  • 二、“善恶有报”的因果观
  • 三、地狱救赎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神佛、基督之争:《尾形了斋备忘录》《邪宗门》《阿吟》论
  • 第一节 《尾形了斋备忘录》——信教与弃教
  • 一、评价与展望
  • 二、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
  • 三、佛教与基督教信仰之争
  • 第二节 《邪宗门》——佛法与“邪法”
  • 一、评价与展望
  • 二、《邪宗门》中的佛教思想及其表现
  • 三、佛法与“邪法”
  • 第三节 《阿吟》——贬佛与弃教
  • 一、评价与展望
  • 二、对佛教的贬斥
  • 三、弃教的前因后果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涅槃正果:《往生画卷》《尼提》论
  • 第一节 《往生画卷》——众生皆可成佛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众生皆有佛性
  • 三、往生画卷
  • 第二节 《尼提》——修得初果
  • 一、出典及评价
  • 二、佛度一切有缘人
  • 三、修成初果
  • 本章小结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索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