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对中国新诗传播接受现象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特色鲜明。

内容简介

一百年来,关于新诗发生、个体诗人风格、创作思潮、新诗流派、中外诗歌关系、诗学理论等方面的研究,成就卓著;但是,关于新诗传播接受现象与问题的探索,则成果很少。其实,新诗的传播接受与新诗创作几乎是同时发生并同步发展的,最早的新诗刊发在《新青年》《新潮》《晨报副刊》等报刊上,接受读者的阅读批评;《创造周刊》《新月》《现代》《七月》《诗创造》《中国新诗》《诗刊》《文艺报》《人民日报》等刊发了大量的新诗广告、通讯、读者来信、新诗批评等,传播新诗理念,参与新诗发展建构;1920年代初,新诗作品就结集出版,诸如《尝试集》《女神》《新诗集》《新诗年选(1919年)》等,向大众展示新诗成就,引导他们阅读新诗,培育新诗读者,激励更多的人参与新诗创作;1920年代中期开始,出版了大量的文学史著作,诸如《国语文学史》《白话文学史》《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国新文学史稿》《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等,在中国文学史、中国新文学史框架里叙述、定位新诗,赋予新诗历史合法性,为新诗的继续发展提供历史依据。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新诗传播接受文献研究丛书”总序
  • 导论
  • 一 文化生态与新诗发生机制
  • 二 中国新诗释义
  • 三 何谓新诗经典化
  • 第一章 传播接受与经典化研究文献
  • 第一节 基础与问题
  • 第二节 类型与特征
  • 第三节 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新诗经典化途径
  • 第一节 文本敞开
  • 第二节 诗作留存
  • 第三节 新诗历史化
  • 第四节 途径与经典化
  • 第三章 跨语际传播塑造功能
  • 第一节 跨语际诗歌翻译与中国诗歌形变
  • 第二节 “十七年”英文版《中国文学》诗歌选译论
  • 第四章 选本与新诗经典化
  • 第一节 新诗倡导与内在矛盾
  • 第二节 历史重构与经典化功能
  • 第五章 世纪焦虑与“新诗经典选本”现象
  • 第一节 世纪情结与新诗定位
  • 第二节 选本特征与百年“经典”遴选
  • 第三节 价值与反思
  • 第六章 文学史著作与新诗经典化
  • 第一节 现代“无韵诗”入史考论
  • 第二节 1980年代现代文学史重写与新诗经典化
  • 结语 中国新诗评估的第三范式
  • 一 新诗与社会转型、现代文化建构
  • 二 新诗与现代诗学、审美意识建构
  • 三 新型评估范式运用的复杂性问题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