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工艺的技术特性、艺术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探讨保护。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工艺进行系统、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了传统工艺的技术特性、艺术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并探讨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传统技艺的文化环境、各种传统工艺的类别及其分布;代表性的传统工艺村、主要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各种传统工艺的材料、工艺流程、造型、色彩、纹样与审美;各种传统工艺的社会功能、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各种传统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文库”编委会
  • 秉承优良传统 创建一流学科
  • 一 优良的学术传统
  • 二 多维的学科平台
  • 三 进取的学术团队
  • 四 鲜明的研究特色
  • 五 规范的人才培养
  • 六 广泛的交流合作
  • 绪论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和意义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二 研究价值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的重点难点、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 二 研究的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制陶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制陶工艺概述
  • 一 制陶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制陶工艺分布状况
  • 三 制陶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制陶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制陶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制陶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制陶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制陶工艺的材料、工具
  • 二 制陶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制陶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制陶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陶器的造型
  • 二 陶器的色彩、纹样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制陶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陶器的社会功能
  • 二 制陶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六节 传统制陶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制陶工艺保护与传承现状
  • 二 制陶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 制陶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
  • 第二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织锦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织锦工艺概述
  • 一 织锦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织锦工艺分布状况
  • 三 织锦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织锦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织锦工艺调查点的概况
  • 二 织锦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织锦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织锦工艺的材料、工具
  • 二 织锦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织锦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织锦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织锦的纹样
  • 二 织锦的色彩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织锦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织锦的社会功能
  • 二 织锦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六节 传统织锦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织锦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二 织锦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 织锦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
  • 第三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造纸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造纸工艺概述
  • 一 造纸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造纸工艺分布状况
  • 三 造纸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造纸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造纸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造纸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造纸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造纸工艺的原料、工具
  • 二 造纸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造纸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造纸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手工纸质地的特殊魅力
  • 二 手工纸的色彩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造纸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手工纸的社会功能
  • 二 造纸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六节 传统造纸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造纸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二 造纸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 造纸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
  • 第四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竹编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竹编工艺概述
  • 一 竹编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竹编工艺分布状况
  • 三 竹编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竹编工艺调查点及主要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竹编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竹编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竹编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竹编工艺的材料和工具
  • 二 竹编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竹编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竹编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竹编的造型
  • 二 竹编的纹样
  • 三 竹编的色彩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竹编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竹编的社会功能
  • 二 竹编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六节 传统竹编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竹编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二 竹编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
  • 第五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高升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高升工艺概述
  • 一 高升工艺的历史传说及其发展概况
  • 二 高升工艺分布状况
  • 三 高升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高升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高升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高升工艺调查点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高升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高升工艺的材料、工具
  • 二 高升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高升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高升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高升的听觉效果与视觉效果
  • 二 高升的娱乐与竞技的快感
  • 第五节 传统高升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第六节 传统高升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第六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泥塑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泥塑工艺概述
  • 一 泥塑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泥塑工艺分布状况
  • 三 泥塑工艺的传承方式及传承人名录
  • 第二节 传统泥塑工艺调查点及主要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泥塑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泥塑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泥塑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泥塑工艺的材料、工具
  • 二 泥塑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泥塑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泥塑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泥塑的造型和纹样
  • 二 泥塑的色彩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泥塑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泥塑工艺的社会功能
  • 二 泥塑工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象征意义
  • 第六节 传统泥塑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泥塑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二 泥塑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 泥塑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
  • 第七章 西双版纳傣族传统制伞工艺及其保护与传承
  • 第一节 传统制伞工艺概述
  • 一 制伞工艺历史发展简况
  • 二 制伞工艺分布状况
  • 三 制伞工艺的传承方式
  • 第二节 传统制伞工艺调查点及主要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一 制伞工艺调查点概况
  • 二 制伞工艺传承人的信息数据
  • 第三节 传统制伞工艺的技术特性
  • 一 制伞工艺的材料、工具
  • 二 制伞工艺主要的工艺流程
  • 三 制伞工艺的技术特性分析
  • 第四节 传统制伞工艺的艺术审美
  • 一 纸伞的造型
  • 二 纸伞的色彩与审美
  • 第五节 传统制伞工艺的社会文化意义
  • 一 纸伞的社会功能
  • 二 制伞工艺的文化内涵
  • 第六节 传统制伞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向
  • 一 制伞工艺保护与传承的现状
  • 二 制伞工艺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 三 制伞工艺保护与传承的发展趋向及对策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感谢得到电子书库,竟然还有这本书,如果不是习惯看看每日新书,恐怕就永久错过了。本书主要讲述了西双版纳傣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曾经几次去西双版纳,最长的一次住过一年左右,书中提到的很多寨子也去过,对一些日用而不知、甚至不起眼的一些民族工艺品都没有深究,更不会想着去拜访这些令人尊敬的、散落在民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我后悔的是,当时怎么没有这个思路呢?我记得当时遇到的一些产品设计上的问题,民族融合了解问题等等,明显可以通过这本书的叙述,有的放矢地去找到思路,不至于在信息的茧房里,闭门造车。时光境迁,我为我的无知和骄傲,付出了应有的代价。来日可追,保持认知性好奇心,提升洞察力,热爱生活的方方面面,思考如何跃迁,是我一生谨记的修炼功课。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