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解读仓央嘉措传奇诗歌,领略神奇活佛的诗与情。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仓央嘉措诗歌的解读,让读者领略到诗人的传奇身世和诗歌之美,了解这位神奇活佛的诗与情。住进布达拉宫,我是雪域最大的王。流浪在拉萨街头,我是世间最美的情郎。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是藏传佛教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位上师,一生行迹奇特,卓然不群。多年以后,人们忘记了他的活佛身份。他的传奇、他的故事让无数人为之着迷,他的诗歌犹如青藏高原的明珠,照亮了无数人的心房。仓央嘉措,虽是布达拉宫的活佛,但内心狂放不羁,对爱情充满渴望,一旦动情,义无反顾。他是一个喇嘛,却写出了世人的所有情感。西藏民歌唱道:“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序·衣锦夜行的自由
  • 精装纪念版序
  • 信徒
  • 前缘
  • 青朴
  • 伏藏
  • 圣湖
  • 乱世
  • 乐土
  • 秘密
  • 梦回
  • 囚鸟
  • 幻灭
  • 邂逅
  • 极乐
  • 执迷
  • 断肠
  • 风暴
  • 迷失
  • 召唤
  • 惊变
  • 纪念
  • 重逢
  • 谜面
  • 使命
  • 菩提
  • 传奇
  • 追随
  • 天眼
  • 先驱
  • 三生
  • 福地
  • 驯服
  • 沧桑
  • 神迹
  • 催眠
  • 转世
  • 归宿
  • 轮回
  • 一念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千古兴亡多少路弯弯曲曲在其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和有情人,做快乐事,莫问是劫是缘

      有幸去过书中描述的很多地方虽然不信佛但让自己浮躁的心得到暂时的净化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我默想喇嘛的脸儿,心中却不能显现。我不想爱人的脸儿,心中却清楚地看见。想她想得放不下,如果这样去修法在今生此世,就能修成个佛吧。迟迟没有等来权杖的仓央嘉措,却等来一个令他伤心不已的消息。母亲从门隅来看他。他婉转地问起心爱的姑娘的消息。心似明镜的母亲,怎会不明了他的思念,心中充满怜惜:可怜这天性如此多情的儿子,在黄教戒律森严的殿堂里,被供养成人人膜拜的活佛,却从此与心爱的女孩一生不得相见。此时,那美丽的门隅姑娘,已做了有权有势人家的新娘。这消息不啻五雷轰顶。回想少年时节的誓言,非君不嫁,非卿不娶。今生今世,除非死亡,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若一个要去修行,那另一个也就跟着出家。誓言还响在耳边,她却飞上了别人的高枝。难道女人的心就是这样易变?难道她把旧日暂言全都忘光?难道她如此绝情,连个信也不曾捎来?这突兀的变故搅乱了这年轻活佛的心。他怨恨着那变心的心上人,却全然没想,正是自已这活佛之身,早已断绝了姑娘的念想。今生今世,那些誓言再无意义了,她不嫁人,又还能怎样?爱情蒙蔽了他的眼睛,伤害了他的修行。他不是不知道。但对于二十岁的仓央嘉措,活佛的分量,怎敌爱情的重量?宗教戒律的森严叫人敬畏,怎敌姑娘的眼泪让人心碎?从来缘浅,奈何情深。这年轻的活佛,他的心碎了。爱恨交集,挽成了千千结,谁人可解。我和那邂逅相遇的情人,虽立下海哲山盟,却像花蛇盘的结儿,没碰它就自动开啦。姑娘不是妈妈所生,莫非桃树上长的?为什么你的爱情,比桃花谢得还快?渡船虽没情肠,马头还向后看。那负心的人儿去了,都不肯回头看我一眼。我问佛:为何不给所有女子羞花闭月的容颜?佛日:没有什么美可以抵过一颗纯净仁爱的心。我把它赐给每一个女子,只是有人让它蒙上了灰尘。我问佛:世问为何有这么多遗憾?佛曰:这是一个娑婆世界,娑婆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我问佛:如何让人们的心不再感到孤单?佛日:每一颗心生来就是孤单而残缺的。多数人带着这种残缺度过一生。只因在与能使它圆满的另一半相遇时,不是疏忽错过,就是已失去了拥有它的资格。我问佛:如果遇到了可以爱的人,却又怕不能把握该怎么办?佛日:留人间多少爱,迎浮世千重变。只有爱情,能够为爱情疗伤。初恋情人的背离带来的伤害,要在同样年轻美丽的伴侣温柔的抚摸里才能够平复。青春的爱情,终归伤痕尚浅,只需要一对美丽的梨涡,一泓温柔的浅笑,一个撩人的眼神,就将那浅浅的伤痕抚平了。桑耶的白色雄鸡,请不要过早啼叫。我和相好的情人,心里话还没有谈了。把帽子戴在头上,将辫子撂在背后。一个说,请慢坐,一个说,请慢走。一个说,心里叉难过啦,一个说,很快就能聚首。宗教与性爱都通往极乐,不同的只是抵达的路径。某种意义上说,人类的生爱其实也是一种宗教仪式,人在灵肉交融的性爱中不仅能体验到如宗教醍醐灌顶一般的极乐,并能借此获得巨大的能量,与禅宗的 〝顿悟” 体验应该非常相似。相较于宗教向内的观照和漫长的修炼过程,性爱抵达极乐的途径更直接,并有迹可循,容易自我掌控。缺点在于所能维持的时间过于短暂,没有办法将获得的高潮固定下来,获得恒久稳定的喜悦。所以需要不断地重复这个仪式,而反反复复重复的过程必然减弱所能获得的喜悦体验。琶玛曾对达世说,你对佛法的心,如果比得上对我的爱与热情,必能即身成德,即世成佛。而此时达世对世俗生活充满向往,对过往的信念产生了动摇。《永嘉证道歌》也道:在欲行禅知见力,火中栽莲终不坏。也许仓央嘉错此时所历经的这一切,诱惑,沉溺,迷乱,情困,欲伤,是九生九世之前佛祖就己安排下的火中栽莲。世间从来没有无因之果,这一切并非偶然,那被爱欲紧紧缠裹的少年,火中栽莲的少年,他年自有造化… 每个人有自己的造化。即使前面是刀锋断崖,也没有人能够代替他去受苦。如果真有轮回,这一切皆有前缘,谁能阻止前生已经注定的孽障。仓央嘉错再次向班禅大师五体投地拜伏下去,清晰,缓慢,坚定地说道:“上师今日若不应许弟子尽数交回从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弟子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那香甜的苹果,蛇的陷阱,夏娃的诱惑,力量如此巨大,无坚不推。原来无论中外古今,白皮肤黄皮肤,古老传说里所有的爱情故事都如出一物。一个解剖过无数爱情故事的女作家说,所有撼动人心的爱情故事都有一个秘诀。这个秘诀就是禁忌。人类的天性深处,住着一个喜欢说 “不” 的小孩子。对于唾手可得的事物,往往视而不见。对于别人要求不能去做的事,一定要千方百计地去尝试。二十五岁的仓央嘉措,年轻叛逆的心,只为爱疼痛过的心,第一次,为了匍匐在他脚下的这些人们,这些单纯信仰着他的人们震动了。也许,就是在这一刻,他才真正地相信了自己拥有的力量,相信了自己并不仅仅只是一个普通的佛教徒,相信了他的肉身绝不仅仅属于自己,属于生他养他的父母,属于枕边、心上的爱人。它属于西藏这片土地,属于这片士地上的神山圣湖、青草牛羊,属于淳朴善良的人民,属于生生不息的信仰。在这短短的今生,这样待我已足。不知来世少年时,我俩还能不能会晤。人若真能转世,世间若真有轮回,那么,我的爱,我们前生曾经是什么?你若曾是江南采莲的女子,我必是你皓腕下错过的那一朵。你若曾是那个逃学的顽童,我必是从你袋中掉落的那颗崭新的弹珠,在路旁草公里,目送你毫不知情地远去。你若曾是面壁的高僧,我必是殿前的那一炷香,陪伴过你一段静穆的时光。佛法认为万事皆有因缘,这与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并无二致。世间万物的存在与消亡,都在偶然与必然之间。生命本身生生不息,并非依托于一具实相的肉体,才被称之为生命。所以,躯体死去,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它只是打开了另一扇门,走进了另一个形态。从这个意义上说,前生后世,生生世世,谁又能说只是无稽之谈呢?那些前缘的痕迹,也许不过如同沉睡之后,梦境消失,却总会有一些记忆留下来。孟婆说,赶路的人,喝碗孟婆汤解解渴。口渴的人心急急地喝了,前世的种种便都忘了。 那么,在不同的时空再次出现的我们,还能够相认的唯一证据是什么呢?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1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以出版文学艺术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