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期封面文章《王希季:造火箭的人》。

内容简介

本期封面文章《推动“台独”“十恶”不赦》《“抄家”特朗普炙烤“纸牌屋”》《莫里森的“权力游戏”》《李玉的电影冒险》。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期文章
  • 湘雅二医院刘翔峰接受调查
  • 台军士兵向大陆无人机丢石头
  • 开航母的她将重返北大
  • “顶配版”三伏天,你我都得担点责
  • 北京医保政策调整,必须知道这4条
  • 郭帆:被科幻框住?框就框了吧
  • 人生“第一课”的力量
  • CEO“下课”,阿迪达斯该“补课”了
  • 文坛热搜背后的期待
  • 推动“台独”“十恶”不赦
  • 王希季,造火箭的人
  • 他总是看得更长远
  • 他经常唱起西南联大校歌
  • 他们书写的“大科学”工程史
  • 农民抗议者
  • 旱灾
  • “中国力量”
  • “抄家”特朗普炙烤“纸牌屋”
  • 莫里森的“权力游戏”
  • 《阿富汗文件》小骂大帮忙
  • 杜金娜之死 搅动俄乌“暗战”
  • 战火中坚守“中国港湾”
  • “芯”火相传,擦干祖国身上的耻辱
  • 在3000米高空按下快门
  • 井冈山上的湘赣边界“一大”
  • 何家弘,“斜杠”法学家
  • 三个故宫三段历史
  • “提剑丢垃圾女侠”闯江湖
  • “扭头朝后看,迈步向前冲”的孔子
  • 李玉的电影冒险
  • 虚拟偶像 为你而唱
  • 股民越自信,越容易赔钱
  • 记者瞿秋白的苏俄岁月
  • 唢呐一出,谁与争锋
  • 香港爱情故事
  • 不贵苟察
  • 园中香菜 车中潘安
  • 句芒号,绿水青山的“精算师”
  • 你开会员,我“薅羊毛”
  • 漫画
  • 段子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1
2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刘勃的笔下,孔子不再是高高在上的 “圣人”,而是一个世俗化的 “人”。他圆融不固执,不会死守所谓的君臣思想,怀才不遇后就周游列国。他曾说 “民无信不立”,但又说 “要盟也,神不听”,要盟指在别人强迫下订立的盟约,神都不理会,当然可以不遵守。他是矛盾的,一方面企图在旧制中寻找答案,一方面又在加速往前破坏着现有体制,“摆了个扭头朝后看、迈步向前冲的造型”;他又是幸福的,“春秋的贵族战争已经打完,战国的全民战争还没开始,就算是丧家狗,也是乱世人羡慕的太平犬”……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为了得到正确的结论去探求、调查,当然是对的,毕竟 “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通过调查获取的东西,需要仔细研究推敲,避免机械地、简单粗暴地妄下结论。调查研究也是要讲究正确性的,像上面那种在测量海岸线长度时,拿着皮尺或者精度更高的测量仪器,去一块块测量礁石,就会反而使测量结果失真。《荀子》引用《诗经》中的诗句道:“物其有矣,唯其时矣。” 事物只在其正当与适宜的情况下才成立。让事物具有正当性,即保证事物的正确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做本身正确的事,要比正确地做事更重要。” 在现实人生中,也要对事物的正确性做出选择,《荀子》给出了一个方法:“推礼义之统,分是非之分,总天下之要,…… 故操弥约而事弥大。” 这段话的意思是:推究礼义的纲领,分清是非的界限,总揽全局的要领…… 这样,方法越简约,成就的事业就越大。礼义是圣人制定的,经过几千年传承下来,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以合乎礼义作为事物正当性与正确性的判断标准。“礼义之谓治,非礼义之谓乱。” 礼义,代表中国特有的秩序文明;礼义之统,可以成全万事之有。中国现代哲学家牟宗三先生对此非常推崇,他说:“此道即礼义之统也。一切天生者皆落于此统中而得其道。得其道即得其成全也。” 当下,《荀子》所批评的 “苟察”,在我们的社会和生活中还是经常能见到的 —— 挖出真相得出错误结论,究其原因在于背离了礼义之道。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中国要发挥自己五千年文明的优势,坚持中国文化的主体性,在文化创新与发展中,探讨现代意义的中华礼义,重建礼仪文明之邦,是很有必要的。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王希季,造火箭的人

        他总是看得更长远当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在今年 7 月 26 日迎来 101 岁华诞之时,遥远太空中,中国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与空间站核心舱组合体顺利完成交会对接,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进入科学实验舱。对王希季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生日礼物。1999 年,王希季被授予 “两弹一星” 功勋奖章,他的获奖简介中有这样一段介绍:“我国早期从事火箭技术研究的组织者之一,是我国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及其后的气象火箭、生物火箭和高空试验火箭的技术负责人,倡导并参与发展无控制火箭技术和回收技术两门新的学科。他创造性地把我国探空火箭技术和导弹技术结合起来,提出我国第一枚卫星运载火箭的技术方案。主持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核试验取样系列火箭的研制……” 此外,王希季还主持了中国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设计,参与过多艘神舟飞船研制过程的技术把关…… 这位造火箭的 “两弹一星” 元勋,穷其一生都在为实现中国人的太空梦想殚精竭虑。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6条书评

        出版方

        环球人物

        《环球人物》杂志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创刊于2006年,是国内唯一具有全球视野的人物类杂志,也是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时政类期刊之一。 环球人物创刊至今已16年,目前已发展为以《环球人物》杂志为中心,拥有新媒体中心、文创、教育等多个版块的多领域集团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