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42千字
                       字数
                        2018-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5位知名学者,7中传世力作,于亦真亦幻的文学世界里见世事见人生。
内容简介
“大家小札”系列包括:《末世悲歌红楼梦》《旨永神遥明小品》《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聊斋的狐鬼世界》《儒林外史的人间》《公案中的世态》《武侠小说史话》共七册。“大”,因其作者皆是各自领域内专业研究者,毕生浸淫其中,笔墨见才情,思想可燎原。“小”,因其文易于涉趣,易于入目,避免让人正襟危坐,可于枕边案头,随手翻阅。“大家小札”文字形式,不拘一格,或如师友晤对,或似书札往来,平凡之中,偶有警语,闲扯之际,忽现闪光。于少年有读书求知启迪之用,于成年有增广见闻之功,所谓浅者自见其浅,而深者足见其深。上述七种书主要是关于中国古典文学的知识性解读和评论,既有关于具体作品,如《红楼梦》《聊斋志异》等的讲解,也有关于某一类别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流变的梳理。无一例外,都可以增长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也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
目录
- 武侠小说史话
 - 版权信息
 - 武侠小说的过去和现在
 - 武侠小说 ——成人的童话
 - 武功与招式的“雅化”
 - 武侠的鼻祖是女子
 - 武侠与剑侠
 - 千姿百态话招式
 - 从“无招胜有招”谈到“无剑胜有剑”
 - 世上最厉害的招数
 - “乾坤大挪移”与“天魔解体大法”
 - 《易经》《道德经》《南华经》
 - 刀光剑影中的风雅之笔
 - 问世间情是何物
 - “辛未状元”三道试题的出处
 - 金庸《三十三剑客图》图解补缺
 - 口上谈兵的武林高手
 - 目不识丁的武林高手
 - 武林高手与生理缺陷及其他
 - 十八般武器及其延伸
 - 剑 ——兵器、饰物、法器
 - 帮会组织与武林帮派
 - 三尸、三尸虫、三尸脑神丹
 - 明教五散人的真真假假
 - 为国为民 ——侠之大者
 - 金庸笔下的人名趣谈
 - 金庸小说的回目
 - 梁羽生的诗词修养
 - 《七剑下天山》与《牛虻》
 - 《广陵剑》摘疵数例
 - 金庸、梁羽生作品的异同
 - 古龙小说商品化的弊病
 - 《甘十九妹》的几处败笔
 - 温瑞安笔下的魔幻武功及其他
 - 侠而不武的《虬髯客传》
 - “三言”“二拍”中的侠客
 - 明清武侠短篇杂谈
 - 平江不肖生与《江湖奇侠传》
 - 白羽的人生悲剧
 - 还珠楼主与《蜀山剑侠传》
 - 《蜀山剑侠传》的法宝与怪物
 - 《蜀山剑侠传》的成功与不足
 - 武侠小说 ——华侨子女特殊的中文课本
 - 武侠小说中的科学
 - 中西方武侠小说
 - 武林高手的悲哀与“反武侠小说”
 - 水浒中的社会与人生
 - 版权信息
 - 中国古代小说的一部奇书
 - 官逼民反是《水浒传》主旋律
 - 无耻太尉
 - 专制社会的怪胎 ——高衙内
 - 林冲容忍的极限
 - 丹书铁券救不了柴进
 - 从生辰纲看中国古代的官场病
 - 花石纲遗珠之憾
 - 杨志报国无门
 - 牛二死于不讲道理
 - 梁山泊三任首领的悲剧
 - 圣贤书害了王伦
 - 假如晁盖不是早死
 - 宋公明不是历史上的宋江
 - 宋江应否坐第一把交椅?
 - 宋江的困惑
 - 被诱骗来的梁山首领 ——卢俊义
 - 吴用跟诸葛亮比智慧
 - 智多星三次失误
 - 不能没有黑旋风
 - 李逵之魂系梁山
 - 用拳头斧头说话
 - 李逵的独特思维方式
 - 鲁智深能救不自救
 - 鲁智深行侠之奇
 - “大闹五台山”的深意
 - 武松的觉醒
 - 武松打虎成功的奥秘
 - 鼓上蚤是有用之才
 - 谈笑杀人的母夜叉
 - 没有女人味的顾大嫂
 - 扈三娘不该嫁给王矮虎
 - 梁山军何以走向毁灭之途
 - 南征方腊归来的幻灭感
 - 梁山英雄的遗恨
 - 梁山好汉撞不破天罗地网
 - 从占山为王到梁山聚义
 - “替天行道”变了质
 - 梁山好汉不是独身主义者
 - 野蛮残酷非本色
 - 英雄的伴侣是美酒
 - 怀抱激愤写复仇
 - 难题难不住高手
 - 给人物起绰号的学问
 - 十八般武艺不如一把板斧
 - 一百○八将并非都有个性
 - 东西方的乌托邦梦想
 - 末世悲歌红楼梦
 - 版权信息
 - 序
 - 说不完的《红楼梦》
 - 《红楼梦》的“朝代年纪”
 - 《红楼梦》是“淫书”吗
 - 瑶华为什么不敢看《红楼梦》
 - 从“末世”感,到《好了歌》
 - 《红楼梦》与“味”
 - 《红楼梦》的书名
 - 《红楼梦》的“楔子” ——前五回
 - 谈“红楼梦曲”
 - 为贾雨村说几句好话——兼谈“护官符”
 - 在“虚热闹”的后面
 - 从“戌初”到“丑正三刻”
 - “魇魔法”与嫡庶之争
 - 空空道人与三教合一
 - 女性的颂歌
 - 贾宝玉及其“狂”
 - “怕读文章”与“杂学旁收”
 - 从贾宝玉与北静王说起
 - 从《姽婳词》到《芙蓉诔》
 - 宝玉出家
 - 他为什么想杀林黛玉
 - 且说林黛玉的“小性儿”
 - 林黛玉与“戏子”
 - 林黛玉的生日
 - 林黛玉有“影子”吗?有几个
 - 四只“凤凰”
 - 从“红香绿玉”到“怡红快绿”的背后
 - 说“金”道“玉”
 - “冷雪”与“热毒”
 - 这,才是真正的薛宝钗
 - 薛宝钗“总远着宝玉”吗
 - 宝钗理家
 - 在王夫人与花袭人之间
 - 呆霸王的另一面
 - 《红楼梦》里最奸巧伪善的人
 - 莺儿为何不去倒茶
 - 请注意“莺儿他娘”与老叶妈
 - 王熙凤是何许人也
 - 王熙凤的才
 - 王熙凤和钱
 - 王熙凤和洋货
 - “癞蛤蟆”为什么“想天鹅肉吃”
 - “老鸹窝里出凤凰”
 - 是真名士自风流
 - 贾迎春与《太上感应篇》
 - 处在“槛外”与“土馒头”之间的妙玉
 - 大观园里的“岁寒三友”
 - 在“槁木死灰”覆盖的下面
 - 为什么要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 一个“嫖了男人”的奇女子
 - “老祖宗”与宗法制
 - 贾母的烦恼
 - 贾母与史湘云
 - 王夫人与林黛玉
 - 贾赦和邢夫人
 - “酷喜读书”的贾政
 - 话说周姨娘
 - 贾环的悲剧
 - 贾蓉,最无耻之尤
 - 刘姥姥的三部曲
 - 小红和贾府的大、小丫鬟们
 - 晴雯的骨头最硬
 - 从袭人吃“窝心脚”谈起
 - 请看这只“没嘴的葫芦”
 - 藕官与菂官
 - 赖嬷嬷这一家子
 - “嗔莺咤燕”声中的重要信息
 - 《红楼梦》里的人物姓名
 - 大观园在哪里——“苇坑”站牌的启示
 - 是天足还是“三寸金莲”
 - 后四十回、续书及其他
 - 薛宝钗与郑恒
 - 每个人物都是主角
 - 曹雪芹好说反话
 - “不见后文,不知此笔之妙”
 - 不写之写
 - 言在此而意在彼
 - 一声两歌,一手二牍
 - “闲笔”不闲
 - “点睛”之笔
 - 旨永神遥明小品
 - 版权信息
 - 序
 - 追源溯流说文体
 - 旨永神遥明小品
 - 悲怆颓放徐青藤
 - 豪气凌人李卓吾
 - 澄怀涤虑屠长卿
 - 清丽雅致汤显祖
 - 逸笔草草张大复
 - 云间闲鹤陈眉公
 - 周详平和袁伯修
 - 任情适世袁中郎
 - 坦率奇诡袁小修
 - 矜炼深刻钟伯敬
 - 幽峭奇诡谭元春
 - 竟陵文笔写帝京
 - 奇诡谑浪王思任
 - 大俗大雅张宗子
 - 林泉高致《寓山注》
 - 壮士情怀徐霞客
 - 隽永简约清言体
 - 闲情逸韵清赏篇
 - 风流香艳《悦容编》
 - 乱点异代鸳鸯谱
 - 笑话连篇兼雅俗
 - 佻薄无耻杂相陈
 - 颠狂癖病求真气
 - 网中鱼鸟不平声
 - 药方拈来成小品
 - 无章无句妙成文
 - 清人轻蔑明小品
 - 二十世纪小品热
 - 后记
 - 儒林外史的人间
 - 版权信息
 - 序
 - 伟大也要有人懂
 - 身世清白的书
 - 细说王冕
 - 不朽的勾当 ——下乡访贤
 - 周进和范进
 - 胡屠户 ——最佳配角
 - 夺产记丑
 - 《儒林外史》中最可恶的人
 - 名士世家
 - 才子佳人
 - 两位才女
 - 没有爱情的故事
 - 末代信陵的烦恼
 - 公子求贤记
 - 匡超人传奇(上)
 - 匡超人传奇(下)
 - 杭城名士酸气多
 - 豪情潘三哥
 - 书中第一等下流人物
 - 仗义偏多屠狗辈
 - 这个堂客是娶不得的
 - 末世才子
 - 礼貌与虚伪
 - 灯笼的排场
 - 吴敬梓笔下的和尚
 - 吹牛大全
 - 《儒林外史》中的逆反心理
 - 科举落第后
 - 世纪末的信仰危机
 - 金钱啊,多少士大夫见了就销魂夺魄!
 - 聊斋的狐鬼世界
 - 版权信息
 - 序
 - 孝可感天
 - 恐怖小说
 - 轻薄之戒
 - 幻由人生
 - 化腐朽为神奇
 - 魔术之最
 - 娇惰不能作苦
 - 山野的呼唤
 - 并非少年维特之故事
 - 文章憎命达
 - 死缠烂打
 - 化作美女的恶鬼
 - 千姿百态的笑
 - 侠骨柔肠
 - 多情狐仙
 - 弥留之际
 - 复仇女郎
 - 三角恋爱
 - 用心良苦
 - 惜乎击之不中
 - 爱的极致
 - 是不是欺骗,已经不太重要
 - 不意《牡丹亭》后,复有此人
 - 才、识互补
 - 识英雄于未遇之时
 - 不吐不快的悲愤
 - 人不如虫
 - 地位未变而思想已变
 - 最阳光的两个女鬼
 - 短篇而有长篇之容量
 - 无心之善,涌泉相报
 - 帘中人并鼻盲矣
 - 一个“在逃犯”的悲欢离合
 - 迷狂的心态
 - 螺旋式的结构
 - 公案加爱情
 - 万生真天下之快人也
 - 天下之宝,当归爱惜之人
 - 人间百态
 - 除了爱,什么都不要
 - 亦真亦幻
 - 鬼的逻辑
 - 视觉以外
 - 纤足和绣花鞋
 - 此辈无有不可杀者也
 - 妓尽狐也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 无往而不在的恩报观念
 - 《聊斋志异》与《红楼梦》之异同
 - 文章虽美,贱则弗传
 - 青林黑塞有知音
 - 辞赋气和小说气
 - 诗笔和史笔
 - 结局种种
 - 小说史上的奇迹
 - 公案中的世态
 - 版权信息
 - 序
 - “公案”的名与实
 - 公案小说不是侦探小说
 - 包公的“法治”学不得
 - 煞风景的考证
 - 天下小说一大抄
 - 深入人心的复仇主义
 - 役贱而任重的人——仵作
 - 敬鬼神而用之
 - 古代司法制度生出的怪胎——讼师
 - 衙役出身的好汉
 - 衙蠹损官声
 - 明代的“法制文学”(上)
 - 明代的“法制文学”(下)
 - 文言公案小说的杰作
 - “微服私访”的成效
 - 书呆子、小机灵和“诳嘴吃的”
 - 身后的“不幸”
 - 棰楚之下
 - 名分与法律
 - 从《错斩崔宁》谈起
 - 宫怨与公案
 - 赌博心理学
 - 真是人间第一偷
 - 清官的可怕
 - 公案文学的绝好素材——杨乃武与小白菜一案
 
                        展开全部
                        
出版方
领读文化
北京领读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1月份,一家年轻有活力,并拥有资深出版团队和丰厚内容资源的内容策划、营销推广与发行公司,致力于用理性态度、市场眼光、匠人手艺,为城市中产者提供高品质图书及文化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