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虽然这是一本教材,但是也可以帮你快速了解人体的各个组织结构。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十七章:总论、细胞、基本组织、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血液、运动系统、内脏学总论、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腹膜、脉管系统、感觉器官、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人体胚胎发生。

《正常人体学》可用作护理、康复、急救、检验、医学影像、药学口腔、视光等医学相关专业本科教学的教科书,亦可作为临床医护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绪论
  • 一、正常人体学的研究任务及其在医学中的地位
  • 二、正常人体学的分科
  • 三、正常人体学的学习方法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人体的组成和分部
  • 一、人体的组成
  • 二、人体的分部
  • 三、人体的解剖学姿势
  • 四、方位术语
  • 第二节 正常人体学的研究方法
  • 一、形态学的研究
  • 二、功能学的研究
  • 第三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
  • 一、新陈代谢
  • 二、兴奋性
  • 三、生殖
  • 第四节 机体与环境
  • 一、体液及其组成
  • 二、内环境与稳态
  • 第五节 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
  • 一、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
  • 二、人体功能调节的反馈控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细胞
  • 第一节 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增殖
  • 一、细胞的基本结构
  • 二、细胞的增殖
  • 第二节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一、单纯扩散
  • 二、易化扩散
  • 三、主动转运
  • 四、入胞与出胞
  • 第三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 一、静息电位
  • 二、动作电位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本组织
  • 第一节 上皮组织
  • 一、被覆上皮
  • 二、腺上皮和腺
  • 三、上皮组织的更新与再生
  • 第二节 结缔组织
  • 一、固有结缔组织
  • 二、软骨和骨
  • 第三节 神经组织
  • 一、神经元
  • 二、神经胶质
  • 三、神经纤维
  • 四、神经末梢
  • 五、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联系
  • 六、反射活动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肌组织
  • 一、骨骼肌
  • 二、心肌
  • 三、平滑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生物大分子、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 第一节 生物大分子
  • 一、核酸
  • 二、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 三、维生素
  • 四、酶
  • 第二节 糖代谢
  • 一、血糖及其调节
  • 二、糖的无氧酵解
  • 三、糖的有氧氧化
  • 四、磷酸戊糖途径
  • 五、糖原合成和糖原分解
  • 六、糖异生作用
  • 第三节 脂类代谢
  • 一、血浆脂蛋白代谢
  • 二、甘油三酯代谢
  • 三、磷脂的代谢
  • 四、胆固醇代谢
  • 第四节 生物氧化
  •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及参与的酶类
  • 二、线粒体氧化体系
  • 三、ATP与能量释放、储存和利用
  • 四、线粒体外NADH的氧化
  • 五、其他氧化体系
  • 第五节 蛋白质分解和氨基酸代谢
  • 一、概述
  • 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
  • 三、氨基酸的一般代谢
  • 四、个别氨基酸的代谢
  • 第六节 能量代谢与体温
  • 一、能量的来源与去路
  •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 四、基础代谢
  • 五、体温及其调节
  • 六、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 七、体温调节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血液
  • 第一节 血细胞
  • 一、红细胞
  • 二、白细胞
  • 三、血小板
  • 四、血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 第二节 血浆
  • 一、血浆电解质
  • 二、血浆蛋白
  • 三、血浆中的其他含氮物质
  • 第三节 血液的理化特性
  • 一、颜色
  • 二、血液的比重
  • 三、血液的黏度
  • 四、血浆渗透压
  • 五、血浆的pH值
  • 第四节 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
  • 一、凝血因子与凝血过程
  • 二、抗凝物质
  • 三、纤维蛋白的溶解和纤溶抑制物
  • 第五节 血型和输血
  • 一、ABO血型系统
  • 二、Rh血型系统
  • 三、血量与输血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运动系统
  • 第一节 骨
  • 一、概论
  • 二、躯干骨
  • 三、颅骨
  • 四、四肢骨
  • 第二节 骨连结
  • 一、概论
  • 二、躯干骨的连结
  • 三、颅骨的连结
  • 四、四肢骨的连结
  • 第三节 骨骼肌
  • 一、概论
  • 二、头颈肌
  • 三、躯干肌
  • 四、四肢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内脏学总论
  • 一、内脏的一般结构
  • 二、胸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 参考文献
  • 第八章 消化系统
  • 一、消化管的基本结构
  • 二、消化管平滑肌的特性
  • 三、消化腺的分泌功能
  • 四、消化管的神经支配及其作用
  • 五、消化道的内分泌功能
  • 第一节 口腔
  • 一、口唇和颊
  • 二、腭
  • 三、牙
  • 四、舌
  • 五、唾液腺
  • 第二节 咽
  •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
  • 二、咽的分部
  • 第三节 食管
  • 一、食管的位置和形态
  • 二、食管壁的微细结构
  • 第四节 胃
  • 一、胃位置、形态和分部
  • 二、胃壁的微细结构
  • 第五节 小肠
  • 一、十二指肠
  • 二、空肠和回肠
  • 三、小肠壁的组织结构
  • 第六节 大肠
  • 一、盲肠
  • 二、阑尾
  • 三、结肠
  • 四、直肠
  • 五、肛管
  • 六、大肠内消化壁的微细结构
  • 第七节 肝
  • 一、肝脏的位置和形态
  • 二、肝的分叶与分段
  • 三、肝的微细结构
  • 四、肝外胆道
  • 第八节 胰
  • 一、胰的位置与形态
  • 二、胰腺的微细结构
  • 第九节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 一、口腔内消化
  • 二、胃内消化
  • 三、小肠内消化
  • 四、大肠内消化
  • 五、吸收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九章 呼吸系统
  • 第一节 呼吸道
  • 一、鼻
  • 二、咽
  • 三、喉
  • 四、气管与支气管
  • 第二节 肺
  • 一、肺的位置与形态
  • 二、肺的微细结构
  • 第三节 胸膜与纵隔
  • 一、胸膜的分部及胸膜隐窝
  • 二、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 三、纵隔
  • 第四节 呼吸功能
  • 一、肺通气
  • 二、肺换气和组织换气
  • 三、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 第五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章 泌尿系统
  • 第一节 肾
  • 一、肾的结构
  • 二、肾的功能
  • 第二节 尿生成的调节
  • 一、神经调节
  • 二、体液调节
  • 第三节 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 一、输尿管
  • 二、膀胱
  • 三、尿道
  • 第四节 尿液及其排放
  • 一、尿量
  • 二、尿的理化性质
  • 三、排尿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
  • 第一节 男性生殖系统
  • 一、内生殖器
  • 二、外生殖器
  • 三、男尿道
  • 第二节 女性生殖系统
  • 一、内生殖器
  • 二、外生殖器
  • 附:乳房和会阴
  • 一、乳房
  • 二、会阴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二章 腹膜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
  • 一、腹膜内位器官
  • 二、腹膜间位器官
  • 三、腹膜外位器官
  • 第三节 腹膜形成的结构
  • 一、网膜
  • 二、系膜
  • 三、韧带
  • 四、腹膜皱襞、腹膜隐窝和陷凹
  • 第四节 腹膜腔的分区和间隙
  • 一、结肠上区
  • 二、结肠下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三章 脉管系统
  • 第一节 心的结构
  • 一、位置与外形
  • 二、心腔
  • 三、心的构造
  • 四、心的传导系统
  • 五、心的血管
  • 六、心包
  • 七、心的体表投影
  • 第二节 心的功能
  • 一、心肌的生物电现象
  •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 三、心电图
  • 四、心的泵血功能
  • 第三节 血管
  • 一、血管的分类、结构、功能
  • 二、肺循环的血管
  • 三、体循环的动脉
  • 四、体循环的静脉
  • 附件一:体循环动脉分支简表
  • 附件二:体循环静脉属支简表
  • 第四节 血管生理
  • 一、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 二、动脉血压
  • 三、静脉血压和静脉血流
  • 四、微循环
  • 五、组织液与淋巴液
  • 第五节 淋巴系统
  • 一、淋巴管道
  • 二、淋巴细胞
  • 三、淋巴组织
  • 四、淋巴器官
  • 五、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第六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 一、神经调节
  • 二、体液调节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四章 感觉器官
  • 第一节 感受器和感觉器官
  • 一、感受器的分类与感觉器官
  • 二、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性
  • 第二节 视器
  • 一、眼球
  • 二、眼副器
  • 三、眼的血管和神经
  • 第三节 前庭蜗器
  • 一、外耳
  • 二、中耳
  • 三、内耳
  • 第四节 皮肤
  • 一、表皮
  • 二、真皮
  • 三、皮下组织
  • 四、毛发
  • 五、皮脂腺
  • 六、汗腺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
  • 第一节 总论
  •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 二、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 第二节 周围神经系统
  • 一、脊神经
  • 二、脑神经
  • 三、内脏神经
  •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
  • 一、脊髓
  • 二、脑
  • 三、神经系统的传导通路
  • 四、脊髓和脑的被膜
  • 五、脊髓和脑的血管
  • 六、脑脊液及其循环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六章 内分泌系统
  • 第一节 总论
  • 一、内分泌与内分泌系统
  • 二、激素
  • 第二节 垂体
  • 一、垂体的位置和结构
  • 二、下丘脑与腺垂体
  • 三、下丘脑与神经垂体
  • 第三节 甲状腺
  • 一、甲状腺的位置和形态
  • 二、甲状腺的微细结构
  • 三、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 四、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 五、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 第四节 甲状旁腺
  • 一、甲状旁腺的位置和形态
  • 二、甲状旁腺的微细结构
  • 三、甲状旁腺素的生理作用
  • 四、甲状旁腺素分泌的调节
  • 第五节 肾上腺
  • 一、肾上腺的位置和形态
  • 二、肾上腺的微细结构
  • 三、肾上腺的功能
  • 第六节 胰岛
  • 一、胰岛素
  • 二、胰高血糖素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十七章 人体胚胎发生
  • 第一节 生殖细胞与受精
  • 一、生殖细胞
  • 二、受精
  • 第二节 人胚的形成与发育概况
  • 一、卵裂
  • 二、胚泡的形成
  • 三、植入与蜕膜
  • 四、胚层的形成和分化
  • 第三节 胎膜与胎盘
  • 一、胎膜
  • 二、胎盘
  • 第四节 双胎、多胎与联胎
  • 一、双胎
  • 二、多胎
  • 三、联胎
  • 第五节 先天畸形
  • 一、先天畸形的发生率
  • 二、先天畸形的发生原因
  • 三、致畸敏感期
  • 四、先天畸形的预防
  • 五、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
  • 第六节 胚胎各期外形演变和胚胎龄的推算
  • 一、胚胎各期外形演变
  • 二、胚胎龄的推算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0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医学基础工具书

    详细讲解人体构造和生理功能,彩色配图精美,细节精致,作为医学基础工具书,查询方便,讲解清晰。内容全面,1400 多页,我怎么学下来的?一点都不觉得枯燥。配图数量也非常丰富,对内容理解很有帮助。工具书,常翻开看看。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不错的一本书

      对人体解释比较详细。要是对所存在问题给一点解决方法会更完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2.0

        1. 跟我什么关系?答:为了了解 “flexor digitorum superfieialis” 和 “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2. 此书大体要义?答:正常人体学定义。摘抄如下。“正常人体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各器官系统间的位置毗邻、人体内的化学组成和变化规律以及各组织脏器生理功能的科学。它是以人体各大系统为构架,由传统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人体生理学和生物化学四门学科中相关内容整合而成。医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异常复杂,细胞是人体的最基本结构功能单位,不同的细胞构成组织,不同的组织构成器官,而不同的器官组成系统,最终由系统构筑成完整的机体。细胞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直接影响到组织、器官、系统乃至机体的生命活动,而细胞实现其结构和(或)功能的改变又与构成细胞的生物大分子的合成与分解相关。所以,医学理论知识贯穿于生物大分子 - 细胞 - 组织 - 器官 - 系统 - 整体这一条主线上。正常人体学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及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从细胞及构成细胞的大分子物质水平上,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掌握细胞内物质结构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从组织和器官水平,掌握机体的发育规律,掌握组织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间的相互关系;从系统和整体水平,掌握各系统的构成及相互关系,掌握各系统的功能调节机制,掌握机体与环境变化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学生了解生命活动的物质结构基础、基本活动规律和特征,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医学相关专业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正常人体学属于生物科学中形态学与功能学交叉融合的范畴,同时它也是一门基础的医学科学。掌握人体的正常形态结构、明了各组织结构的发生发展、洞察组成人体各种基本成分的新陈代谢的变化以及理解器官系统的生理功能等知识,才能明确在各种疾病情况下人体某个或某些部分产生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异常变化;了解形态结构的改变与功能异常的关系,把握一个脏器的病变如何改变和影响其他器官的活动等等。正常人体学的学习是学生今后从事一切医学或与医学相关实践工作的基础。”3. 关注哪些细节?答:桡侧的拇长屈肌(flexor pollicis longus)和尺侧的指深屈肌(flexor digitorum profundus)。    两肌起自桡、尺骨上端的前面和骨间膜,肌腱经腕管入手掌。    拇长屈肌止于拇指远节指骨;指深屈肌移行为 4 条长肌腱,在指浅屈肌的深面下行,穿过指浅屈肌腱的两脚之间,止于第 2~5 指的远节指骨。作用:拇长屈肌屈拇指,指深屈肌屈第 2~5 指。此外,两肌还兼有屈腕和屈掌指关节的作用。4. 哪些额外思考?答:书中未对 “移行” 进行明确地解释。导致,我无法产生好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卫生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的中央级医药卫生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6月1日,是中国规模大、实力强、出版品种多的医学出版机构。1993年被中宣部、新闻出版署评为中国首批优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