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反映和记录《中华思想通史》项目研究进展,展示项目参与人员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成果。

内容简介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思想通史﹥项目实施方案》和编委会统一部署,编委会办公室组织出版《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以每年一届的中华思想史高峰论坛会议论文集为基础,每年出版1集。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华思想史研究集刊》编委会
  • 高扬唯物史观旗帜,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代序)
  • 一 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须高扬唯物史观的伟大旗帜
  • 二 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挖掘中华思想的精华和核心基因
  • 三 创建中华思想史当代马克思主义学派是弘扬唯物史观的重要举措
  • 从社会史到思想史:侯外庐早期思想史研究的视野与特色
  • 一 侯外庐早年的中国古代社会史研究
  • (一)《中国古代社会史论》的研究范围与基本方法
  • (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古代社会发展规律研究
  • (三)中国古代文明与古代国家政治研究
  • (四)古代道德起源、先王思想及变法运动研究
  • 二 侯外庐早年的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
  • (一)《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的结构与时间跨度
  • (二)《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的几大学术关节点
  • 结语
  • 是谁在主宰社会的治乱兴衰
  • 一 神、天、天命
  • 二 人事
  • 弘扬红色文化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破产
  • 一 历史虚无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 二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任重道远
  • 三 弘扬红色文化是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有效途径
  • 《老子》生成论的两条序列
  • 前言
  • 一 “生”与“成”是并重的两个序列
  • 二 “德”的生成论与“玄德”
  • 三 “德”的生成论与“自生”
  • 余论
  • 商周之变与从帝向天帝同一性转变的缘由
  • 一 商周至上神的演变:从帝到天帝同一性
  • 二 “天”本乃姬姓族最大的图腾和宗神
  • 三 从“帝令”到“天命”的扩展及其天道观的升华
  • 从簋铭浅谈西周王朝三有司的任用
  • 胡安国《春秋传》的复仇说
  • 一 臣子于君父有讨贼复仇之义
  • 二 仇者无时焉可通
  • 三 能与仇战,虽败亦荣
  • 四 易世不仇
  • 结语
  • 谢灵运与《辨宗论》
  • 一 谢灵运与“顿悟”说
  • 二 谢灵运之恃才傲物
  • 三 《辨宗论》的哲学意义
  • 《应正论》与唐代前期的严刑思想
  • 余论
  • 围绕着王阳明从祀孔庙所发生的思想论争
  • 一 初议从祀孔庙
  • 二 再议从祀孔庙
  • 三 三议从祀孔庙
  • 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对“列国经验”的借鉴
  • 一 “他者”视域:民族复兴话语的外来元素
  • 二 亡国史鉴:警示国人的清醒剂
  • 三 兴国经验:民族复兴的教科书
  • 四 模式探寻:学习西方、回归东方与“第三种文明”
  •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文化转型的理论思考
  • 一 什么是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
  • 二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助力和阻力
  • 三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和文化转型的特点
  • 思想分歧与道路选择:重新认识五四时期的“社会主义论战”
  • 一 认识分歧:浑朴的趋向还是科学的学说
  • 二 重心转向:开发富力还是宣传主义
  • 三 开发实业: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
  • 四 思想分野:基尔特社会主义还是科学社会主义
  • 五 客观评判:论战双方的交互影响
  • 世界经济的“新常态”与中国经济的“新常态”
  • 一 世界经济危机下的“新常态”和“新中性”“新平庸”
  • 二 学术界热议的“中国经济新常态”
  • 三 中国领导人和官方媒体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权威阐释
  • 马克思主义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满生命力和活力
  • 一 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科学内涵
  • 二 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社会要求
  • 三 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崭新的时代内涵
  • 四 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鲜明的共产党人的要求
  • 五 马克思主义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正确的政治立场
  •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关系演变的反思与展望
  • 一 五四以前中国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双重努力及其不成功
  • 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两个向度及其不均衡
  • 三 积极推动两种文化的差异融合及双重转化
  • 三种不同话语体系中的“民粹主义”
  • 一 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中的“民粹主义”
  • 二 西方话语体系中的“民粹主义”
  • 三 中国当前右翼话语体系中的“民粹主义”
  • 东晋政教关系论战的起因、性质和影响
  • 一 东晋之前沙门与王者的关系
  • 二 东晋对沙门致敬王者问题的时代答案
  • 三 东晋沙门致敬王者论战的本质和影响
  • 道教心性学的发轫与道教世界的形成
  • 一 内视与内观
  • 二 内神与内景
  • (一)内神
  • (二)内景
  • 三 心学与内教
  • 文殊信仰发展的主脉
  • 一 印度文殊信仰发展的两条主脉
  • (一)从佛弟子到诸佛之师
  • (二)从代表般若智慧到代表整体佛教智慧
  • 二 文殊信仰中国化的两条主脉
  • (一)知行关系与“三圣圆融”
  • (二)文殊道场与佛教圣地
  • 佛、道心性论比较研究
  • 一 佛、道思想的心性概念
  • (一)印度佛教的“心”概念
  • (二)中国本土哲学的“心”概念
  • 二 关于性的概念
  • (一)印度佛典中的性与界
  • (二)中国儒、道两家思想的“性”
  • (三)印度佛教的心性
  • 三 意识论还是心性论
  • 基督徒与佛教的“罪”与“救赎”
  • 一 基督宗教和佛教罪与救赎观的比较
  • (一)基督宗教的罪与救赎
  • (二)佛教的罪与救赎
  • 二 基督宗教的原罪和佛教的罪观
  • (一)人神之间不可僭越的界限
  • (二)人生而有罪
  • (三)罪的发出者、承担者的差异
  • (四)罪的起因不同
  • (五)教主与救主
  • 结语
  • 汉代诸子“文道”观的思想内涵与文艺认识
  • 一 “文道合一”与汉代诸子文艺思想的来源
  • 二 “道”贵于“文”与“文道分离”的文艺动机
  • 三 “六艺同道”及其政教功能的辩证认识
  • 余论
  • 有关唐前文献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 一 从口传文献到写本文献
  • (一)早期文献传播的复杂背景
  • (二)早期文献传播的理论问题
  • (三)早期文献传播的想象问题
  • (四)早期文献传播的各种可能
  • 二 从钞本文献到定本文献
  • (一)从竹简到纸张
  • (二)著述藏书之风
  • (三)学术的转型
  • 三 从定本文献到经典文献
  • 四 研究钞本时代经典文献的基本途径
  • (一)文献整理是基础
  • (二)理论探索是目标
  • (三)中西方学者学术方法的异同
  • (四)文本细读是途径
  • 毛泽东与桐城派
  • 一 寝馈于桐城之学
  • 二 得之于桐城者
  • 结语
  • 命题重释、价值重估与知识重构
  • 一 古典文艺思想研究的当代视域
  • 二 古典文艺思想命题的当代阐释
  • 三 古典文艺思想体系的当代建构
  • 四 古典文艺思想理论的当代自觉
  • 新时期四十年中国文论反思:问题与导向
  • 编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