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传媒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及建议。

内容简介

大众传媒是公共利益实现的必经渠道,而公共利益则是大众传媒社会合法性的支撑,两者互为依靠。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复杂性与矛盾冲突的尖锐性,要求建立以公共利益为基本取向的传媒体系。本书从体制、话语与实践三个层面考察了中国传媒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表现,并从传媒治理、职业道德和受众参与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总序
  • 第一章绪论
  • 第一节 传媒与公共利益研究的现实需求
  • 第二节 传媒与公共利益研究的现状
  • 一、社会转型研究
  • 二、大众传媒与社会转型研究
  • 三、大众传媒与公共利益研究
  • 第三节 相关的理论视野
  • 一、国家与社会理论
  • 二、协商民主
  • 参考书目
  • 第二章对公共利益的考察与界定
  • 第一节 对公共利益的历史考察
  • 一、“公”与“公共”的来源
  • 二、“利益”的来源
  • 三、公共利益的发生与发展
  • 第二节 公共利益的界定
  • 一、各学科中对“公共利益”的定义
  • 二、“公共利益”的特征
  • 三、“公共利益”的界定
  • 第三节 传媒与公共利益的相互支撑
  • 一、新闻媒体与公共利益之间具有天然的血脉联系
  • 二、新闻媒体对公共利益的建构与维护
  • 三、公共利益是大众传媒社会合法性的支撑
  • 参考书目
  • 第三章公共利益视角下的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
  • 第一节 社会转型要求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体制变革
  • 一、中国社会转型及其特征
  • 二、利益分配不公导致社会转型风险
  • 三、以公共利益为导向的政治与社会体制变革
  • 第二节 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
  • 一、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大众传媒发挥推动作用
  • 二、中国社会转型与传媒转型的相互推动
  • 参考书目
  • 第四章公共利益实现过程中的传媒功能发挥
  • 第一节“雷达站”的功能发挥
  • 一、告知
  • 二、监督
  • 第二节“减压阀”的功能发挥
  • 一、利益表达的含义与意义
  • 二、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 三、真正发挥利益表达的“减压阀”作用
  • 第三节“整合台”的功能发挥
  • 一、利益协商
  • 二、公共参与
  • 参考书目
  • 第五章媒体服务于公共利益的实际考察
  • 第一节 传媒服务于公共利益的进步
  • 一、市场化改革带来的体制解放与功能扩张
  • 二、媒体话语方面,专业主义逐渐兴起
  • 三、实践层面的进步
  • 第二节 失衡的三角支撑
  • 一、媒体领域的权力格局:强政治、强市场和弱社会
  • 二、权力与市场双重挤压下的媒体
  • 第三节 媒体服务于公共利益的主要障碍
  • 一、体制限制
  • 二、市场的不利影响
  • 三、职业道德建设有待加强
  • 参考书目
  • 第六章 公共利益的制度基石:改善传媒治理
  • 第一节 解放思想,树立传媒治理新观念
  • 一、树立治理观念
  • 二、树立新的稳定观
  • 第二节 传媒治理的改善
  • 一、健全新闻法治
  • 二、变“控负”机制为弹性合作机制
  • 第三节 传媒的社会治理
  • 一、公共治理中的社会参与
  • 二、社会治理的价值
  • 三、传媒的社会治理
  • 四、传媒社会治理的途径
  • 参考书目
  • 第七章 公共利益的防火墙:职业化的新闻道德建设
  • 第一节 新闻职业道德失范及其对公共利益的影响
  • 一、职业道德的性质与作用
  • 二、我国新闻业中的道德失范
  • 三、新闻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专业伦理的建设
  • 一、为什么需要专业伦理
  • 二、专业伦理建设的路径
  • 参考书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社之一。其上级主管单位是中国传媒大学,业务上受国家教育部社科司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指导。2004年9月改称现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现有播音主持、语言艺术、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媒体管理、编校译中心等六个编辑部,以及市场中心、出版部、行政与总编办公室、财务部、数字出版部、经营中心等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