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幅描写宋代文人精神世界的崭新画卷。

内容简介

作者选取李煜、晏殊、晏几道、苏轼、李清照、陈与义、姜夔、陆游、辛弃疾、吴文英、文天祥等宋代重要词人,从他们作品的丰富内涵入手,以词证史,对词人跌宕起伏的人生和细腻的主观感知进行精致地推敲和琢磨。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在汴梁
  • 当时明月在 | 二晏的回归
  • 此叶此花真可羡 | 谈晏殊
  • 晏几道和此间的他们
  • 梦中仇池,山中苏轼
  • 小轩窗、东去大江 | 苏轼的故国与王弗
  • 燕子楼不空
  • 李清照的笑忘书
  • 明诚夫妇不同痴
  • 小阁中的陈与义
  • 不在梅边在柳边 | 姜夔的绍熙二年
  • 一春幽事有谁知 | 姜夔的合肥前事
  • 锦官城里的《钗头凤》
  • 英雄无觅 | 辛弃疾与姜夔的擦肩
  • 镜中端午 | 读吴文英《踏莎行》
  • 香尘灭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出词入境中推开永恒精神凝固刹那间的那扇门窗让你一睹为快

    1、历史叙事与文学意象的虚实交织作者以李煜的亡国经历为切入点,将 “一江春水” 的悲情与金陵城的倾覆相勾连,通过 “肉袒请降”“焚书未烬” 等历史细节,将词作置于真实的历史褶皱中。这种虚实相生的笔法,既还原了《虞美人》中 “故国不堪回首” 的沉痛,又赋予 “香尘灭” 以时空流转的苍茫感。2、微观考据与宏观文脉的双线并进书中对 “香尘” 意象的溯源尤为精妙:从贺铸笔下 “香尘扑马喷金衔” 的汴京盛景,到周密 “漠漠香尘隔” 的西湖游春,作者通过服饰、车马、节令等细节考据,串联起两宋词坛的审美流变。这种 “以物证史” 的写法,让柳永的市井笙歌与姜夔的雅士清游,在香尘弥散中完成时代精神的接力。3、情感共振与理性思辨的诗性平衡在解读吴文英 “怕梨云梦冷” 时,作者并未止步于典故注释,而是以 “梨云” 为引,剖析宋人将生命焦虑转化为艺术张力的独特机制:词人用 “轻暝笼寒” 的视觉通感、“碎月摇花” 的听觉震颤,将亡国之忧深埋于西湖春色。这种 “以身代入” 的共情式解读,使学术考据焕发出体温。4、文本细读与跨时空对话的叙事创新书中特设 “词眼” 章节,如聚焦 “涴春衫” 三字:既考证宋代少年 “鞅缰刺地” 的纵马习俗,又对比陆游 “泪痕红浥鲛绡透” 的相似笔法,最终揭示宋词以日常细节承载宏大命题的创作密码 —— 当 “鲥鱼乡味” 化作南渡词人的集体乡愁,文学便成了穿越时空的舟楫。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浙江古籍出版社

    浙江古籍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自建社以来坚持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注重图书的学术质量、文化价值与市场效应,逐步形成了文献整理、学术研究、文化普及、文博艺术、教育读物等专业板块。 近年来,本社承担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地方古籍文献整理项目“浙江文丛”的编辑出版工作,承担了《夏承焘日记全编》等11种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和《高士奇全集》等30种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荣获省级以上图书奖6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