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通过货币揭露日本侵华罪行,铁证不可否认。

内容简介

《铁证透过货币看日本侵华罪行》一书,是著者在其收藏的众多历史货币中,挑选了其中一部分,结合历史史实链接和佐证日寇在侵华过程中的种种罪行,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发动这场不义战争终将遭到失败的必然结局,透过货币看日寇罪行,以日本侵略者这十几年间在中国强制发行的各种历史货币,佐证了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抢光、烧光、杀光”的三光政策后,还要中国人民为其支付庞大军费的强盗行为。书中每一枚历史货币都是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烧杀掳掠血迹斑斑的罪证。希望透过这些历史佐证,以铁的事实粉碎日本当局否定历史、改变历史的罪恶企图。

目录

  • 版权信息
  • 《铁证———透过货币看日本侵华罪行》编委会
  • 前 言
  • 目录
  • 第一编 日军占领东北,扶植傀儡政权
  • 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日本占领台湾50 年
  • 发生在中国境内的日俄战争———日本关东军的由来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东三省———关东军与“九一八”
  • 傀儡登台和皇帝的新衣———日本扶植清逊帝在东北建立伪满洲国
  • 满洲中央银行——— “大日元帝国梦”的帮凶和工具
  • 伪满洲国为日本“圣战”服务——— “必胜储蓄票”的由来
  • 第二编 卢沟桥的枪声,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 日本制造“支那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七七事变”卢沟桥的枪声
  • 中共倡导统一战线,国民政府肩负重任———日军“三月灭亡中国”神话破灭
  • 国共二次合作,红军开辟抗日敌后战场———八路军、新四军的由来
  • 国共合作的产物———阳新农民银行券
  • 林森入蜀———林森实施迁都重庆计划
  • 战时首都重庆———为抗战实行金融管制和提倡节俭新生活
  • 南京沦陷和南京大屠杀———日寇在南京屠城,杀我同胞30 余万
  • 国民政府发行“救国公债”———为抗战,财政部发行“救国公债”五亿元
  • 第三编 南京色变,汉奸当道
  • 日本侵华期间秘制“中国伪法币”———以搅乱中国战时经济为目的
  • 南京色变,汪精卫粉墨登场———汪精卫成立伪国民政府与日寇狼狈为奸
  • 中央储备银行———汪精卫投靠日本的罪行
  • “蒙疆”和“蒙疆银行”———日本企图分裂中国的罪证
  • 中国联合准备银行——— “汉奸票”“走狗票”的由来
  • 厦门劝业银行———日本兴亚院一手扶植的汉奸银行
  • 第四编 抗战胜利的号角吹响了
  • 抗战胜利的号角吹响了!———中央银行发行“航空救国券”
  • 众志成城宣传抗日———钞票上的抗日标语
  • 中国远征军军票之谜———中国组建远征军赴缅与盟军并肩抗日
  • 偷袭珍珠港———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
  • “陶币”———侵华日军的窘境
  • 日本发行号外军票妄图以靖国神社鼓舞士气———1943 年日本侵略者气数已尽、败局已定
  • 日本反战同盟———活跃在抗日前线的日本反战队伍
  • “盟国胜利公债券”的发行———抗日战争胜利在望
  • 第五编 日本无条件投降
  • 《波茨坦公告》———盟国敦促日本侵略者无条件投降
  • “小男孩”和“胖子”———美国决定对日使用原子弹
  • 苏联对日宣战———日本关东军彻底覆灭
  • 日本无条件投降———日军投降仪式在南京举行
  • 东京审判———日本战犯的下场
  • “冀东银行”和汉奸殷汝耕的下场———殷汝耕在南京被执行枪决
  • 国殇墓园———南京灵谷塔
  • 缅怀烈士,英灵山上祭英灵———东北军民抗日英雄事迹可歌可泣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