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人工智能领域研究成果,关注机器化倾向,提升生活质量。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总结自己在人工智能领域30多年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系统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源起、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作者通过深入剖析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人工智能模型的核心技术,并对比合成生物学以及神经网络方面的最新成果,指出奇点距离我们还非常遥远,人的机器化倾向才是我们当下应该重视的问题;机器人应该被用来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人类也要时刻警惕自己不要失掉常识、变得像机器一样冷酷而愚笨。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推荐序一
  • 推荐序二
  • 前言
  • 第一章 人工智能的起源——历史、社会学与大脑
  • 1.人工智能的社会学背景
  • 2.人工智能简史(一):二进制、专家系统与逻辑派
  • 3.人工智能简史(二):深度学习
  • 4.人工智能简史(三):机器人来了
  • 5.人工智能发展史的一些注解
  • 6.人工智能研究的动机与假说
  • 7.人脑模拟和智能
  • 8.用身体来定义人类
  • 9.智能来自童年
  • 第二章 人工智能的现实与幻想——愚笨的机器、暴力计算型人工智能与奇点论
  • 10.暴力计算型人工智能
  • 11.暴力计算型人工智能不会开口说话
  • 12.一项失败的试验
  • 13.一种简单科学
  • 14.最初的应用程序
  • 15.不要被机器人所迷惑
  • 16.消费者抱怨机器的愚笨:我们在退化吗
  • 17.指数增长的产物:奇点
  • 18.证据一览:加速进步的历史比较
  • 19.对退步的辩护
  • 第三章 人工智能的前景与问题
  • 20.机器人时代的工作-第一部分:什么摧毁了工作
  • 21.机器人时代的工作 - 第二部分:什么创造就业机会
  • 22.机器人时代的工作- 第三部分:共享经济
  • 23.机器人时代的工作-第四部分:女佣原理
  • 24.在进步的只是市场营销和时尚
  • 25.人工智能的短期前景
  • 26.既支持……又反对超人类智能的案例
  • 27.什么是奇点的对立面
  • 28.注意力集中的时长
  • 29.你只是一个财务工具
  • 第四章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人的机器化
  • 30.语义学
  • 31.机器的加速进化
  • 32.非人类智能已经到来
  • 33.超人类智能的意识
  • 34.超人类智能的智能
  • 35.结构化环境中的智能行为
  • 36.人类被淘汰
  • 37.保卫科技进步:增强智能
  • 38.通用智能
  • 39.电器的普及,智能与非智能
  • 40.常识
  • 41.事实上,我们并不思考
  • 第五章 人工智能与人类永生——数字不朽、强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
  • 42.意识上传与数字不朽
  • 43.机器不朽和云
  • 44.推论:数字媒体不朽
  • 45.长寿的神话
  • 46.我们真的需要智能吗
  • 第六章 人工智能的伦理与道德
  • 47.道德问题:谁为机器的行为负责
  • 48.机器智能的危害:机器信誉
  • 49.机器智能的危险:机器的速度需要限制吗
  • 50.机器智能的危险:妖魔化常识
  • 51.机器智能的危害:你是别人盈利的工具
  • 第七章 人工智能的未来方向
  • 52.模拟VS数字
  • 53.如何建立一个强人工智能
  • 54.强人工智能的时间范围
  • 55.如何找到突破口
  • 56.真正的突破:合成生物学
  • 57.小型化的未来:是下一个大的突破吗
  • 58.计算的真正未来
  • 第八章 人工智能与人类社会的未来
  • 59.为什么讨论奇点是浪费时间,为什么我们需要A.I.
  • 60.人类创造力的未来
  • 61.媒介塑造大脑
  • 62.物品的时代
  • 63.为什么我不害怕人工智能的到来
  • 64.人工智能时代的宗教
  • 后记
  • 附录一 神经科学大事年表
  • 附录二 人工智能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2
1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好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们确实需要机器智能取得科技已经承诺但尚未兑现的进步。

      在刀哥 @快刀青衣 的推荐介绍下读了本书,我们确实需要机器智能取得科技已经承诺但尚未兑现的进步。梳理摘录书中 11 条 AI 发展的金句:1. 人工智能的本质:“当我们研究如何创建智能机器时,我们指的是真正的‘智能’还是‘以愚蠢的方式服务于人类的智能’?”2. 机器与人类的关系:“机器人类化的计划尚未成功,而人类的机器化则成果斐然。”3. 深度学习的局限:“深度学习是学习人类做过(过去时)的事情的技术。”4. 机器人与情感:“在陪伴老年人方面,迄今为止先进的机器人都不如狗做得好。”5. 永生的未来:“永生终将成为一种待价而沽或是可租可借的服务,就像目前的云计算服务一样。”6. 人工智能的威胁:“人工智能取代的是‘工作’,而不是人类本身。”7. 技术进步的历史:“自从人类开始发明创造,许多工作就慢慢消失了。例如,当人类发明了车轮之后,大批搬运工被淘汰了;当人类有了印刷术后,抄写工就退出了历史舞台。”8. 人工智能的未来:“未来,人工智能会取代一些人类目前依靠人工才能完成的工作。”9. 人工智能的伦理:“如果机器可以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这个世界为什么还需要我们?”10. 人工智能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到来,他怕它来得不够快。”11. 人工智能的挑战:“人工智能将取代人类的什么。”

        1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我不害怕智能机器的到来,我害怕它来得不够及时。”

        一本充满脑洞、诡辩、纠结、矛盾、时时强调定义的重要性(比如如何定义 “智能”)又不断偷换概念的书,以至于不得不在 “后记” 里 “表白” 自己 “其实不是… 而是…” 若干次。但仍不失为一本 “有趣” 的书。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4条书评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