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民族主义研究大师安德森的学术回忆录。

内容简介

《椰壳碗外的人生》是享誉世界的学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回忆性著作。书中回顾了他幼年从昆明到加州再到爱尔兰的辗转,在伊顿和剑桥的求学经历,在美国康奈尔的研究和教学经历,在东南亚印尼、泰国、菲律宾的田野调查经历,以及退休之后的种种新尝试。本书是安德森应日本友人之邀而作,于2003年前后开始构思,2009年日文版面世。英文版的出版有赖于其弟佩里·安德森的促成,然书未面世,作者便于2015年12月在印尼朗玛逝世。

回溯五十余年的学术人生,安德森坦陈其以《想象的共同体》为代表的众多学术成就的灵感与起源;直击现代学术和教育体系的弊病;反思认为全球化出路单一的普遍展望,为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解锁更多可能。安德森一生经历丰厚,他的写作更是精妙幽默,富有个人魅力,不论是学者还是大众读者都会在本书阅读中有所收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写在前面
  • 第一章 移动的青春
  • 第二章 区域研究
  • 第三章 田野工作
  • 第四章 比较的框架
  • 第五章 跨学科
  • 第六章 退休与解放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4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移动的青春”与“边缘感”

    正如鼓励作者写回忆录的出版人所说,市面上的自传大多是讲文人政客企业家的,学者的自传很少。对于励志当终身学习者的我来说,这样一本由享誉世界的学者亲自写就的回忆录,是极具参考和研究价值的。把作者的青春岁月浏览了一遍,确实是 “移动的青春”。作者是 1936 年在中国出生的爱尔兰人,5 岁时举家回国途中受阻滞留美国,几年后返回爱尔兰,以奖学金生身份进入伊顿公学,而后考取剑桥大学,毕业后重返美国,在康奈尔大学任教。这章的结点于此,在作者的 21 岁,也就是 1957 年。我们在青春岁月里完成了对自我的第一次全方位塑造,虽然不够稳定,但框架已经建好。观摩完作者的青春,再对照其今天的成就,会发现这一切都是有迹可循的。作者有一对热爱阅读、对多元文化感兴趣并喜欢冒险的父母,他从小受到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双重熏陶,这让他从一开始就拥有比其他人更为广阔的世界观,但同时也让他缺乏 “归属感”。不过作者认为这种 “边缘感” 是有益的,对此我很赞同。对于学者来说,保持适度的距离更利于观察不同的文化,这样便不太容易因为深陷其中而被过度塑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欧洲旧式教育下的真正学者的成长故事

      作者是跨越时代的纯正学者,靠好奇心与兴趣,而不是功利目的驱使,真正到东南亚国家生活,熟练掌握当地人的语言,进行田野调查完成文化研究。椰壳碗下的青蛙是东南亚谚语,其意类似汉语里的井底之蛙,指视野有限不见星空的自大之辈,作者用这个标题讽刺美国和欧洲学者的西方中心主义,批评他们不能深入到区域文化的内部去理解当地人的文明与价值观念。作为拿政府和财阀经费的学者,他的研究结论明显不讨好资助他的右派分子的喜欢,但这正是知识分子的良心体现,他只尊重真相本身。本书文笔流畅优美,是非常出色的学者自传。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想象的共同体·理论的提出者

        民族主义研究学者安德森(出生于昆明)的传记,其代表作为《想象的共同体》《比较的政治》《全球化时代》。安德森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与学术生涯,颇有可谓是不想写影评的小说家不是一个好学者。安德森因研究东南亚民族领域&民族主义而声名鹊起。其弟佩里・安德森为马克思历史学者。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