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金沙江两岸文化研究:发现差异与共同点,促进民族团结和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是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2014)规划项目(14SH15)。本书以辩证唯物主义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金沙江两岸文化为切入点,描述一江两岸的文化特征,并比较文化差异,将其置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视域下,发现怎样建构新的文化模式。本书的核心观点是要寻找文化差异,寻找共同点;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目的是增进民族团结,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缘起与问题意识
  • 二 研究思路和研究意义
  • 三 相关研究和学术史回顾
  • 四 要解决的问题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三岩概况
  • 一 康区的地域范围和历史源流
  • 二 三岩的由来、区域与变迁
  • 三 三岩的自然环境和资源
  • 四 三岩人的物质经济基础
  • 五 清朝末年三岩的政治管制
  • 六 三岩人的风俗习惯
  • 第三章 山岩乡:金沙江东岸的“戈巴”
  • 一 山岩乡概况
  • 二 山岩人的“家”与“族”
  • 三 “戈巴”的构成关系
  • 四 “戈巴”的内部组织与活动
  • 五 民间冲突与民间谈判
  • 六 山岩“戈巴”与地方政府的认同
  • 第四章 盖玉乡:山岩人在降曲河畔的迁徙地
  • 一 迁徙到盖玉的山岩人
  • 二 迁徙者的人口与家庭构成
  • 三 迁徙者的社会组织和生计模式
  • 四 盖玉人和盖玉“戈巴”
  • 五 互动的原则
  • 六 迁徙者对地方政府的认同
  • 第五章 雄松乡:金沙江西岸的“帕措”
  • 一 雄松概况
  • 二 雄松人的“家”与“族”
  • 三 “帕措”的构成关系
  • 四 “帕措”的组织与活动
  • 五 地方政府与“帕措”的认同
  • 第六章 萨马、登龙、莫洛:三岩外部与比较
  • 一 颇具特色的三岩外部人群
  • 二 比较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一 讨论
  • 二 基本结论
  • 附录一 田野调查问卷
  • 附录二 白玉县司法局关于组织建立县、乡、村三级人民调解组织的通知
  • 附录三 甘孜州白玉县计划生育“少生快富”工程公示榜
  • 附录四 山岩、雄松亲属称谓
  • 附录五 民国武成县志(部分)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