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9千字
字数
0000-00-00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推荐读物:门格尔经济学方法论,阐述个人主义,自发秩序理论,探讨社科与自科的区别和知识不完备性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卡尔·门格尔讨论社会科学尤其是经济学方法论的专著。他在这本书中阐述的个人主义方法论与韦伯异曲同工,成为经济学的基础性方法论原则;他阐述的自发秩序理论则被哈耶克发扬光大。在书中,门格尔强调了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区别,探讨了经济活动主体知识的不完备性问题以及制度的自发形成问题,这些都是当代奥地利学派讨论的重要话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 言
- 卷一 作为理论性学科之经济学,及其与历史的、实用的经济学科之关系
- 第一章 国民经济学领域研究之诸方面
- 第二章 未察知理论经济学之形式化性质而致之谬误
- 第三章 经济学领域中理论性知识之特殊性质并不废止经济学作为理论性学科之性质
- 第四章 一般理论性研究、具体而言经济学领域之理论性研究的两种基本取向
- 第五章 社会科学领域之精确研究取向与实在的-经验的研究取向之关系
- 第六章 只在与国家之整体社会、政治发展的关系中处理经济现象之理论
- 第七章 理论经济学之自利教条及其相对于后者理论课题之位置
- 第八章 对理论经济学之“原子论”的指责
- 卷二 经济学研究之历史视角
- 导 论
- 第一章 理论经济学之历史视角
- §1 经济现象之发展
- §2 经济现象之发展对理论研究之实在的-经验的取向之性质与课题所产生之影响
- §3 理论性经济知识之普遍化过于彻底的指责,不可能靠所谓历史方法完全消除
- §4 经济现象之发展对精确取向的理论研究之性质和课题所施加之影响
- 第二章 理论经济学研究之伪历史取向
- 第三章 实用经济学科之历史视角
- 卷三 对社会现象之有机理解
- 第一章 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之相似:其限度与由此导致的社会研究之方法论视角
- §1 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类似之理论
- §2 自然机体与社会现象间存在相似处之正当理据的限度
- §3 由社会现象与自然有机体间相似性的不完整而形成之社会研究方法论原则
- 第二章 对那些不是协定或实证立法之产物而是历史发展之非意图后果的社会现象之理论性理解
- §1 承认社会现象是有机物,不排斥致力于精确地(原子式的)理解它们
- §2 视社会现象为“有机的”构造物所形成之几种理论研究取向
- §3 前人解决关于社会现象之有机观带来的问题的努力
- §4 对社会发展之非意图后果的那些社会现象之起源的精确(原子论式)理解
- 导 论
- 附录:论货币之起源
- 一、 导言
- 二、 迄今为止解答这些问题的努力
- 三、 交换媒介的起因问题
- 四、 商品可售性的大小
- 五、 论商品可售性程度不等的根源
- 六、 论交换媒介之起因
- 七、 成为交换媒介的商品与其他商品分离之过程
- 八、 贵金属怎么成为货币
- 九、 主权之影响
- 卷四 历史地研究政治经济学的观念之发展
- 第一章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之基本观念早已见于政治科学
- 一
- 二
- 三
- 四
- 第二章 德国历史学派未认识到历史法学派思想之决定性变革、仅由于误解才以为自己是后一意义上的历史学派
- 一
- 二
- 三
- 第三章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之起源与发展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附 录
- 附录一 国民经济之性质
- 附录二 理论经济学之概念与其规律之性质
- 附录三 国民经济之实用性学科与经济实践、与理论经济学之关系
- 附录四 经济学科之术语与分类
- 附录五 在人的现象领域精确规律(所谓“自然规律”)可在与自然科学领域相同之形式性预设下建立
- 附录六 所有人的经济之起始点和目标是被严格决定的
- 附录七 归于亚里士多德之看法:国家是与人的存在同时给定之原生现象
- 附录八 法律之“有机的”起源及对其的精确理解
- 附录九 政治经济学之所谓伦理取向
- 相关文献
- 卡尔·门格尔
- 生平与著作
- 边际效用、经济秩序与经济过程
- 自发秩序、制度演进和立法
- 方法论大论战是破坏性的自发演进?
- 方法论大论战
- 论 战 历 史
- 历史学派的认识论
- 卡尔·门格尔的认识论
- 亚里士多德主义、先验主义、本质主义
- 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原则
- 主 观 主 义
- 市 场 过 程
- 规范性市场过程理论
- 市场过程中的竞争与垄断
- 新古典经济学中“过程”的例证
- 概 括
- 现象学与经济学
- 经济学与人的状况
- 经济学与人的理解
- 个体与制度
- 解释学理论与经济学实践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