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上海浦东人民调解组织为例,分析其发展现状及运作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展开研究。基于对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调解组织的调查,本书首先分析了人民调解组织发展的现实需求及整体状况;其次,以人民调解工作室、专调中心为例,分别剖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专业化调解组织的运作机制;再次,从纵向网络、横向联结两个层面,分析人民调解组织与既有制度体系的互动与合作;随后,反思由此形成的应对新时期基层社会风险的互嵌式治理逻辑。

目录

  • 版权信息
  • 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导论:社会风险治理的社会化转向
  • 第一节 风险治理困境及社会治理机制的发展
  • 一、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人民调解组织的勃兴
  • 二、社会风险治理的理论与政策推进
  • 第二节 社会风险治理与人民调解组织的内涵
  • 一、社会风险
  • 二、风险治理
  • 三、人民调解组织
  • 第三节 嵌入性治理的视角与分析框架
  • 一、嵌入性治理的缘起与发展
  • 二、分析框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
  • 一、方法论
  •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 第二章 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的理论脉络
  • 第一节 国外风险理论及其治理研究
  • 一、制度主义的风险观及风险治理
  • 二、文化主义的风险观及风险治理
  • 三、其他风险理论与风险观
  • 第二节 国内社会风险治理研究
  • 一、国家视角下的风险治理研究
  • 二、社会视角下的风险治理研究
  • 三、合作治理视角下的风险治理研究
  • 第三节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章 人民调解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现实需求
  • 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的社会风险样态
  • 一、社会风险的总体特征
  • 二、“中国式风险社会”的形成
  • 第二节 基层矛盾纠纷的类型与表征
  • 一、重大工程、重要项目和重点整治引发的矛盾纠纷
  • 二、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矛盾纠纷
  • 三、涉金融类矛盾纠纷
  • 第三节 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国家、市场与社会
  • 一、工具主义视角下的国家力量
  • 二、风险偏好视角下的市场力量
  • 三、社会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比较优势
  • 第四章 人民调解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结构与功能
  • 第一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渊源与发展
  • 一、人民调解的组织化与制度化
  • 二、人民调解的规范化与专业化
  • 第二节 人民调解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整体架构
  • 一、枢纽型调解组织
  • 二、专业化调解组织
  • 三、基层调解组织
  • 第三节 人民调解的程序与规范
  • 一、人民调解的整体流程
  • 二、人民调解的具体步骤
  • 第四节 人民调解组织在风险治理中的功能
  • 一、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 二、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 第五章 “催生”与限定:矛盾纠纷化解中的基层调解组织
  • 第一节 传统调解组织弱化与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兴起
  • 一、基层矛盾纠纷的社区化
  • 二、居村调委会的限制
  • 三、“催生”的人民调解工作室
  • 第二节 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运作机制
  • 一、“被吸纳”的人民调解员
  • 二、“被代管”的财务
  • 三、准社会化的运作方式
  • 第三节 人民调解工作室的职能发挥
  • 一、基层矛盾纠纷化解
  • 二、司法机关的委托调解
  • 第四节 风险治理社会化与受限制的发展
  • 一、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化趋向
  • 二、人民调解工作室的发展限制
  • 第六章 拓展与“走出去”: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专业化调解组织
  • 第一节 矛盾纠纷复杂化与专行业调解组织的发展
  • 一、矛盾纠纷的专业化与行业化
  • 二、专行业人民调解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专业化调解组织的运作机制
  • 一、调解员队伍的专业化与职业化
  • 二、资金来源有限多元化
  • 三、运作方式社会化与准市场化
  • 第三节 专业化调解组织的职能发挥
  • 一、物业管理中的矛盾纠纷化解
  • 二、其他领域的矛盾纠纷调解
  • 第四节 风险治理专业化及其可持续发展
  • 一、矛盾纠纷化解的专业化趋向
  • 二、专业调解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 第七章 层级嵌套: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组织联结与网络构建
  • 第一节 规制与约束:区司法局与调解工作室
  • 一、司法局与区级人民调解组织的调解职能
  • 二、规范性指引:司法局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二节 依附与合作:街镇司法所与调解工作室
  • 一、街镇司法所及其调解职能
  • 二、联合调解:街镇司法所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三节 分工协作:居村调委会与调解工作室
  • 一、居村调委会及其调解职能
  • 二、业务指导:居村调委会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八章 委托代理: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组织整合与政社协同
  • 第一节 诉调对接:基层人民法院与调解工作室
  • 一、基层人民法院及其调解职能
  • 二、委托调解:基层人民法院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二节 警民联调:派出所与调解工作室
  • 一、基层派出所及其治安调解职能
  • 二、非警务纠纷调处:派出所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三节 访调对接:信访办与调解工作室
  • 一、基层信访部门及其调解职能
  • 二、信访代理:信访办与调解工作室的关系
  • 第九章 互嵌式治理:调解组织参与矛盾纠纷化解的运作逻辑
  • 第一节 基层矛盾纠纷化解中的政社互嵌
  • 一、制度互嵌
  • 二、关系互嵌
  • 三、功能互嵌
  • 四、结构互嵌
  • 第二节 调解组织的反嵌差异与发展分化
  • 一、政府偏好与调解组织的发展差异
  • 二、政社互嵌中调解组织的三重面向
  • 第三节 政社关系重塑与基层治理创新
  • 一、“国家中的社会”与“社会中的国家”
  • 二、迈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 第十章 城市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的社会机制
  • 第一节 风险治理社会化:机制、路径与结果
  • 第二节 调解组织的差异比较与边界限制
  • 第三节 调解组织的跟踪研究与模式提炼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解组织负责人访谈提纲
  • 一、调解组织成立背景及基本信息
  • 二、调解组织运作情况
  • 三、调解组织发展情况
  • 附录2 调解组织调解员访谈提纲
  • 附录3 政府部门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附录4 居委会(村委会)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