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诗里的大唐,兴衰起落;大唐的诗里,悲欢离合。

内容简介

本书脱胎于央视百家讲坛“诗说唐朝”(2023.7播出)系列节目,以陈子昂、杜甫、孟浩然、王之涣等人的21首著名诗歌为线索,呈现了唐朝生活多个侧面。譬如以长安为重点的城市兴衰、以长安物价为切口的经济史、以科举活动为代表的制度史、以李杜等诗人命运为核心的文学史;以及唐代饮食、唐代乐舞、唐代妆容服饰等与当下生活高度同频的内容。

本书力求展示唐人生活方方面面,以唐诗名篇为线索,将诗的浪漫与史的厚重结合,展现一个更加全面,更加细腻也更富诗情画意的唐朝。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路上×宦旅
  • 人归落雁后 薛道衡《人日思归》
  • 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 长安大道连狭斜 卢照邻《长安古意》
  • 一日看尽长安花 孟郊《登科后》
  • 火树银花游洛阳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 十年磨剑侠客行 贾岛《剑客》
  • 前度刘郎今又来 刘禹锡《再游玄都观》
  • 宴聚×友朋
  • 盛世长安八仙图 杜甫《饮中八仙歌》
  •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将进酒》
  • 舌尖上的田园梦 孟浩然《过故人庄》
  • 与君同传万岁名 杜甫《梦李白二首》其二
  • 佳时×节庆
  • 长安水边多丽人 杜甫《丽人行》
  • 天街小雨润如酥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边塞×宫廷
  • 边关绝唱凉州词 王之涣《凉州词》
  • 大漠明月踏清秋 李贺《马诗》
  • 龙池跃龙龙已飞 沈佺期《龙池篇》
  • 九天阊阖开宫殿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 塞下长歌雪满弓 卢纶《塞下曲》其三
  • 历史×声名
  •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题乌江亭》
  • 光焰万丈长 韩愈《调张籍》
  • 汉家大将西出师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为诗词注入历史的温度

    这是一部以诗为引、史为骨的作品,展现了作者辛晓娟作为学者与作家的双重身份对唐代文化的深刻理解。辛晓娟,笔名步非烟,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文学博士,主攻隋唐文学与诗体学,曾出版《杜甫歌行艺术研究》等专著,并担任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华诗词学会理事。她早年以武侠小说《华音流韶》闻名,后转向学术研究,兼具侠者的豪气与学者的严谨。本书脱胎于她在央视《百家讲坛》的 “诗说唐朝” 系列讲座,选取 21 首唐诗,分 “路上与宦旅”“宴聚与友朋” 等五主题,串联起唐代的文学、制度、民俗史。作者以诗为切口,剖析历史宏大叙事与个体生命体验的交织。例如,解读孟浩然《过故人庄》时,她挖掘 “鸡黍之味” 背后《后汉书》的典故,揭示诗中未言之人情味与归隐理想;分析卢照邻《长安古意》时,结合唐代长安建筑与市民生活,还原 “火树银花” 的盛景,使诗句中的夸张描写具象为可感的历史细节。作者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诗歌 “留白” 的精准把握。她将诗歌的感性留白与历史的理性考证结合,如通过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考证唐代宵禁制度,援引史书中韩国夫人进献的 “百枝千灯” 佐证诗句,既解构了诗意,又重构了历史现场。书中还融入唐代经济史、科举制度等多元视角,例如以孟郊《登科后》揭示寒门士子的命运沉浮,以贾岛《剑客》关联唐代尚武风气与文人侠客精神,展现文学与社会的互动。作者以 “与诗人交朋友” 的姿态,将杜甫的忧患、李白的狂放、王维的超逸置于时代洪流中,让我们在诗行间触摸大唐的烟火与风骨。书中对 “文质彬彬” 文化融合的探讨,如薛道衡《人日思归》反映的南北文学交融,更凸显了她以诗观史的全局视野。也让本书不仅只是一部唐诗导读,更是一幅融合诗情与史识的唐代全景图。为历史注入温度,为诗歌赋予重量,让千年长安在纸上重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