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少年Pi的奇幻漂流》作者,时隔十五年,又一场关于生命与信仰的奇幻之旅。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

内容简介

一件葡萄牙高山区的神秘圣物,一只能看透人心的猩猩,一具意外到来的尸体。我们究竟是造物的奇迹,还是屈从于欲望的动物而已?

一九〇四年,葡萄牙。有一天,托马斯开始倒着走路。在那之前,他失去了一生所爱——爱人、孩子和父亲。深陷痛苦泥沼中的他意外发现一本来自两百多年前葡萄牙殖民地的、尘封的神父日记,里面记载到,神父制作了一件“世间罕有”的圣物,后来辗转流落到了葡萄牙高山区。托马斯借了伯父的雷诺汽车,踏上寻找圣物的公路旅行……

一九三八年的最后一天深夜,还有几个小时就到新年。病理医师欧塞比奥在解剖室邂逅了举止奇怪的妻子,她谈起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圣经》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奇怪的客人随之而至——一位带着破旧手提箱,从葡萄牙高山区的小村庄跋涉而来的老妇,想要知道自己亡夫的讯息……

一九八〇年。加拿大参议员彼得并不会知道,自己会在偶然造访的灵长目研究所与一只猿猴心意相通,也不会知道,当自己带着这只猿猴踏上寻根之旅时,自己的命运会与七十多年前的怪人托马斯联系在一起……

每个人都在讲述自己的故事。穿透语言的迷雾,你将看到一个暗流汹涌、堆满镜子的世界。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部 无家可归
  • 第二部 归途
  • 第三部 家园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14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是一个关于爱,信仰和归途的故事

    你或许听过《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那你听说过《葡萄牙的高山》吗?出自同一作者扬・马特尔,比前者更纯粹恣意的写作!这是一本关于痛失挚爱的人们如何面对生命真实、如何寻找自我救赎的小说。有一种跨越生死的深爱, 在名为《葡萄牙的高山》的奇幻旅途上。作者扬・马特尔,在功成名就之后,他所做的,就是要将这个深藏心底、构思比《少年 Pi》更早的故事写出来。这是一场关于生命和信仰的奇幻冒险,也是他在卸下商业写作考量之后,最恣意自由的一次写作!这是一个充满隐喻的奇幻故事。三位失去了挚爱和至亲的主角,各自以荒诞或奇幻的方式,重新开始面对这个无常的世界。三位主角 + 三段式结构,在堪比悬疑小说的精巧和重重反转 "之外,也延续了马特尔作品一贯的深刻性。这是一部荒诞中饱含深刻,金句迭出的小说!失去挚爱的托马斯用倒着行走无言反抗命运的无常:" 一个人倒着行走时,它相对更精致脆弱的部分 —— 脸、胸、衣服上更引人注目的饰物 —— 都免受前方残酷世界的侵袭,只有遇上合得来的人时,才转身以真面目示人。"你可以被他说服吗?扬・马特尔说:" 人最大的痛苦,来自无法接受命运的无常,以及生而为人的脆弱。"如果你是魔幻现实主义爱好者,那么你一定能秒懂这本书如诗如歌的沉郁和深情。如果你还没有读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那么去看吧,在作者笔下的奇幻旅途中,生命将呈现它的本来面貌:人如何在一场漫长的旅途中被打碎又重构自己的信仰,撇去那些肤浅的" 治愈 " 的话语,这本书以深刻的笔力给出了它的答案。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绝望的具象化会是什么样?是会在一周内痛失妻儿和老父后开始倒着走路,拒绝直面上帝;是发现解刨亡父后皮肉里出现呕吐物、猩猩和熊仔,再要求把活生生的自己缝合进去;是经历丧妻之痛后和猩猩产生心灵沟通,辞官远赴葡萄牙归于自然。不愧是写出少年 pi Yann,脑洞和隐喻无处不在,宗教的意象遍及全书。于我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全部的细节,但能引起思考的是人类失去信仰后总是不禁向外追寻超越之物,但在不断的追寻之中又有可能转而质疑宗教与理性边界。最后的超然之法往往不是找到最终的答案,而是慢慢放下理性和执念,回到本真的生活之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那一天,我和万物之灵的祖先,在葡萄牙高山区的阳光下,看到了神。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7条书评

        出版方

        未读

        只提供有趣、实用、涨知识的新鲜阅读。 「未读」是一个文艺却不高冷、精致而不空洞、独特且开放包容的新锐文化品牌。 未读之书,未经之旅......从未读,到已读,陪你度过碎片时光中最美的一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