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6千字
字数
2023-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探讨元宇宙:技术、社会学及法律影响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已经外聘专家和清华大学党委审读审核通过(清委文[2022]103号)后同意安排出版。随着信息科技革命的强劲生机,撬动了现代“知识型”社会在创新发展领域的无限可能并改变了变革转型层面的智慧朝向,而当下热议的“元宇宙”则正是这些可能与朝向的汇聚体。本书共十章,从技术、社会学、法律等多个角度探讨元宇宙的影响。从元宇宙的产生,技术基础开始讲起,介绍了元宇宙可能带来的风险,元宇宙与社会治理的关系,对元宇宙中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剖析,对元宇宙可能带来的社会权利问题和技术带来的数据和算法方面的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本书可以作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法律与科技研究、智慧政府转型发展等领域的参考用书。
目录
- 封面页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解密元宇宙”丛书编委会
- 丛书序
- 前言
- 目录
- 第1章 从赋魅到祛魅:邂逅“全球头号大网红”
- 1.1 《雪崩》叙事中的元宇宙幻境
- 1.1.1 “雪崩”赋魅元宇宙的魔幻与敬畏
- 1.1.2 元宇宙幻境:巴别塔的诱惑还是诺亚方舟的救赎
- 1.2 “技术”祛魅下的元宇宙雏形
- 1.2.1 技术支撑元宇宙的核心底座
- 1.2.2 技术形塑的元宇宙雏形
- 1.3 元宇宙特征的多重性向度
- 1.3.1 技术性向度的特征
- 1.3.2 交融性向度的特征
- 1.3.3 人文性向度的特征
- 第2章 从技术到学术:元宇宙的意蕴迭代
- 2.1 “缸中之脑”的理论假说与元宇宙的底层逻辑
- 2.1.1 “缸中之脑”假说中的元宇宙缩影
- 2.1.2 元宇宙底层逻辑在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中的渗透
- 2.2 技术逻辑的理论衍生与现实回归
- 2.2.1 生物主义与物理主义衍生的两层思考
- 2.2.2 “星辰大海”抑或“沉沦虚妄”的现实考量
- 2.3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与元宇宙的终极关怀
- 2.3.1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多维内涵
- 2.3.2 元宇宙缔造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之耦合
- 2.3.3 以“真善美”为轴心的元宇宙人文底蕴
- 第3章 从科技井喷到数智革命:元宇宙的创世鸿蒙
- 3.1 从深度合成看元宇宙的“创世”风险
- 3.1.1 系统性风险研究
- 3.1.2 加剧社会不平等现象
- 3.1.3 技术与标准缺失叠加监管科技的落后使深度合成技术的应用有待规范
- 3.1.4 安全攻防与稳定性风险
- 3.1.5 技术的风险与福利评估核算
- 3.1.6 进一步加深数字鸿沟
- 3.1.7 对人的异化与对人类现有认知的挑战
- 3.2 人工智能的道德哲学与伦理困境
- 3.3 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伦理新问题
- 3.3.1 大数据伦理问题中最重要的数据垄断和隐私
- 3.3.2 从哲学视角理解大数据带来的变革
- 第4章 从传统要素到数据要素:元宇宙的生产基石
- 4.1 从社会治理要素数据化到元宇宙治理
- 4.1.1 社会治理没有统一的法典,由形式多样的法律规范构成
- 4.1.2 社会治理法兼具了“软法”与“硬法”两种形态
- 4.1.3 社会治理法的内容有其独特的特质,社会治理法规范的是社会治理活动
- 4.2 元宇宙的发展前奏——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 4.2.1 数据要素的概念、定义与确权探索
- 4.2.2 数据产权与背后的安全风险
- 4.2.3 元宇宙下数据安全风险应对
- 4.3 元宇宙数字资产类型、权属与治理架构
- 第5章 从增信机制到可编程社会:元宇宙的底层逻辑
- 5.1 图灵留下的“秘密”——隐私计算
- 5.1.1 加密攻防改变人类历史
- 5.1.2 人工智能的奠基——图灵机
- 5.1.3 人工智能下的数据治理担忧
- 5.1.4 隐私计算与隐私保护
- 5.2 区块链技术与区块链经济
- 5.2.1 区块链缔造为元宇宙奠基的价值互联网与其背后的价值理论
- 5.2.2 开放网络与加密经济为可编程社会提供可信共识
- 5.3 DAO——可编程社会的经济学原理基础形态
- 第6章 从UGC到Web 3.0:元宇宙的核心内容
- 6.1 元宇宙的初心——UGC
- 6.2 元宇宙的进阶——Web 3.0
- 6.3 元宇宙的终极形态——开放、隐私和共建的世界
- 6.3.1 开放的元宇宙环境
- 6.3.2 关注隐私与其背后的系统构造与治理逻辑
- 6.3.3 基于价值敏感设计的伦理治理原则
- 6.4 共建、共治和共享价值的复杂网络世界
- 6.5 从数字孪生到数字人生
- 6.6 Web 3.0下的元宇宙算法规制与决策伦理的审慎思考
- 第7章 从碳基生态到硅基空间:元宇宙的“脱域”融合
- 7.1 硅基空间——“欲望之城”与科技井喷的共振
- 7.1.1 “欲望之城”的扩围将跨越碳基空间的边界
- 7.1.2 硅基空间的崛起驱策元宇宙的超越与赋智
- 7.2 数字交往——碳基生态与硅基空间的共生
- 7.2.1 元宇宙“脱域”融合中的“数字永生”
- 7.2.2 “数字交往”重构人类实践行动新图景
- 7.2.3 元宇宙“变维”生态下硅基与碳基的共生
- 第8章 从物理世界到虚实共生:元宇宙的社会解构与剖析
- 8.1 元宇宙穹顶下社会运转的新机理
- 8.1.1 数字原生的元宇宙
- 8.1.2 数字孪生的元宇宙
- 8.1.3 数字内嵌的元宇宙
- 8.2 公共生活疏离化的扭曲与畸形诱发实体社会空心化加速
- 8.2.1 公共生活常态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底线意义
- 8.2.2 元宇宙的虚拟空间发展对公共生活的冲击
- 8.3 从“硬核权力”到“数字权力”触及法律权力的安定性
- 8.3.1 “权力”在元宇宙世界中的演进范式
- 8.3.2 数字权力的更迭及其对安定性的隐忧
- 8.4 UGC模式下平台数字劳动的异化与价值遮蔽
- 8.4.1 UGC模式对于元宇宙发展的意义
- 8.4.2 UGC模式下的数字劳动
- 8.4.3 数字劳动的异化分析
- 8.4.4 元宇宙世界中数字劳动异化的状态
- 8.5 沉浸式社交系统的“致瘾性”加剧精神意识危机
- 第9章 从数据法理到算法伦理:“奥卡姆剃刀”定律的彰显
- 9.1 数据与算法——元宇宙社会聚合运转的黏合剂
- 9.1.1 数据喂养与算法驱动培植元宇宙虚实融合的数字生态
- 9.1.2 数据主义与算法规训潜藏元宇宙“楚门效应”之患
- 9.2 走出“数据洞穴”——数据的法理依据与治理
- 9.2.1 以数据正义超越数据主义
- 9.2.2 以数权体系形塑数据治理
- 9.2.3 从技术之治转向良法善治
- 9.3 穿透“算法滤镜”——算法的伦理回归与形塑
- 9.3.1 “算法滤镜”背后的工具主义
- 9.3.2 算法伦理的价值回归与旨向
- 9.3.3 游走于算法与法律间的形塑
- 第10章 从科技向善到技术平权:元宇宙的敏捷治理
- 10.1 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元宇宙
- 10.2 元宇宙的应用价值
- 10.2.1 元宇宙中的娱乐
- 10.2.2 元宇宙中的数字化交易
- 10.2.3 元宇宙中的数字劳动
- 10.2.4 元宇宙中的数字教育与科研
- 10.3 数字经济背景下元宇宙治理问题的提出
- 10.4 元宇宙本身存在的缺陷
- 10.5 元宇宙治理的理论研究方向
- 10.5.1 虚拟化只是现实的镜像而非人类文明演化的方向
- 10.5.2 利用元宇宙治理形成赛博空间的平衡
- 10.5.3 防止元宇宙形成虚拟上瘾的社会侵蚀
- 10.5.4 促进元宇宙与现实世界的真实联接
- 10.6 元宇宙治理应当遵循的必要原则
- 10.6.1 分类治理的原则
- 10.6.2 元宇宙的个人信息保护要借鉴现实社会的相关规则
- 10.6.3 元宇宙与真实世界治理中虚实融合的原则
- 10.6.4 贯彻绿色、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原则
- 10.6.5 未雨绸缪,建立多维风险模型,实现多元共治的原则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