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81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灾后怎么重建?而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开展的?
内容简介
灾后重建过程中的人与事,远比大家看见的书写复杂得多,当中的情感也非笔墨可以形容。此书努力让过程还原,希望带领读者进入灾区的现场,理解灾后重建是一件什么事,到底灾害社会工作是如何做的,是什么动力让这些人坚守在那里,当中的困境到底是什么。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丛书总序 铭记历史 砥砺前行
- 序
- 第一章 汶川地震、社会损失与社区重建
- 一 中国式救灾模式在修复社会损失方面的局限
- 二 跨越式经济发展与中国灾后社区重建的深层次困境
- 三 灾害与社会损失
- 四 南都的正向灾害观念
- 五 绿耕灾害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策略探索
- 第二章 “映秀母亲”的故事
- 一 聆听与陪伴:走入母亲们的哀伤
- 刺绣与疗伤:从“我”到“我们”
- 二 团结与重建:初试社区经济
- (一)共同定价
- (二)第一次收购会
- (三)爱心小插曲
- (四)高潮:广州义卖会
- (五)学习与反思:踌躇满志地前行
- 三 出走与回归:另类发展的再实践
- (一)封镇重建、撤出映秀
- (二)打造“映秀母亲”客栈
- (三)再次与“映秀母亲”同行
- 四 反思与总结
- 第三章 金波民宿和“山里码头客栈”的故事
- 一 美好的构想:金波民宿+乡村生态体验游
- (一)初次尝试
- (二)民宿小组的发育
- (三)民宿+解说+农墟
- (四)城乡互动——悄然发生的变化
- 二 奋力前行:“山里码头客栈”
- (一)从无到有的组织培育
- (二)合作经济的萌芽
- (三)“山里码头客栈”的短暂美好时光
- (四)从“山里码头客栈”看到合作经济的曙光
- (五)突发的“7·10”特大山洪泥石流
- (六)坚守相伴同行
- 三 “路漫漫其修远兮”
- 第四章 从行动中诠释灾害社会工作
- 一 扎根社区、聆听陪伴
- 二 正向的理论视角
- 三 另类心理安抚
- 四 资源链接
- 五 生计重建与社区永续发展
- 参考文献
- 中文参考文献
- 英文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