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8千字
字数
2017-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系统批判三派观点,探讨劳动价值论有效性及转型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结合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劳动价值论及转型问题研究的最新成果,对20世纪70年代前后以斯蒂德曼为代表的新李嘉图主义、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新古典主义和以罗默为代表的分析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价值论是多余的冗余论观点进行了系统的批判研究。同时,本书还围绕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劳动价值论及转型问题研究的新的解释或解法及其存在的缺陷,对运用数学方法研究劳动价值论应如何解释劳动价值论的有效性问题进行了探讨。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问题的界定及前人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的界定
- 第四节 本书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五节 本书特点及存在不足的说明
- 第一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历史渊源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起源与早期相关争议
- 第二节 庞巴维克的批判及其影响
- 第三节 鲍特基维茨研究传统与“共识”的形成:从鲍氏到塞顿
- 第四节 理论渊源的小结
- 第二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提出
- 第一节 新李嘉图主义或斯拉法主义
- 第二节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方法的加入
- 第三节 分析马克思主义的出现
- 第四节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后继影响
- 第三章 劳动价值论冗余论的理论根源批判
- 第一节 冗余论提出的理论根源揭示
- 第二节 鲍特基维茨研究传统的批判
- 第三节 同期双体系、实物主义与价值冗余的直接关系
-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与分期单体系思想
- 第一节 劳动价值论的再解释与同期双体系的摒除
- 第二节 国外学者对分期单体系解释的批判
- 第三节 国内学者对分期单体系解释的误解
- 第五章 劳动价值论在数学化表述中的必要性问题
- 第一节 西方学者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代表性数学化表述
- 第二节 传统数学化表述存在的缺陷
- 第三节 辩证逻辑演绎与数学化表述中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