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29千字
字数
2017-1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80年代汉语新诗声音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一直是诗学的热议话题。声音最初指的是诗歌的音乐属性,但由于音乐本身并不是诗歌,而音乐性也不能囊括当下汉语新诗的美学特征。因此,采用声音一词更具有效性。此外,音与声存在着差异,指向同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音在诗歌中主要指的是与音乐相关的规律,以书面的语言文字为主,声偏重于通过音乐伴奏形式或者其他口头方式产生的综合效果。本书以1980年代以来的汉语新诗为研究对象,从多维度对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展开研究。本书共分五章,立足于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文本细读,综合文学史、文化史和语言学等研究,在展现19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中声音的丰富性同时,也尝试为汉语新诗的声音研究开拓新的研究路径。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编剧学丛书》
- 序 声音美学与当代诗歌实践
- 序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思路
- 第一章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语新诗的声音问题
- 第一节 创作实践转型
-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探索
- 第二章 声音的表现形式
- 第一节 回环:往复的韵律美
- 第二节 跨行:空间的音乐美
- 第三节 长短句:气韵的流动美
- 第四节 标点符号:独特的节奏美
- 小结
- 第三章 声音的主题类型
- 第一节 反传统主题的抗声
- 第二节 女性主题的音域
- 第三节 互文性主题的借音
- 小结
- 第四章 声音的意象显现
- 第一节 同声相求的句式
- 第二节 升腾的语调
- 第三节 变奏的曲式
- 第四节 破碎无序的辞章
- 小结
- 第五章 声音的传播方式
- 第一节 诵诗
- 第二节 唱诗
- 小结
- 结语
- 附录一 个案研究 静伫、永在与浮升
- 一 引言
- 二 静伫:沉默的时间
- 三 永在:归去的回环
- 四 浮升:抽象的螺旋
- 五 结语
- 附录二 引用摇滚、民谣歌词
- 1.崔健:《快让我在雪地上撒点野》
- 2.张楚:《姐姐》
- 3.汪峰:《青春》
- 4.张佺:《远行》
- 5.张佺:《黄河谣》
- 6.周云蓬:《九月》与《山鬼》
- 7.小河:《老刘》
- 8.小娟:《小村庄》
- 9.小娟:《和一个女孩结婚吧》
- 附录三 “诗是诗,歌是歌”:奚密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