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华传世藏书”系列之一,传承、弘扬中华文化。
内容简介
本册涵盖:太平御览(一)。
《中华传世藏书》的编纂历时8年,汇聚了全国数十所高校、科研机构的100多位古籍专家,包括总顾问许嘉璐、主编尹小林等学者。他们以“传承中华文脉”为使命,从浩如烟海的古籍中精选690余种经典,涵盖经、史、子、集四部,最终形成166册、2亿字的鸿篇巨制。
《中华传世藏书》荟萃了中华古代文明精华,凝聚了5000年华夏智慧与文化结晶,囊括了中国历史最有思想与艺术价值的作品,从政治、军事、文化、艺术等各方面全方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就。《中华传世藏书》被定位为“新时代的《四库全书》”。
目录
- 版权信息
- 太平御览
- 解题
- 卷一天部一
- 元气
- 太易
- 太初
- 太始
- 太素
- 太极
- 天部上
- 卷二天部二
- 天部下
- 浑仪
- 刻漏
- 卷三天部三
- 日上
- 卷四天部四
- 日下
- 日蚀
- 晷
- 月
- 月蚀附
- 卷五天部五
- 星上
- 卷六天部六
- 星中
- 卷七天部七
- 星下
- 瑞星
- 妖星附
- 卷八天部八
- 云
- 霄
- 汉
- 霞
- 卷九天部九
- 风
- 相风
- 卷十天部十
- 雨上
- 卷十一天部十一
- 雨下
- 祈雨
- 霁
- 卷十二天部十二
- 雪
- 霰
- 露
- 卷十三天部十三
- 雷
- 霹雳
- 电
- 卷十四天部十四
- 霜
- 雹
- 虹霓
- 卷十五天部十五
- 气
- 雾
- 霾
- 曀
- 卷十六时序部一
- 律
- 历
- 卷十七时序部二
- 五行
- 四时
- 闰
- 岁
- 岁除附
- 卷十八时序部三
- 春上
- 卷十九时序部四
- 春中
- 卷二十时序部五
- 春下
- 立春
- 春分
- 卷二十一时序部六
- 夏上
- 卷二十二时序部七
- 夏中
- 卷二十三时序部八
- 夏下
- 立夏
- 夏至
- 卷二十四时序部九
- 秋上
- 卷二十五时序部十
- 秋下
- 立秋
- 秋分
- 卷二十六时序部十一
- 冬上
- 卷二十七时序部十二
- 冬下
- 卷二十八时序部十三
- 立冬
- 冬至
- 卷二十九时序部十四
- 元日
- 卷三十时序部十五
- 人日
- 正月十五日
- 晦日
- 中和节
- 社
- 寒食
- 三月三日
- 卷三十一时序部十六
- 五月五日
- 伏日
- 七月七日
- 卷三十二时序部十七
- 七月十五日
- 九月九日
- 卷三十三时序部十八
- 腊
- 小岁膢附
- 卷三十四时序部十九
- 热
- 寒
- 卷三十五时序部二十
- 丰稔
- 凶荒
- 旱
- 卷三十六地部一
- 地上
- 卷三十七地部二
- 地下
- 土
- 壤
- 块
- 尘
- 卷三十八地部三
- 叙山
- 昆仑山
- 锺山
- 玉山
- 蓬莱山
- 方丈山
- 瀛洲山
- 终南山
- 卷三十九地部四
- 嵩山
- 华山
- 泰山
- 恒山亦名常山
- 衡山
- 霍山
- 卷四十地部五
- 王屋山
- 太行山
- 霍太山
- 首阳山
- 龙门山
- 岐山
- 梁山
- 太白山
- 峨眉山
- 岷山
- 嶓冢山
- 鸟鼠山
- 积石山
- 卷四十一地部六
- 会稽山
- 天台山
- 茅山
- 庐山
- 罗浮山
- 蒋山
- 九疑山
- 玉笥山
- 卷四十二地部七
- 河南宋郑齐鲁诸山
- 砥柱山
- 邙山
- 熊耳山
- 鼓钟山
- 陆浑山
- 崤山
- 青要山
- 缺门山
- 三涂山
- 女几山
- 白马山
- 太阴山
- 金门山
- 轘辕山
- 阙塞山
- 牧牛山
- 九山
- 大嵬山
- 桑山
- 半石山
- 天心山
- 小陉山
- 兰岩山
- 砀山
- 历山
- 南城山
- 奚公山
- 嵇山
- 曹南山
- 峄山
- 金乡山
- 琅琊山
- 龟山
- 徂徕山
- 危山
- 报山
- 尼丘山
- 羽山
- 华不注山
- 长白山
- 黉山
- 陶山
- 巫山
- 鱼山
- 谷城山
- 劳山
- 蒙山
- 谢禄山
- 夹山
- 桃山
- 吠狗山
- 卷四十三地部八
- 商洛襄邓淮蔡诸山
- 白于山
- 商山
- 玄扈山
- 望楚山
- 石梁山
- 薤山
- 岘山
- 白马塞山
- 高车山
- 桐柏山
- 武当山
- 大狐山
- 石鱼山
- 苦菜山
- 大洪山
- 赤岸山
- 莫耶山
- 云母山
- 濠塘山
- 九斗山
- 涂山
- 八公山
- 蔡山
- 玉镜山
- 睆山
- 鸡笼山
- 梁山
- 都梁山
- 斗山
- 台子山
- 长围山
- 卷四十四地部九
- 关中蜀汉诸山
- 吴山
- 骊山
- 龙首山
- 九蜺山
- 嶻嶭山
- 鸡头山
- 牛首山
- 蓝田山
- 笄头山
- 贺兰山
- 太白山
- 五将山
- 仇池山
- 青城山
- 邛崃山
- 岷山
- 石镜山
- 绥山
- 覆船山
- 牛头山
- 董政山
- 彭亡山
- 鼎鼻山
- 灵台山
- 黄厥山
- 灵山
- 猿门山
- 金山
- 五妇山
- 玉女山
- 祁山
- 阆山
- 盘龙山
- 铜梁山
- 高梁山
- 青石山
- 云南山
- 禺同山
- 吊鸟山
- 卷四十五地部十
- 河北诸山
- 大伾山
- 枉人山
- 鲋鰅山
- 天门山
- 苏门山
- 万谷根山
- 郡山
- 婴山
- 牢山
- 介山
- 静岩山
- 风山
- 管涔山
- 五台山
- 谒泉山
- 悬瓮山
- 五指山
- 纥真山
- 元姬山
- 白登山
- 火山
- 三山
- 稷山
- 霍山
- 平山
- 发鸠山
- 抱犊山
- 房山
- 韩信山
- 汤山
- 干山、言山
- 黑山
- 雷公山
- 鼓山
- 隆虑山
- 鲜卑山
- 大碣石山
- 白狼山
- 鸣鸡山
- 历山
- 川乔山
- 大翮山、小翮山
- 飞龙山
- 无终山
- 燕山
- 龙山
- 孔山
- 卷四十六地部十一
- 江东诸山
- 敬亭山
- 盖山
- 九华山
- 帻山
- 牛渚山
- 慈母山
- 芜湖山
- 望夫山
- 博望山
- 陵阳山
- 白纻山
- 中山
- 三鹤山
- 黟山黟音伊。
- 灵山
- 岩山
- 三山
- 横山
- 铁砚山
- 九井山
- 石城山
- 摄山
- 黄鹤山
- 覆船山
- 北固山
- 虎丘山
- 女山
- 秦履山
- 马鞍山
- 中州山
- 三白山
- 马蹄山
- 蒜山
- 会骸山
- 石姥山
- 大辟山
- 花山
- 虞山
- 阳城山
- 姑苏山
- 砚石山
- 香山
- 华山
- 包山
- 石鼓山
- 粟山
- 定山
- 封山
- 岞山
- 孺子山
- 响山
- 晚山
- 百丈、流襄二山
- 印渚山
- 天目山
- 卞山
- 卷四十七地部十二
- 会稽东越诸山
- 稷山
- 麻山
- 鸡豕山
- 独女山
- 龟山
- 秦望山
- 嵊山
- 涂山
- 重山
- 罗山
- 鹤山
- 陈音山
- 铜牛山
- 土城山
- 亭山
- 洛思山
- 乌带山
- 龙头山
- 坛宴山
- 白石山
- 小白山
- 缙云山
- 桃都山
- 椒山
- 覆釜山
- 石篑山
- 括苍山
- 天姥山
- 消山
- 白鹤山
- 仙石山
- 石新妇山
- 灵石山
- 临海山
- 崛门山
- 石公山
- 石城山
- 金胜山
- 长山
- 毕岭
- 铜山
- 昆山
- 骑石山
- 江郎山
- 石室山
- 天阶山
- 太湖山
- 孤山
- 泉山
- 梨岭
- 武夷山
- 阑干山
- 鸡岩
- 乌岭山
- 金泉山
- 演仙山
- 卷四十八地部十三
- 南楚诸山
- 静山
- 惊矶山
- 黄鹤山
- 烽火山
- 鸡翅山
- 阖闾山
- 印山
- 朔山
- 望夫山
- 翠屏山
- 九宫山
- 角山
- 钟台山
- 武昌山
- 樊山
- 西塞山
- 白雉山
- 凤栖山
- 神人山
- 南昌山
- 松门山
- 马当山
- 钓矶山
- 鸡笼山
- 五女山
- 射的山
- 石印山
- 龙虎山
- 羊山
- 罗霄山
- 钟山
- 望凤山
- 昌山
- 石室山
- 黄唐山
- 储潭山
- 赤石山
- 螺亭石山
- 上洛山
- 空山
- 金鸡山
- 峡山
- 梓潭山
- 柴侯峡山
- 官山
- 君山
- 盘固山
- 归美山
- 莫巨山
- 五章山
- 麻山
- 邓公山
- 明府山
- 鹤岭山
- 石虹山
- 洪崖山
- 卷四十九地部十四
- 西楚南越诸山
- 景山
- 荆山
- 荆门山
- 勾将山
- 虎牙山
- 孤山
- 高筐山
- 佷山
- 宜阳山
- 丹山
- 小酉山
- 芋山
- 嵩梁山
- 崇山
- 武山
- 壶头山
- 天门山
- 黄闻山
- 风门山
- 石帆山
- 虎齿山
- 移山
- 淳于山
- 武陵山
- 平都山
- 阳歧山
- 高都山
- 君山
- 小庐山
- 静福山
- 方台山
- 攸县云阳山
- 乌龙白骑山
- 文斤山
- 石燕山
- 万岁山
- 黄箱山
- 麓山
- 昭山
- 五溪山
- 钱石山
- 采玉山
- 玉山
- 临贺山
- 马岭山
- 弹丸山
- 百丈山
- 漓山
- 隐山
- 独秀山
- 南溪山
- 龙蟠山
- 尧山
- 云母山
- 马鞍山
- 虑山
- 火山
- 浮石山
- 卷五十地部十五
- 陇塞及海外诸山
- 陇山
- 小陇山
- 朱圉山
- 契吴山
- 可蓝山
- 石门山
- 燕然山
- 天山
- 祁连山
- 焉支山
- 勿居山
- 临松山
- 三危山
- 羊鹘山
- 西王母樗蒲山
- 九陇山
- 鸿鹭山
- 沙角山
- 葱岭山
- 巫咸山
- 悬度山
- 头痛山
- 铁山
- 青山
- 石崖山
- 疏属山
- 仑山音论。
- 蛇山
- 东口山
- 流波山
- 钩吾山
- 天台山
- 鹊山
- 小次山
- 长右山
- 基山
- 猥翼山
- 密山
- 亶受山
- 耆阇窟山
- 灵鸟山
- 卷五十一地部十六
- 石上
- 卷五十二地部十七
- 石下
- 卷五十三地部十八
- 丘
- 陵
- 阪
- 陉
- 峡
- 冈
- 卷五十四地部十九
- 岩
- 穴
- 谷
- 岭
- 卷五十五地部二十
- 窟
- 野
- 郊
- 卷五十六地部二十一
- 陆
- 京
- 阿
- 岘
- 陇
- 堆
- 墟
- 培塿
- 卷五十七地部二十二
- 林
- 麓
- 原
- 隰
- 卷五十八地部二十三
- 水上
- 卷五十九地部二十四
- 水下
- 水灾
- 救水灾
- 卷六十地部二十五
- 海
- 江
- 卷六十一地部二十六
- 河
- 祥瑞附
- 沉祭附
- 决塞附
- 淮
- 济
- 卷六十二地部二十七
- 泾
- 渭
- 霸
- 浐
- 丰
- 镐
- 涝
- 潏
- 伊
- 洛
- 瀍
- 涧
- 谷
- 汉沔
- 卷六十三地部二十八
- 河南诸水
- 橐水
- 涑水
- 菊花源
- 滍水
- 孝水
- 澧水
- 汝水
- 颍水
- 丹水
- 白水
- 灌水
- 潧冰
- 洧水
- 京水
- 索水
- 濮水
- 陨石水
- 吕梁水
- 豪水
- 汳水匹万切
- 睢水
- 泗水
- 洙水
- 沂水
- 潍水
- 汶水
- 沭水
- 淄水
- 渑水
- 卷六十四地部二十九
- 河北诸水
- 淇水
- 黄花水
- 洹水
- 清水
- 滏水
- 漳水
- 易水
- 汾水
- 文水
- 浍水
- 晋水
- 妫水
- 沁水
- 鸯浆水
- 石臼河
- 滹沱
- 衡水
- 白沟水
- 屯氏河
- 鸣犊河
- 滭发水
- 穷鱼水
- 漏水
- 桑乾河
- 巨马河
- 五渠水
- 金河
- 卷六十五地部三十
- 关中诸水
- 戏水
- 漆水
- 湫水
- 鱼龙水
- 陇蜀诸水
- 廉水
- 孱山水
- 巴字水
- 绵江
- 粉水
- 泸水
- 弱水
- 黑水
- 大柳谷水
- 洮水
- 马池水
- 湟水
- 江南诸水
- 沮水
- 漳水
- 雷水
- 鄱阳源水
- 葛溪水
- 湓浦水
- 甘泉水
- 秦淮水
- 浙江
- 三江
- 縠江
- 若下水
- 霅水
- 紫溪
- 公山江水
- 不竭泉
- 临水
- 靳江
- 资水
- 枉水
- 沅水
- 沧浪水
- 湘水
- 汨水
- 五美水
- 漓水
- 修仁水
- 慈廉江
- 卷六十六地部三十一
- 湖
- 潭
- 卷六十七地部三十二
- 池溪壑
- 池
- 溪
- 壑
- 卷六十八地部三十三
- 冰
- 潮水
- 川
- 卷六十九地部三十四
- 涧
- 洲
- 湍
- 滩
- 卷七十地部三十五
- 渊
- 泉水
- 卷七十一地部三十六
- 瀵水
- 瀑布水
- 温泉
- 潢
- 津
- 渚
- 潏
- 沚
- 坻
- 湄
- 濆
- 涘
- 波
- 卷七十二地部三十七
- 薮
- 泽
- 陂
- 卷七十三地部三十八
- 桥
- 堰埭
- 卷七十四地部三十九
- 塘
- 堤
- 岛
- 屿
- 浒
- 岸
- 泥
- 砾
- 沙
- 卷七十五地部四十
- 沟
- 渎
- 渠
- 甽
- 浍
- 汎
- 湾
- 浦
- 卷七十六皇王部一
- 叙皇王上
- 卷七十七皇王部二
- 叙皇王下
- 卷七十八皇王部三
- 天皇
- 地皇
- 人皇
- 有巢氏
- 燧人氏
- 太昊庖牺氏
- 女娲氏
- 炎帝神农氏
- 卷七十九皇王部四
- 黄帝轩辕氏
- 少昊金天氏
- 颛顼高阳氏
- 卷八十皇王部五
- 帝喾高辛氏
- 帝挚
- 帝尧陶唐氏
- 卷八十一皇王部六
- 帝舜有虞氏
- 卷八十二皇王部七
- 夏帝禹
- 帝启
- 帝太康
- 帝仲康
- 帝相
- 有穷后羿
- 寒浞
- 帝少康
- 帝宁直吕反
- 帝槐
- 帝芒
- 帝泄
- 帝不降
- 帝局
- 帝廑音近
- 帝孔甲
- 帝皋
- 帝发
- 帝桀
- 卷八十三皇王部八
- 殷帝成汤
- 帝外丙
- 帝仲壬
- 帝太甲
- 帝沃丁
- 帝太庚
- 帝小甲
- 帝雍己
- 帝太戊
- 帝仲丁
- 帝外壬
- 帝河亶甲孔安国曰:相地在河北。
- 帝祖乙
- 帝祖辛
- 帝沃甲
- 帝祖丁
- 帝南庚
- 帝阳甲
- 帝盘庚
- 帝小辛
- 帝小乙
- 帝武丁
- 帝祖庚
- 帝祖甲
- 帝廪辛
- 帝庚丁
- 帝武乙
- 帝太丁
- 帝乙
- 帝纣
- 卷八十四皇王部九
- 周文王
- 武王
- 成王
- 卷八十五皇王部十
- 周康王
- 昭王
- 穆王
- 恭王
- 懿王
- 孝王
- 夷王
- 厉王
- 宣王
- 幽王
- 平王
- 桓王
- 庄王
- 僖王
- 惠王
- 襄王
- 顷王
- 匡王
- 定王
- 简王
- 灵王
- 景王
- 悼王
- 敬王
- 元王
- 贞定王
- 哀王
- 思王
- 考王
- 威烈王
- 安王
- 烈王
- 显王
- 慎靓王
- 赧王
- 卷八十六皇王部十一
- 秦
- 昭襄王
- 孝文王
- 庄襄王
- 始皇帝
- 二世皇帝
- 秦王子婴
- 楚义帝附
- 卷八十七皇王部十二
- 汉高祖皇帝
- 项籍附
- 孝惠皇帝
- 前少帝
- 后少帝
- 卷八十八皇王部十三
- 汉孝文皇帝
- 孝景皇帝
- 孝武皇帝
- 卷八十九皇王部十四
- 汉孝昭皇帝
- 废帝海昏侯
- 中宗孝宣皇帝
- 孝元皇帝
- 孝成皇帝
- 孝哀皇帝
- 孝平皇帝
- 少帝孺子
- 王莽
- 卷九十皇王部十五
- 后汉世祖光武皇帝
- 更始
- 卷九十一皇王部十六
- 后汉显宗孝明皇帝
- 肃宗孝章皇帝
- 穆宗孝和皇帝
- 孝殇皇帝
- 恭宗孝安皇帝
- 少帝北乡侯
- 卷九十二皇王部十七
- 后汉敬宗孝顺皇帝
- 孝冲皇帝
- 孝质皇帝
- 威宗孝桓皇帝
- 孝灵皇帝
- 废帝弘农王
- 孝献皇帝
- 卷九十三皇王部十八
- 魏太祖武皇帝
- 文皇帝
- 卷九十四皇王部十九
- 魏烈祖明皇帝
- 废帝齐王芳
- 废帝高贵乡公
- 陈留王
- 卷九十五皇王部二十
- 西晋宣帝
- 卷九十六皇王部二十一
- 西晋景帝
- 文皇帝
- 世祖武皇帝
- 卷九十七皇王部二十二
- 西晋惠皇帝
- 赵王伦附
- 卷九十八皇王部二十三
- 西晋怀皇帝
- 愍皇帝
- 东晋元皇帝
- 明皇帝
- 成皇帝
- 卷九十九皇王部二十四
- 东晋康皇帝
- 穆皇帝
- 哀皇帝
- 废帝海西公
- 简文皇帝
- 孝武皇帝
- 卷一百皇王部二十五
- 东晋安皇帝
- 桓玄
- 恭皇帝
- 卷一百一皇王部二十六
- 后魏诸帝
- 太祖道武皇帝
- 卷一百二皇王部二十七
- 后魏太宗明元皇帝
- 世祖太武皇帝
- 高宗文成皇帝
- 卷一百三皇王部二十八
- 后魏显宗献文皇帝
- 高祖孝文皇帝
- 世宗宣武皇帝
- 肃宗孝明皇帝
- 卷一百四皇王部二十九
- 后魏敬宗孝庄皇帝
- 节闵皇帝
- 后废帝安定王
- 孝武皇帝
- 文皇帝
- 废帝
- 恭皇帝
- 东魏孝静皇帝
- 卷一百五皇王部三十
- 后周太祖文皇帝
- 孝闵皇帝
- 明皇帝
- 武皇帝
- 宣皇帝
- 静皇帝
- 卷一百六皇王部三十一
- 隋高祖文皇帝
- 炀皇帝
- 卷一百七皇王部三十二
- 隋恭皇帝
- 李密附
- 王世充附
- 窦建德附
- 卷一百八皇王部三十三
- 唐高祖神尧皇帝
- 卷一百九皇王部三十四
- 唐太宗文皇帝
- 卷一百一十皇王部三十五
- 唐高宗天皇大帝
- 则天皇后
- 中宗孝和皇帝
- 睿宗玄贞皇帝
- 卷一百一十一皇王部三十六
- 唐玄宗明皇帝
- 安禄山附
- 卷一百一十二皇王部三十七
- 唐肃宗宣皇帝
- 史思明附
- 代宗孝武皇帝
- 卷一百一十三皇王部三十八
- 唐德宗孝文皇帝
- 朱泚附
- 顺宗安皇帝
- 卷一百一十四皇王部三十九
- 唐宪宗章武皇帝
- 穆宗文惠皇帝
- 敬宗昭愍皇帝
- 卷一百一十五皇王部四十
- 唐文宗昭献皇帝
- 武宗昭肃皇帝
- 宣宗献文皇帝
- 懿宗恭惠皇帝
- 卷一百一十六皇王部四十一
- 唐僖宗恭定皇帝
- 黄巢附
- 昭宗景文皇帝
- 哀帝
- 卷一百一十七偏霸部一
- 蜀刘备
- 刘禅
- 卷一百一十八偏霸部二
- 吴孙坚
- 孙策
- 孙权
- 孙亮
- 孙休
- 孙皓
- 卷一百十九偏霸部三
- 前赵刘元海
- 刘渊
- 刘聪
- 刘曜
- 卷一百二十偏霸部四
- 后赵石勒
- 石弘
- 石虎
- 石闵
- 卷一百二十一偏霸部五
- 前燕慕容廆五罪切
- 慕容皝音晃
- 慕容俊
- 慕容暐
- 前秦苻洪
- 苻健
- 苻生
- 卷一百二十二偏霸部六
- 前秦苻坚
- 苻丕
- 苻登
- 卷一百二十三偏霸部七
- 秦姚弋仲
- 姚襄
- 姚苌
- 姚兴
- 姚泓
- 蜀李特
- 李流
- 李雄
- 李期
- 李寿
- 李势
- 卷一百二十四偏霸部八
- 前凉张轨
- 张实
- 张茂
- 张骏
- 张重华
- 张祚
- 张弘靖
- 张天锡
- 西凉李暠古老切
- 李歆
- 北凉沮渠蒙逊
- 沮渠茂虔
- 卷一百二十五偏霸部九
- 后凉吕光
- 吕纂
- 吕隆
- 后燕慕容垂
- 慕容宝
- 慕容盛
- 慕容熙
- 慕容云
- 卷一百二十六偏霸部十
- 南凉秃发乌孤
- 秃发利鹿孤
- 秃发傉檀
- 南燕慕容德
- 慕容超
- 卷一百二十七偏霸部十一
- 西秦乞伏国仁
- 乞伏乾归
- 乞伏炽盘
- 乞伏慕末
- 北燕冯跋
- 冯文通
- 夏赫连勃勃
- 赫连昌
- 赫连定
- 卷一百二十八偏霸部十二
- 宋刘裕
- 刘义符
- 刘义隆
- 刘劭
- 刘骏
- 刘子业
- 刘彧
- 刘昱
- 刘准
- 卷一百二十九偏霸部十三
- 南齐萧道成
- 萧赜
- 萧昭业
- 萧昭文
- 萧鸾
- 萧宝卷
- 萧宝融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