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描绘我国当前数字生活的全景式图像。

内容简介

本书的数据来源是国民数字生活微观调查,覆盖丰富的个体层面信息,支持对数字生活更细致的刻画和分析;内容覆盖数字消费、数字金融活动、数字就业、数字社会参与等方面,对国民数字生活进行了多方位透视;编制了微观数字生活指数、宏观数字生活指数和数字生活总指数,综合反映了数字生活的发展水平与区域特点。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1章 绪 论
  • 1.1 数字时代国民的生活状况
  • 1.2 国民数字生活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全球的数字战略
  • 1.2.2 数字化对国民生活的影响
  • 1.2.3 数字生活的概念框架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框架
  • 第2章 中国国民数字生活指数的编制
  • 2.1 数字生活统计测度的相关研究
  • 2.1.1 数字经济视角下的数字生活测度
  • 2.1.2 数字生活作为研究变量的测度
  • 2.1.3 数字生活统计测度研究述评
  • 2.2 中国国民数字生活指数的定义
  • 2.2.1 数字生活指数的定义
  • 2.2.2 微观数字生活指数的定义
  • 2.2.3 宏观数字生活指数的定义
  • 2.3 中国国民数字生活指数的测度体系
  • 2.3.1 指数体系的构建原则
  • 2.3.2 指数体系的设计
  • 2.3.3 指数的计算与合成
  • 2.3.4 基础数据简介
  • 2.4 中国31省区市国民数字生活总指数测算分析
  • 2.4.1 总指数的基本情况分析
  • 2.4.2 总指数的分类分析
  • 2.5 中国31省区市国民数字生活要素指数分析
  • 2.5.1 微观数字生活要素指数分析
  • 2.5.2 宏观数字生活要素指数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2.6.1 数字生活总指数测算分析结论
  • 2.6.2 数字生活要素指数测算分析结论
  • 第3章 国民数字经济认知情况分析
  • 3.1 总体情况
  • 3.1.1 网络设备使用基本情况
  • 3.1.2 电子邮件使用基本情况
  • 3.1.3 网络借贷使用基本情况
  • 3.1.4 互联网理财产品拥有基本情况
  • 3.1.5 数字人民币使用基本情况
  • 3.2 分地区比较
  • 3.2.1 城乡差异
  • 3.2.2 不同自然地理区域差异
  • 3.2.3 不同城市等级差异
  • 3.3 本章小结
  • 3.3.1 网络设备使用基本情况
  • 3.3.2 电子邮件使用基本情况
  • 3.3.3 网络借贷使用基本情况
  • 3.3.4 互联网理财产品拥有基本情况
  • 3.3.5 数字人民币使用基本情况
  • 第4章 国民数字信息获取情况分析
  • 4.1 数字信息获取总体情况
  • 4.1.1 新兴载体大行其道——普及性与便捷性并重
  • 4.1.2 信源分布百家争鸣——个人与官方获取渠道多元化
  • 4.1.3 获取内容丰富多元——“人人都是发声者”
  • 4.1.4 信息可信度的提升与变化——多元化与权威性的平衡
  • 4.2 数字信息处理的特征差异
  • 4.2.1 信息处理的主客体趋同——传播与接收一体化
  • 4.2.2 信息处理的教育背景差异——方式内容兼而有之
  • 4.2.3 信息处理的年龄阶段差异——方式内容兼而有之
  • 4.3 数字信息获取的地区差异
  • 4.3.1 信息获取渠道与数字化水平相关
  • 4.3.2 信息多元化下的可信度与权威性差异明显
  • 4.3.3 信息发布与处理上的地域差异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国民数字消费情况分析
  • 5.1 总体情况
  • 5.1.1 数字支付手段频率分析
  • 5.1.2 数字支付手段重要程度分析
  • 5.1.3 居民互联网消费分析
  • 5.1.4 居民网上购物情况分析
  • 5.2 分地区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国民数字就业情况分析
  • 6.1 总体情况
  • 6.1.1 全职工作者的情况
  • 6.1.2 对经营有自主决定权的职业的情况
  • 6.1.3 兼职工作者的情况
  • 6.1.4 没有全职工作者的情况
  • 6.2 分地区比较
  • 6.2.1 全职工作者的情况
  • 6.2.2 兼职工作者的情况
  • 6.2.3 无全职工作者的情况
  • 6.3 本章小结
  • 6.3.1 就业整体情况
  • 6.3.2 数字就业的影响
  • 第7章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情况分析
  • 7.1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维度
  • 7.2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总体情况
  • 7.2.1 国民数字社会资源分析
  • 7.2.2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意愿分析
  • 7.2.3 国民数字社会工具使用分析
  • 7.2.4 小结
  • 7.3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情况的分地区比较
  • 7.3.1 城乡地区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情况
  • 7.3.2 不同区域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情况
  • 7.3.3 小结
  • 7.4 老年人数字社会参与情况
  • 7.4.1 老年人数字社会资源分析
  • 7.4.2 老年人数字社会工具使用情况分析
  • 7.4.3 老年人数字社会参与意愿分析
  • 7.4.4 小结
  • 7.5 本章小结
  • 7.5.1 研究结论
  • 7.5.2 政策建议
  • 第8章 国民数字生活的政策建议
  • 8.1 国民数字生活整体情况
  • 8.1.1 国民数字生活指数
  • 8.1.2 国民数字经济认知整体情况
  • 8.1.3 国民数字信息获取整体情况
  • 8.1.4 国民数字消费整体情况
  • 8.1.5 国民数字就业整体情况
  • 8.1.6 国民数字社会参与整体情况
  • 8.2 分地区国民数字生活差异分析
  • 8.3 研究总结
  • 8.4 政策建议
  • 8.4.1 推动区域数字建设协调发展
  • 8.4.2 实现数字红利均衡共享
  • 参考文献
  • 后 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