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牛津哲学词典》编著者写给初学者的哲学入门书。

内容简介

本书中,作者向我们介绍了自哲学诞生以来困扰许多思想家(如笛卡尔、休谟、康德和维特根斯坦等人)的哲学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自我、心灵、自由意志、上帝、命运、善良和正义等。通过简练的叙述、逻辑严密的论证,西蒙向读者揭示了思想家们在这些问题上的思考历程,并提出了他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本书自1999年在英国首次出版后,畅销多年。它不仅向读者展现了哲学知识和思考方法,也向读者描绘了哲学的本质及其魅力。

目录

  • 版权信息
  • 译者序
  • 前言
  • 导言
  • 我们要思考什么?
  • 反思的意义何在?
  • 第一章 知识
  • 遗失世界
  • 邪恶精灵
  • 我思,故我在
  • 动机,问题
  • 不可捉摸的“我”
  • 清楚明晰的观念
  • 标记论证
  • 笛卡尔循环
  • 基础与网
  • 局部怀疑论
  • 教训
  • 第二章 心灵
  • 机器中的幽灵
  • 僵尸与异形
  • 洛克、莱布尼茨以及上帝的善良意愿
  • 分析
  • 一个科学模型
  • 倒转的色谱:私人语言
  • 思想
  • 第三章 自由意志
  • 命运的枷锁
  • 无花果树与瀑布
  • 振作精神
  • 傀儡与火星人
  • 癖好与甜点
  • 将人对象化
  • 命运、神谕与死亡
  • 灵活性与尊严
  • 第四章 自我
  • 不朽的灵魂?
  • 橡树与船
  • 灵魂与弹性球
  • 勇敢的军官
  • 自我作为束丛
  • 自我作为一种组织原则
  • 想象的错觉
  • 组装灵魂
  • 第五章 上帝
  • 信念和其他东西
  • 安瑟尔谟的论证:梦中人与火鸡
  • 大象与乌龟
  • 聪明的设计师
  • 恶的问题
  • 奇迹与见证
  • 无限的虚无
  • 情感与信仰的意志
  • 第六章 推理
  • 一点儿逻辑
  • 真值表
  • 无所畏惧
  • 语言与逻辑
  • 似然推理
  • 赢得金竖琴的彩票
  • 偶然发生的事情
  • 解释与范式
  • 第七章 世界
  • 颜色、气味、声音、感觉以及味道
  • 合理的坚实感
  • 贝克莱的问题
  • 力、场与事物
  • 约束物和规律
  • 康德的革命
  • 观看者之眼
  • 规则,共相
  • 第八章 行动
  • 真实的关切
  • 内部的声音
  • 真与善
  • 健康的消极感受
  • 实践推理
  • 连贯性、客观性与想象
  • 相对主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如何思考?确实值得思考

    作者布莱克本的《我们如何思考》,开篇就见他掰扯那些困扰人类几千年的问题:“我是谁?”“自由意志是幻觉吗?”“上帝存在吗?” 他从笛卡尔的 “我思故我在” 说起,一路串起休谟的怀疑、康德的革命、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甚至调侃《黑客帝国》里的虚拟世界 —— 如果感官全是骗局,你怎么证明自己不是个 NPC?书里没有故作高深的术语,反而满是接地气的例子。比如讨论 “自我” 时,他抛出一个场景:镜子前的苹果在镜中是否存在?答案看似简单,却逼着人思考 “观察者视角” 如何塑造认知。再比如用情侣吵架的例子,解释 “欲望” 和 “关切” 的区别 —— 你以为对方 “想离开” 其实是 “不得不离开”,这种误解简直是人类沟通的日常缩影。作者最狠的一招,是揭穿哲学的 “实用性”。他说,哲学不是教你正确答案,而是训练你拆解问题的能力。就像学钢琴,光懂乐谱不够,得反复练习指法。书中每一章都是 “思维健身房”:从怀疑论到逻辑推理,从自由意志到伦理困境,你被迫直面自己的思维漏洞。比如讨论 “知识” 时,他带读者重走笛卡尔的老路:先怀疑一切,连 “眼前有张桌子” 都不放过,再一步步用 “我思” 重建认知体系。但紧接着,他又戳破这种理性主义的傲慢 —— 如果过分依赖主观能动性,可能忽略物质世界的客观性。这种 “左右互搏” 式的论述,让人既兴奋又头大,像在玩一场高段位的脑力游戏。

      转发
      1

    出版方

    博集天卷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策划出版了许多在社会上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产品,拥有毕淑敏、蔡康永、大冰、郭敬明、高晓松、黄永玉、素黑、桐华、俞敏洪、袁腾飞、张嘉佳、张德芬、张小娴(排名不分先后)等作者以及彼得·巴菲特、马克·李维、威尔·鲍温和《秘密》作者朗达·拜恩等最优秀的作者团队,引领了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潮流。中南博集天卷目前在一般竞争领域图书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