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6千字
字数
2022-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激励约束与相关金融风险防范。
内容简介
金融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是通过有效的激励约束安排,降低交易成本,帮助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主体绿色低碳发展的主动性、有效性。
本书以构建合理的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为主线,重点研究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强化碳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第二,推动形成合理碳价,第三,开展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第四,加强财政金融政策引导激励。
此外,本书还提出应高度重视气候相关风险防范,并结合国际经验,提出有关我国气侯风险宏观压力测试的初步设想。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书系
- 导言
- 一、绿色低碳发展、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
- 二、绿色低碳发展是我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机遇
- 三、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需要合理的激励约束机制
- 四、高度重视气候相关风险防范
- 第一章 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碳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
- 第一节 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标准
- 一、绿色金融标准建设最新进展
- 二、转型金融的界定与实践
- 三、绿色金融标准与转型金融标准的联系与区别
- 四、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标准制定的经验
- 第二节 碳核算
- 一、碳核算国际标准与指南
- 二、企业和金融机构碳核算方法
- 三、我国碳排放统计核算实践
- 第三节 环境信息披露
- 一、环境信息披露的国际经验
- 二、我国环境信息披露的实践
- 三、政策建议
- 第二章 通过合理碳价促进经济绿色低碳发展[1]
- 第一节 碳市场和碳税:两种成熟的碳定价工具
- 一、碳市场与碳税对比
- 二、国际碳定价最新动态
- 第二节 碳市场
- 一、国际碳市场发展经验
- 二、我国碳市场实践
- 三、完善全国碳市场、推动形成合理碳价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碳税
- 一、碳税征收的国际经验
- 二、我国开征碳税的可行性研究
- 三、我国适时开征碳税的初步设想
- 第三章 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 第一节 我国绿色金融评价实践
- 一、我国绿色金融评价框架演变
- 二、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金融评价
- 三、原银保监会委托开展的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
- 第二节 建立金融机构绿色金融综合评价机制的初步尝试
- 一、开展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的主要思路
- 二、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的初步实践
- 三、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综合评价的设想
- 第四章 财政金融政策激励及其相互协调配合[1]
- 第一节 财政政策引导与激励
- 一、欧美绿色财政政策相关经验
- 二、政府公共投资领域绿色发展的实践
- 三、政府补贴激励绿色发展的实践
- 四、政府采购激励绿色发展的实践
- 第二节 金融政策激励
- 一、气候变化及其政策应对的宏观经济影响
- 二、各国中央银行支持绿色低碳转型的主要经验
- 三、中国人民银行支持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实践
- 四、当前中央银行支持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与重点
- 五、政策建议
- 第三节 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 一、合理划分财政金融政策的重点领域
- 二、财政金融政策协调配合
- 三、研究发行我国绿色政府债券
- 第五章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防范
- 第一节 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研究进展
- 一、气候风险及其影响渠道
- 二、关于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纳入中央银行监管框架的争论
- 三、中国气候相关金融风险研究
- 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框架和相关模型研究综述
- 第二节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国际实践
- 一、各经济体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对比分析
- 二、气候风险压力测试面临的主要困难
- 第三节 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的中国实践
- 一、气候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的初步探索
- 二、气候风险宏观情景压力测试初步探索
- 附件1 主要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选择的气候情景
- 附件2 宏观经济模型与产业模型
- 一、宏观经济模型
- 二、碳排放模块和能源部门方程
- 三、产业模块
- 附件3 气候风险金融传导机制
- 一、技术思路
- 二、行业转型风险影响分析
- 三、企业信用风险评估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浙江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12月,注册资金2000万元,是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内开展数字出版的专门机构。公司作为集团内从事数字出版的专业机构,统一收集、规范管理集团所属各出版单位的数字内容资源和版权资源,依托集团传统纸质出版优势,集中开展网络教育资源服务、应用数据库开发、电信增值业务、数字电视、动漫等新媒体的商业化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