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研究李翱的哲学思想及其在政治、经济、文史、军事等诸方面的影响。

内容简介

李翱哲学影响儒家思想发展的全局,是汉唐儒学向宋明理学过渡的津梁,其不仅关涉心性结构的创新,还深刻影响到儒家新思维方式的形成。

本书以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为核心,阐述了李翱哲学在儒家人性论转折中的分水岭作用,分析了其对宋代“心统性情”说和性二元论的重要影响;从法象思维、体用论、理一分殊发展的视角,探讨中国古代性与情之间双重关系的发展历程,并从现代哲学角度反思儒家人性论传统形态,尝试贯通当代儒家心性论的建构路径,对儒家思想的现代化提供有益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李翱的生平及其思想发生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李翱的生平
  • 第二节 唐宋变革视角下的唐末政治及其对李翱哲学思想的影响
  • 第三节 唐末经济状况及其对李翱哲学思想的影响
  • 第二章 李翱哲学的天道观
  • 第一节 中国古代早期儒家的天道观
  • 第二节 李翱思想中“道”的含义
  • 第三节 李翱关于士大夫如何行道的思想
  • 第四节 李翱哲学中“道”在思想史上的意义
  • 第三章 唐以前中国古代人性论的分类与研究
  • 第一节 本性论:具有经验实证特点的人性品级论
  • 第二节 生性论:受“生之谓性”思想影响的人性论
  • 第三节 自性论:具有突出自性特点的道家、新道家人性论
  • 第四节 天性论:受“仁、义、礼、智、圣”五行思想影响的人性论系列
  • 第五节 佛性论:受佛教本体论影响的超越人性论
  • 第四章 李翱的人性论
  • 第一节 性情与善恶关系的思维结构
  • 第二节 唐以前中国思想史中的性情关系学说
  • 第三节 李翱人性论之性与情的体用关系
  • 第四节 李翱人性论之性与情的相生关系
  • 第五章 李翱复性论与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
  • 第一节 李翱复性论与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精神转向
  • 第二节 复性方法对中国传统儒家修养方法的影响
  • 第三节 李翱哲学思想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改变
  • 第四节 李翱哲学对宋代性二元论的影响
  • 第五节 李翱哲学对“心统性情”说及心性未发已发学说的影响
  • 第六节 李翱思想的矛盾及其解决
  • 第六章 李翱哲学思想的现实维度
  • 第一节 李翱复性思想对其举荐人才思想的影响
  • 第二节 李翱复性思想在其礼制思想上的表现
  • 第三节 李翱道论和复性思想在其文史思想上的表现
  • 第四节 李翱复性思想与其排佛思想
  • 第五节 李翱《杂说二首》质疑及其晚年避世修道思想初探
  • 第七章 中国古代人性论精神转向的意义反思与当代儒家心性理论建构
  • 第一节 真理、道与儒家思想的现代化
  • 第二节 笛卡尔的身心二元论和赖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 第三节 身体与心灵的同一论思想
  • 第四节 身心关系的功能主义理论
  • 第五节 中国古代心性论的思维方式
  • 第六节 客观物质世界、心灵和人工智能
  • 第七节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现代转化与当代建构
  • 附录 《复性书》义疏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