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讨苏轼诗文成就及宋代学术思想影响。

内容简介

苏轼是宋代综合型人才的杰出代表,其集道德、文章、政事、艺术于一身,成就卓著,举世共仰,宋神宗誉之为“天下奇才”,宋孝宗赞之为“文章之宗”。(见《宋史·苏轼传》)然苏轼其人、其学、其诗、其文、其词,也曾受到宋人的尖锐批评。本书主要围绕苏轼对宋代平淡诗美观的确立及李清照、朱熹、严羽、刘克庄、元好问等人对苏轼的批评与接受而展开,深入探讨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重要的学术问题,涉及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作家论、创作论、文体论、风格论、接受论等,也涉及宋代学术思想的一些争议问题。从中不但见出苏轼对宋代文学与宋代学术的贡献及影响,亦不难见出宋代学术思想的开放与活跃,及宋代学人与学术的精神崇尚。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前言
  • 目录
  • 第一章 梅、欧与苏轼
  • 第一节 梅尧臣首倡“平淡”诗美
  • 第二节 欧阳修推扬“平淡”诗美
  • 第三节 苏轼推崇“平淡”诗美
  • 第二章 李清照与苏轼
  • 第一节 李清照对苏轼诸公词的批评
  • 第二节 李清照与苏门文人集团
  • 第三节 关于《词论》的写作时间
  • 第三章 朱熹与苏轼
  • 第一节 朱熹对苏轼的批评与接受
  • 第二节 朱熹与苏轼出处态度之比较
  • 第三节 朱熹尚雄健与苏轼略同
  • 第四章 严羽与苏轼
  • 第一节 严羽对苏轼的接受态度
  • 第二节 严羽与苏轼文艺思想的融通
  • 第三节 严羽对苏轼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 第五章 刘克庄与苏轼
  • 第一节 刘克庄与苏轼之仕履比较
  • 第二节 刘克庄对苏诗与宋诗的批评
  • 第三节 刘克庄对苏轼诗学的接受
  • 第六章 元好问与苏、黄
  • 第一节 元好问对苏、黄诗的批评
  • 第二节 元好问对苏、黄诗学的接受
  • 第七章 宋人文论二题
  • 第一节 宋人的“常”“变”论
  • 第二节 宋人的“自得说”
  • 附录一 苏轼的《前赤壁赋》与阮籍的《达庄论》
  • 附录二 朱熹父子与苏轼的《昆阳城赋》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