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6千字
字数
2016-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法院信息化助力司法公开,提升审判质效,推动2.0版迈向3.0版。
内容简介
信息化已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特征。作为中国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法院信息化围绕突飞猛进。各级各地法院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战略部署,按照“大数据、大格局、大服务”理念,以服务人民群众、服务审判执行、服务司法管理为主线,不断推进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在推动司法公开、深化司法为民、提升审判质效、规范司法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做法、经验值得全面总结,面临的问题需要深入剖析梳理,给予全面客观科学的评价。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受最高人民法院委托,对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特别是信息化建设在规范司法权运行、提升司法公信力、重塑司法权威方面的工作进行了第三方评估,以展示人民法院信息化的成就,探讨人民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本书正是该评估成果的集中体现。在扼要回顾人民法院信息化的历程,分析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的基础上,本书全面总结了人民法院信息化在服务民众、司法公开、网络建设、审判质效、司法执行、司法改革、大数据应用等方面的成效,提出法院信息化应当在观念认识、顶层设计、业务融合、提升能力、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进路径与关键举措,推动中国法院信息化从2.0版向3.0版迈进。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目录
- 导论
- 一 样本:山东实践与做法
- (一)重视顶层设计
- (二)加强基础建设
- (三)服务诉讼活动
- (四)注重数据管理
- (五)开展智慧创新
- 小结
- 二 前提:培养互联网思维
- (一)信息化对人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 (二)信息化对人的观念造成剧烈冲击
- (三)山东法院培育互联网思维的路径
- 小结
- 三 关键:业务与技术融合
- (一)突出应用性
- (二)提升智能性
- (三)注重日常性
- 小结
- 四 重心:让服务真正落地
- (一)便利当事人权利行使
- (二)做好审判智能化帮手
- (三)助力破解“执行难”
- (四)追求司法管理精细化
- 小结
- 五 方向:打造智慧型法院
- (一)智慧型法院的标准
- (二)以公众需求为导向
- (三)以业务应用为本位
- (四)以数据治理为目标
- (五)以保障机制为支撑
- 小结
- 结语
- 附件 山东法院信息化建设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