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68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全面阐述民法典商事法规,探讨实现民商合一的立法路径与各分编商事立法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全面阐述民法典中商事法律规范,寄望在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真正实现民商合一。基于《民法总则》的“公因式因素”,就此需要民法典各分编以及单行法如何作出延续总则的商法规范的独特性安排。在总则编中,本书首先指出《民法总则》通过创新性纳入独特性商事规范创立了民商合一的立法新模式,理论和实践上民法典各分编都具有延续的必要性。另一方面,民法典各分编的立法必然是基于既有的民事立法,包括《物权法》、《合同法》、《婚姻法》、《继承法》、《侵权责任法》等等。其次,本书遵循该思路在民法典各分编中展开进一步的探讨。具体包括民商合一的《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商事规范的立法路径、分为民商合一视角下人格权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婚姻家庭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合同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物权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继承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侵权责任法编商事立法研究、民商合一视角下民法典与单行法商事立法统筹研究。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成果文库》和《中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博士论文精品丛书》出版说明
- 目录
- 绪论
- 一 问题及界定
- 二 研究前提与路径
- 三 研究方法
- 四 研究创新
- 第一章 民商合一的《民法总则》与民法典各分编的商事立法路径
- 第一节 中国民法典实现民商合一立法模式面临的难题与突破
- 第二节 《民法总则》创立民商合一立法新模式的基本内容
- 第三节 民法典各分编需要延续《民法总则》所创立民商合一立法新模式
- 第四节 民法典各分编中践行民商合一立法新模式的基本路径
- 第二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人格权编商事立法具化研究
- 第一节 潘德克吞体系下的《民法总则》决定人格权独立成编的必然性
- 第二节 传统潘德克吞体系下民法典人格权编缺乏独特性的商事人格权
- 第三节 民商合一视角下民法典人格权编商事人格权的独特性质
- 第四节 民法典人格权编商事人格权具体类型的立法设计
- 第三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婚姻家庭编商事立法弱化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民法体系中的婚姻家庭法过度的商事化
- 第二节 民商合一视野下婚姻家庭身份法的定位与身份伦理的定性
- 第三节 民商合一的婚姻家庭身份法亟须系统性地去除商事规范
- 第四节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基本制度的伦理性构建
- 第四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合同编商事立法区分研究
- 第一节 法典化的《合同法》缺乏民商合一的立法条件
- 第二节 民商合一的立法体例要求合同法典回归为民法典合同编
- 第三节 构建民商合一的民法典合同编体系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民法典合同编中商事交易规范的立法设计
- 第五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物权编商事立法配置研究
- 第一节 现行《物权法》缺乏民商合一的基本理念
- 第二节 民法典物权编所有权实现民商合一的立法路径
- 第三节 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实现民商合一的立法路径
- 第四节 民法典物权编担保物权实现民商合一的立法路径
- 第六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继承编商事立法概括研究
- 第一节 继承权的基本属性与定位
- 第二节 现行《继承法》的基本特点与规范不足
- 第三节 民法典继承编的商事继承制度
- 第四节 民商合一的民法典继承编的基本立法路径
- 第七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侵权责任编商事立法转型研究
- 第一节 传统民法体系中《侵权责任法》的实然定位
- 第二节 民商合一视角下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应然定位
- 第三节 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商事化塑造的基本路径
- 第四节 民商合一视角下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的体系效应
- 第八章 民商合一视角下民法典与单行法商事立法统筹研究
- 第一节 民事单行法在民法典中的地位及争论
- 第二节 民商合一的民事单行法的商事化构建
- 第三节 知识产权独立成编:达成民商合一立法的“交涉”共识
- 第四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入典:实现商事独特性的体系安排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