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92千字
字数
2024-12-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上海师范大学政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刊物,本册是第二十辑。
内容简介
本辑在紧扣田野调查这一办刊主题基础上,尝试探索综合性跨领域的组稿方式,体现多角度多维度考察国内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样态,并提炼出社会治理的共同旨趣。
在国内方面,一是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催生出空间效应、社会效应与文化效应等社会治理的显著变化;
二是基层民众在公共事件中焕发出志愿服务的内在热情,在政府引领“超级网格”的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是“干部下乡帮扶贫困村民贫困乡村实现“跨常规化治理”模式的成功经验等。在国际方面,围绕我国援建国外高铁工程施工过程中有效化解文化交融难题,成功实现地方文化在跨境通道空间中的有效表达,促进了跨文化治理的效果。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卷首语
- 学科开放与学术共享
- 村庄特色产业发展的空间效应、社会效应与文化效应
- 一、走进西北高原D村
- 二、D村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 三、D村延展的示范区空间效应
- 四、村庄内外关系调适的社会效应
- 五、“乐业”文化效应的价值重塑
- 结语
- “超级网格”视域下的居民志愿行动策略
- 一、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二、M市Q区的社区治理结构
- 三、居民临时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
- 四、志愿者行动“超级网格”社会治理
- 结语
- 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振兴的“跨常规化治理”模式
- 一、村庄、驻村干部与乡村治理
- 二、国家权力人格化代表在乡村中的现实困境
- 三、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类型划分
- 四、驻村干部参与乡村治理的行动逻辑
- 五、驻村干部体制中的“跨常规化治理”
- 地方文化在跨境通道空间中的表达
- 一、世界体系意识下的地方空间
- 二、道路空间与地方文化
- 三、双重空间:地方“神山”与车站“取料场”
- 四、书面表达:“神山”是“自然保护区”
- 五、主位视角与内部性视角:地方文化何以影响铁道工程
- 六、友谊的视角:空间的“钥匙”这般磨成
- 七、结论与讨论
- Foreword
- Discipline Openness and Academic Sharing
- Summary(In English)
- The Spatial,Social and Cultural Impacts of Developing Village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 Residen Volunter Action Strategy under the “Super Grid” Vision
- The “Cross-routine Governance” Model of Village Cadres’ Participation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 Expression of Local Cultures in Cross-border Corridor Spaces
- 《政治人类学评论》征稿与写作体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