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永州旧事》:淳朴口语,民国雅韵,当代散文精品。

内容简介

《永州旧事》是李茵老人晚年的作品。她把汉语和永州口语、方言、俗语完美结合,揉进《永州旧事》,以老人讲故事的口吻,缓缓回忆,娓娓道来,文章淳朴无华,却有独特的沧桑魅力,颇有民国大家风范,堪为当代散文精品。

目录

  • 版权信息
  • 新版序
  • 上篇 永州旧事
  • 古城与老河
  • 太平门和小西门
  • 大西门
  • 潇湘门
  • 北门
  • 南门
  • 东门
  • 城墙内的荒野
  • 永州的马路
  • 永州的水路
  • 这条潇江
  • 永州的八庙及其他
  • 柳子庙
  • 黄溪庙
  • 火神庙与唐公庙
  • 关帝庙
  • 潇湘庙
  • 黑神庙
  • 百善堂
  • 育婴堂
  • 普爱医院
  • 永州的妇女
  • 永州的少数民族
  • 永州的穷
  • 永州琐记
  • 永州过年
  • 端午节
  • 盂兰节
  • 娘娘婆
  • 永州的豆腐
  • 大旱之年
  • 杀人的号声
  • 北方来的难民
  • 祁阳会馆
  • “喊风”
  • 票子“喊风”
  • 徐家井和卖凉粉的女人
  • 唐生智
  • 李达
  • 亲戚们
  • 外婆外公
  • 三姨娘
  • 团子姨娘
  • 皆皆舅娘
  • 表姐二花香
  • 玉表兄
  • 二伯一家
  • 三伯
  • 街坊们
  • 唐书安客栈
  • 米贵
  • 雷巧玉
  • 皮老娘
  • 赵老娘
  • 赵跛婆
  • 王麻子和糖铺
  • 豆腐西施妹崽婆
  • 清朝把总左老爷
  • 蔡老板
  • 罗寡妇与陈汉美
  • 蒋绍德
  • 蒋瞎子
  • 李琼
  • 刘小姣
  • 周老倌子
  • 吕四老爷和他的儿孙们
  • 下篇 自传
  • 建明自传
  • 童年
  • 结婚
  • 抗日
  • 流浪
  • 寻找
  • 虎口
  • 上海
  • 追求
  • 投奔
  • 我的父母
  • “才子”
  • 父母的婚事
  • 做米生意
  • 母亲生了十一个孩子
  • 怕鬼
  • 奶奶
  • 吸鸦片
  • 戒鸦片
  • 卖女
  • 砍妻
  • 放火
  • 唐家有了接香火的了
  • 逃难
  • 回到潇湘门
  • 团圆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家乡往事,忆苦思甜

    本书封面突出介绍作者李茵(李建明)是著名哲学教授邓晓芒和作家残雪的母亲,李茵老人(1923 年生人)出生在湖南省永州,她母亲生于殷实人家,但嫁个穷人家,奶奶过世后,父亲因腿伤染上鸦片瘾,败光了家,母亲生了 11 个孩子,只存活作者一个,到日本侵略的兵荒马乱时期,背井离乡,到上海给做女佣,误打误撞参加了革命,老人解放后夫妻双双被打成了右派,按道理说应该是苦大仇深,可对比解放前的日子,就会理解老人们会对自己的遭遇感到委屈,但对道路和组织是有坚定的信心,在穷人教育翻身,妇女解放,“黄赌毒” 和阶级平等方面,只有 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完成。老人离休后 82 岁开始写家乡往事和自传,老人虽然只是上过几年的扫盲班,文字朴实,乐观,结构精巧,文章不是平铺直叙,错落有致,可见写文章还是要有天赋的,女儿残雪没有上大学,也成为著名作家,本书出版后,老人又快乐的生活了十年,93 岁离世。看老人一生的遭遇,真是感叹世道轮回,人生有因果,因果报应二世轮回,老人和父辈受的苦,为后辈积攒福荫,最近五一放假,我在青岛海边,看到游人如织,明媚的阳光下,男女老少在欢快的度假,一派祥和,而同时加沙在被轰炸,美国的大学校园示威抗议,想想中国百年来先辈受的苦难和牺牲,真的要惜福,感恩。

      1
      3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听奶奶讲那过去的故事

      其实有些恐怖:一个小孩子,能把整条街上各家人的家务事都打听得一清二楚,包括不为人知的人家两个人间的私人话语,甚至是某个人做某事的个人想法。。。这种完全没有个人边界的生活,是部落社会哦😲真庆幸生活在现代 — 话又说回去,也许生在那个匮乏时代,为了活下去,人必须要与他人抱团取暖,也就容不下个人主义的存在,每个人必须和周围的人分享一切,包括个人隐私。在没有娱乐的年代,他人的隐私就具备最大的传播娱乐价值。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作华文

      作家出版社是中国作家协会所属国家级大型文学出版社,现设有八个图书编辑室和《作家文摘》报社。自1953年建社以来,广泛团结中外作家,致力于荟萃当代文学佳作,扶植文坛新人,促进海内外文学交流,出版了大量的优秀文学图书,其中有部分作品先后被介绍到海外,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为了加强海内外的文学交流,与国际出版业接轨,作家出版社曾推出不少引进版图书,深受广大作家和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