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治愈过度的羞耻感,发现足够优秀的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

内容简介

本书帮助你认识羞耻感是什么,教会你区分健康的羞耻感和过度的羞耻感,告诉你羞耻感的多个来源,带你学习一些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并通过练习帮助你最终治愈过度的羞耻感。
  
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
(1)充分认识我们的羞耻感;
(2)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
(3)将一定程度的羞耻心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加以接受;
(4)挑战羞耻感,并用自我价值感替代羞耻感。
  
一旦治愈了过度的羞耻感,你就能够比从前更加自由地活下去,带着自尊、体面、荣誉和切合实际的自豪感更好地活下去。

目录

  • 版权信息
  • 献词
  • 致谢
  • 引言 羞耻的定义
  • 羞耻和内疚
  • 编者说明
  • 第一部分 了解羞耻感
  • 第1章 羞耻:整个自我的失败
  • 小结
  • 练习
  • 第2章 好的羞耻感
  • 羞耻感可以激发个人改变
  • 令人羞耻的模式可以被纠正
  • 好的羞耻感作为生活的指南
  • 好的羞耻感与幽默感如影随形
  • 小结
  • 练习
  • 第3章 过度的羞耻:以羞耻为中心的人
  • 粉碎这种你必须生活在持久的羞耻感中的错误观念
  • 否认
  • 回避
  • 暴怒
  • 完美主义
  • 傲慢
  • 出风头
  • 羞耻感和害怕被抛弃
  • “你想让我变成什么人,我就变成什么人”
  • 自我忽视、自我虐待和自我破坏
  • 羞辱他人的渴望
  • 欲罢不能的/深深上瘾的行为
  • 性羞耻
  • 小结
  • 练习
  • 第4章 缺乏羞耻感
  • 小结
  • 练习
  • 第二部分 羞耻感的众多来源
  • 第5章 羞耻感的根源
  • 小结
  • 练习
  • 第6章 在羞耻中长大:羞耻感及家庭起源
  • 你不好
  • 你不够好
  • 你不属于这里
  • 你不值得爱
  • 你不应当存在
  • 小结
  • 练习
  • 第7章 当前令人羞耻的个人关系
  • 以羞耻为中心的个人关系的共同特点
  • 小结
  • 练习
  • 第8章 文化中的羞耻
  • 工作场所
  • 教堂
  • 小结
  • 练习
  • 第9章 我们怎样羞辱自己
  • 小结
  • 练习
  • 第三部分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
  • 第10章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理解阶段
  • 理解阶段(将在本章中讨论)
  • 行动阶段(将在下一章中讨论)
  • 做到耐心——羞耻感的治愈过程缓慢
  • 充分认识你的羞耻感
  • 注意你对羞耻感的防御
  • 研究羞耻感的五种来源
  • 将羞耻感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加以接受
  • 小结
  • 练习
  • 第11章 治愈羞耻感的创伤:行动阶段
  • 获得帮助——你不必一个人来做这件事
  • 挑战羞耻感
  • 根据人性、谦逊、自主和能力的原则确定积极的目标
  • 采取心理的和实际的行动来朝着那些目标前进
  • 经常审视你的进展
  • 小结
  • 练习
  • 第12章 治愈来自原生家庭的羞耻感
  • 审视过去与被困在过去之间是有差别的,要了解这种差别
  • 确定你从自己家庭中接收的关于你的缺陷的最重要信号
  • 允许自己为上述信号造成的伤害而感到悲伤
  • 用体现自我价值的新信号来挑战关于你的缺陷的旧信号
  • 改变你的行为,使之与这些更加健康的新信号相一致
  • 归还“借来的羞耻感”
  • 想着原谅羞辱过你的家人,以便你从羞耻感中解脱出来
  • 小结
  • 练习
  • 第13章 治愈当前的个人关系中的羞耻感
  • 首先清醒地知道你在自己的重要个人关系中怎样羞辱对方
  • 注意观察你通过羞辱他人获得了什么
  • 注意观察你的羞辱行为对你自己和他人造成了什么样的伤害
  • 将你的羞辱行为与你自身的羞耻感和自我憎恨的问题联系起来
  • 下定决心不再羞辱他人,不论他们如何对你
  • 用尊重他人的行为来替代羞辱他人的行为
  • 注意观察一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人怎样羞辱你,以及这种伤害如何造成
  • 面对和挑战这种直接针对你的羞辱行为
  • 考虑摆脱依然以羞耻为中心的个人关系
  • 致力于培育不以羞耻为中心的关系
  • 小结
  • 练习
  • 第14章 治愈自我羞辱的创伤
  • 注意那些似乎自动冒出的谴责的信号
  • 挑战这些想法并用肯定的想法替代它们
  • 尊重你自己
  • 庆祝你的存在
  • 为你自己的人生提出积极的心理形象
  • 重塑或提升你的精神生活,为你的存在寻找积极的意义
  • 小结
  • 练习
  • 第15章 帮助缺乏羞耻感的人
  • 接受谦逊的原则,也就是说,认识到你不比其他人更好或更差
  • 提升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
  • 练习隐私和谦虚,以抵消无礼
  • 练习把握分寸和尊重地对待他人
  • 小结
  • 练习
  • 后记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3.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认识羞耻感与改善羞耻感

    这本书着重描写了原生家庭怎样助推了羞耻感的形成,以便认识什么是羞耻感和缓和过度羞耻感。羞耻感产生于自我价值感丢失、害怕被抛弃。正常人都会有羞耻感,也有一小部分人缺乏羞耻感。区分什么是正常的羞耻感、过度的羞耻感、缺乏羞耻感。      为了逃离羞耻感所带来的痛苦,一般有几种采取方式:回避、完美主义、暴怒,否认,傲慢,出风头。坦诚的面对羞耻感的产生,了解羞耻感带来的痛苦。自我羞辱,羞辱他人,被他人羞辱,只会让羞耻感愈加深厚。      确定自己的目标,是改善羞耻感的方法:人性,谦逊,自主,能力。你并不是十恶不赦的大坏蛋,十恶不赦的人,没有羞耻感。你与过去已经不同了,审视自己过去的差别。我们不比任何人差,也不比任何人好。      书里有两段话,让我有感悟:谦虚的人不会吸引他人,过多的关注自己或个人的事务,似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尊严,不需要吹嘘自己也不想要,或者需要别人更多关注他。        厌倦了自己否定自己。有一天,他突然带着一种简单的想法醒悟了过来:今天能够活着,真好。他准许自己庆祝自己的人生。从那一刻起,他可以接受他自己,并且欣赏他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觉得这是个奇迹。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羞耻感的意义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840 本)#2025 年读书主题(一)自我提升 -《羞耻感》(17)大家好!2025 年的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六年,我们即将揭开 12 个领域、52 个主题的 365 本书籍,日拱一卒,功不唐捐,用一年时间搭建知识体系大厦。今天我们从自我提升的领域开始,选择的情绪管理主题书籍进行刷书,第三本是《羞耻感》,治愈过度的羞耻感,发现足够优秀的自己,活出生命的意义。本书帮助你认识羞耻感是什么,教会你区分健康的羞耻感和过度的羞耻感,告诉你羞耻感的多个来源,带你学习一些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并通过练习帮助你最终治愈过度的羞耻感。治愈羞耻感的指导原则:(1) 充分认识我们的羞耻感;(2) 注意我们对羞耻感的防御;(3) 将一定程度的羞耻心作为人类状况的一部分加以接受;(4) 挑战羞耻感,并用自我价值感替代羞耻感。2、精选原文:①什么是羞耻什么是羞耻?它不只是一种感觉。它综合了一系列的生理反应(比如低头看着地面或者脸红)、可预测的行为(比如对别人隐瞒或者退避)、不舒服的想法(比如 “我的人生就是一场失败”)以及精神绝望等。我们对羞耻的定义是:它是一种令人痛苦的信念,感到羞耻的人相信,自己身为人类,存在着一些根本的缺陷。首先,羞耻涉及某个人做人的失败,而内疚则指向做事的失败。感到羞耻的人认为自己基本上在做人的某些方面出了问题;感到内疚的人觉得自己做错了某件事情,必须纠正。羞耻与内疚之间的差别在于,深感羞耻的人害怕被抛弃,而心生内疚的人担心受惩罚。前者害怕被抛弃,是因为他觉得自己有太多缺点,不会受到别人的爱或珍视。②羞耻的形成我们会觉得自己的脸上开始发烫。出于某些原因,我们无法逼着自己看向前方,因为我们的脑袋会不由自主地低垂下来,于是,眼睛则会随之望向地面。也许我们感到胸口堵得慌。此刻,我们感到自己的心跳已经不受身体的控制了。有些人可能觉得内心一片空洞。随着我们被敏锐的自我意识所控制,我们的思绪在翻滚,于是感到时间仿佛凝固了。我们几乎说不出话来。我们倍感羞耻。以下这些是倍感羞耻的人通常告诉自己的一些想法:・我有缺点(有瑕疵、很蹩脚、是个错误、出了纰漏)。・我很脏(不干净、很丑陋、不整洁、不纯洁、有污秽、令人恶心)。・我不胜任(不够好、不称职、不聪明、毫无用处)。・我没人要(不被人爱、不被人欣赏、不受人珍惜)。・我活该被抛弃(被遗忘、不被人爱、被留下)。・我软弱(渺小、无能、孱弱、无力)。羞耻感涉及整体做人的失败。倍感羞耻的人相信他不应当存活在这个世上。这并不是说他做错了什么事情(那是一种内疚感)。感到羞耻的人相信,他本来就是个错误。他就是耻辱,不仅仅是感到羞耻。羞耻感带有一种紧迫的感觉。感到羞耻的个人将有强烈的动机去做某件事,以便感觉好一些。当个人关系中的两个人都密切关注对方的痛苦时,从长远来看,两人都对羞耻感十分敏感的那种关系,将得到改善。羞耻感可能是矛盾的。起初,备感羞耻的人通常想要回避其他人。但到最后,同样是这个人,却在寻求与他人建立关系。他觉得自己跟别人脱了节,却希望以某种方式回到亲人和朋友温暖的怀抱中。好的羞耻感将引领那些被遗弃的人回归社会。3、春幸启发:如果我们可以嘲笑自己,便能从羞耻感中获益。当一个普通人要么将自己视为上帝给予人类这个物种最伟大的礼物,要么将自己视为从泥土中钻出来的出身最卑微的小虫,我们能不能察觉其中的讽刺意味?羞耻感的产生是人之常情,也是社会公序良俗的必然产物。然而我们仍然可以利用好的羞耻感,为自己的成长做铺垫。一个有羞耻感的人必然是对人生有要求的人,这样的矛盾中就藏着我们的改变动力。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