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返文学现场,打开现代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先由钱理群教授在北京大学1995年秋季学期开设的“40年代小说研读”课程内容“开箱”整理而来。近30年后,当年亲历这次讨论课的北大中文系吴晓东教授领着新一代学子在前辈的光环下重释这些作品,加入了现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新的解读文字,贡献了新的方法论视野。

两代接力的课堂,选取萧红、李拓之、沈从文、端木蕻良、路翎、冯至、废名、卞之琳、张爱玲、汪曾祺10位中国现代文学经典作家,从萧红《后花园》对人的存在的探讨,到张爱玲《封锁》是否“意义过溢”,再到汪曾祺《异秉》新旧两种版本的对读……以课堂实录、师生平等交流的形式,重返文学现场。

拒绝宏大主义,穿透战争废墟,发现战火中日常生活的价值与美,关怀个体生存状态……两代学人都对经典的内涵做出了属于自己一代人的阐释,也见证了我们现代文学经典的历久弥新。

目录

  • 版权信息
  • “钱理群现代文学课”丛书总序
  • 回顾一次精神对话与学术漫游
  • 小说经典重释的方法
  • 上篇 领读者言
  • 一 请做一次精神对话与学术漫游
  • 二 漫话40年代小说思潮
  • 三 且谈战争岁月作家心态
  • 中篇 众声喧哗
  • 四 萧红《后花园》
  • 五 李拓之《文身》
  • 六 沈从文《看虹录》
  • 七 端木蕻良《初吻》
  • 八 路翎《求爱》
  • 九 冯至《伍子胥》
  • 十 废名《五祖寺》
  • 十一 卞之琳《海与泡沫》
  • 十二 张爱玲《封锁》
  • 十三 汪曾祺《异秉》《职业》
  • 下篇 纵横评说
  • 十四 40年代小说的历史地位与总体结构
  • 原版后记
  • 附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