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7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低碳经济下能源法制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总结了低碳经济背景下能源法制的社会经济基础,构建了以正义、秩序和效率为核心内容的能源法的价值基础,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能源法的基本原则和目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书对低碳经济背景下的能源管理体制、能源法律体系、传统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节约和能源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法制现状及其完善途径进行深入系统的剖析,为我国能源立法及其有效实施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理论支持。本书适合从事能源法、自然资源法、环境法、能源产业管理与政策研究或实际工作以及对能源法律前沿问题感兴趣的人员阅读和参考,亦适合作为高等法学院校研究生的教材使用。
目录
- 目录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能源与低碳经济
- 一 能源
- 二 低碳经济
- 第二节 我国能源现状
- 一 能源赋存状况
- 二 能源供给状况
- 三 能源消费状况
- 第三节 我国能源产业面临的挑战
- 一 需求消耗增长,能源缺口巨大
- 二 对外依存度高,进口来源单一
- 三 依赖煤炭石油,环境成本较高
- 四 能源储备不足,影响能源安全
- 第四节 能源法与能源法制概述
- 一 能源法的概念
- 二 能源法的渊源
- 三 能源法律关系
- 第二章 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法价值定位
- 第一节 能源法的正义价值
- 一 自由侧面
- 二 平等侧面
- 三 整合分析
- 第二节 能源法的秩序价值
- 一 安全性侧面
- 二 可预见性侧面
- 三 整合分析
- 第三节 能源法的效率价值
- 一 符合正当目的
- 二 全面均衡发展
- 三 重视条件约束
- 四 关注隐性因素
- 第四节 能源法的目的与原则
- 一 能源法的目的体系
- 二 能源法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管理体制
- 第一节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演进
- 一 能源管理体制的演进
- 二 能源管理体制评价
- 第二节 典型国家能源管理体制及其借鉴意义
- 一 美国的能源管理体制
- 二 英国的能源管理体制
- 三 域外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我国能源管理体制的完善
- 一 建立高级别的能源管理部门
- 二 建立专门能源监管机构
- 三 健全能源监督检查职能
- 四 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 第四章 面向低碳经济的传统能源法制
- 第一节 煤炭法制
- 一 煤炭及其产业概述
- 二 我国煤炭法制现状
- 三 典型国家煤炭法制经验借鉴
- 四 我国煤炭法制的完善
- 第二节 石油天然气法制
- 一 石油天然气概述
- 二 我国石油天然气法制现状
- 三 典型国家石油天然气法制借鉴
- 四 我国石油天然气法制的完善
- 第五章 面向低碳经济的可再生能源法制
- 第一节 可再生能源概述
- 一 可再生能源及其法制的概念
- 二 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第二节 可再生能源法制现状
- 一 可再生能源法制的主要内容
- 二 可再生能源法制面临的挑战
- 第三节 可再生能源法制的完善
- 一 健全法律体系
- 二 完善配额制度
- 三 健全价格机制
- 四 优化激励机制
- 五 完善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 六 加强电网管理
- 第六章 面向低碳经济的电力法制
- 第一节 我国电力法制现状
- 一 电力法律体系
- 二 电力法制现状
- 三 电力法制评价
- 第二节 典型国家电力法制及其经验借鉴
- 一 美国的电力法制
- 二 英国的电力法制
- 三 德国的电力法制
- 四 日本的电力法制
- 五 域外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我国电力法制的完善
- 一 改进电力监管体制
- 二 完善电力规划制度
- 三 健全电力价格机制
- 四 优化直接交易制度
- 第四节 民用核能法制
- 一 民用核能及其立法概述
- 二 我国民用核能法制的现状
- 三 我国民用核能法制的完善
- 第七章 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节约法制
- 第一节 概述
- 一 能源节约的内涵
- 二 能源节约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我国能源节约法制现状
- 一 能源节约法律体系
- 二 能源节约法律制度
- 三 能源节约法制评价
- 第三节 典型国家能源节约法制经验借鉴
- 一 典型国家的能源节约法制概况
- 二 域外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四节 我国能源节约法制的完善
- 一 健全法律体系
- 二 完善管理体制
- 三 扩大调整范围
- 四 改进能效标准标识制度
- 五 重视市场机制
- 六 加强宣传与公众参与
- 第八章 适应低碳经济的能源环境保护法制
- 第一节 概述
- 一 能源开发利用的环境影响概述
- 二 能源环境保护与低碳经济的内在关联
- 第二节 我国能源环境保护法制现状
- 一 能源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 二 能源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 三 能源环境保护法制评价
- 第三节 典型国家能源环境保护法制借鉴
- 一 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制度
- 二 污染治理基金制度
- 三 环境保护税费类制度
- 四 环境保护激励措施
- 五 域外经验的借鉴意义
- 第四节 我国能源环境保护法制的完善
- 第九章 应对气候变化与国际能源合作
-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与能源
- 一 应对气候变化与传统能源
- 二 应对气候变化与可再生能源
- 第二节 应对气候变化法制的国际法背景
- 一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
- 二 《巴黎协定》对国内履约之要求
- 三 《巴黎协定》对我国专门立法的借鉴意义
- 第三节 基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能源国际合作
- 一 背景与意义
- 二 能源国际合作的重点与原则
- 三 能源国际合作的挑战及其应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