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从五个方面论述了伯明翰学派前期媒介研究,对资本主义媒介的生产机制做了深入而细致的分析。

内容简介

伯明翰学派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致力于对大众文化、流行文化以及媒介的“批判性评估”,本书采用社会学理论和符号学、结构主义理论主要对该学派的早期批判研究、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受众研究和女性主义研究进行了梳理和探讨,并对该学派的三个阶段的特征作了具体阐述和分析。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序言
  • 绪论
  • 第一节 文化研究中的媒介研究概述
  • 第二节 中心媒介研究发展简介(1964—1979)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一章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早期媒介研究(1964—1971)
  • 第一节 中心媒介研究的先声
  • 第二节 纸上的声音
  • 第三节 电视暴力研究
  • 第二章 政治与意识形态研究
  • 第一节 新闻图片的决定性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冲突与大众媒介
  • 第三节 时事电视节目的“团结”
  • 第三章 受众研究
  • 第一节 “编码/解码”理论及其发展
  • 第二节 “全国新闻”受众研究
  • 第三节 《十字路口》:肥皂剧受众研究
  • 第四章 监控危机
  • 第一节 “行凶抢劫”:一种新型犯罪形式?
  • 第二节 “行凶抢劫”新闻简史
  • 第三节 标签的旅行
  • 第四节 从“行凶抢劫”到道德恐慌:新闻的社会生产
  • 第五节 案例研究:汉兹沃思案件
  • 第六节 读者来信
  • 第五章 女性媒介研究
  • 第一节 女性影像:女性杂志中的广告
  • 第二节 媒介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杰姬:青春期女性气质意识形态
  • 第四节 家庭妇女与大众媒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