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禅宗写作传统:研究代表性形式、宗教意图、生活思考及文学精神。

内容简介

禅宗写作传统是指禅宗文学中具有相对固定的写作形态且世代相传的文学样式。禅宗写作传统种类繁多,包括了山居诗、四威仪诗、渔父词、牧牛词、乐道歌、祖师赞等,数量也非常惊人,但学界研究涉及这一领域的成果较少。本书选择未被学界关注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写作传统展开研究,如禅宗拟寒山诗、十二时歌、祖师赞、禅林笔记、禅林语录等,主要梳理唐宋元明清各时代的代表作者、法脉信息、文本内容,分析每一种写作传统固有的写作形式及其重点表达的宗教意图,探索文字中表现出的作者对世俗生活、宗教制度、禅林风气的思考与态度,同时呈现禅宗写作传统中蕴含的文学思想与精神追求,展示禅宗写作与文人士大夫写作的差异。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绪言
  • 第一章 禅宗拟寒山诗
  • 第一节 “寒山体”与禅宗拟寒山诗
  • 一、指示人生真理的语气
  • 二、山居以观世间的角度
  • 三、达真理无知音的孤独
  • 第二节 宋代慈受怀深拟寒山诗
  • 第三节 宋代文人拟寒山诗
  • 第四节 元代中峰明本拟寒山诗
  • 第五节 明代梅村居士张守约拟寒山诗
  • 第六节 元代楚石梵琦与明末清初福慧野竹和寒山诗
  • 第七节 明末渡日禅僧隐元隆琦拟寒山诗
  • 一、隐元隆琦的生平及著述
  • 二、隐元隆琦拟寒山诗写作内容的创新
  • 三、风骚、风雅与风颠:隐元隆琦拟寒山诗写作思想的变革
  • 第二章 禅宗十二时歌
  • 第一节 唐代禅宗十二时歌
  • 一、敦煌十二时歌
  • 二、宝志与赵州的十二时歌
  • 第二节 唐末五代云门文偃十二时歌
  • 一、三七七七体的十二时歌
  • 二、杂言短小的十二时歌
  • 第三节 宋代石霜楚圆、慈受怀深十二时歌
  • 第四节 宋元明清禅宗十二时歌
  • 一、写作模式
  • 二、宗教意图
  • 第三章 禅宗祖师赞
  • 第一节 禅宗祖师赞中的祖师事迹与情感基调
  • 第二节 禅宗达摩赞中的调侃语气与翻案手法
  • 一、武帝不契
  • 二、面壁九年
  • 三、分皮列髓
  • 四、只履西归
  • 五、祖师西来
  • 六、当门齿缺
  • 第四章 宋代禅林笔记
  • 第一节 宋代禅林笔记中的忆古情结与革新意图
  • 一、忆古起因:末世焦虑
  • 二、忆古策略:塑造典范
  • 三、忆古目的:延续传统
  • 第二节 宋代禅林笔记中的禅僧肖像与道德观念
  • 一、道德典范:理想版的高僧像
  • 二、乌合之众:世俗化的群僧像
  • 三、利名相诱:风气渐衰的原因
  • 四、道德节义:儒家准则的倡导
  • 第五章 禅宗语录中的“漏逗”及对文人的影响
  • 第一节 禅籍中的“漏逗”
  • 一、贬义词用法:与“郎当”、“懡㦬”、“狼藉”相似
  • 二、中性词用法:由贬义的用法引申而来
  • 三、褒义词用法:与“透脱”义相关
  • 第二节 文人的“漏逗”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