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思考时需要抛却好恶、盲目的乐观或刻薄的怀疑。也就是说,我们要像魔鬼一样思考。

内容简介

《魔鬼经济学3:用反常思维解决问题》中,列维特和都伯纳用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不同寻常的分析,将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教给每个人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思考,也就是如何做出魔鬼式思考。通过《魔鬼经济学3》里的故事,列维特和都伯纳旨在提供解决问题方式的全新蓝图——不论你是想改变生活,还是改变世界。一如既往,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话题是过分的、不可讲述的。这些包括商业、慈善、体育、政治的话题,有着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

通过《魔鬼经济学3》,你将学会用反常思维进行魔鬼式思考:
首先,抛下你的道德指南针---假如你已经决定了处理方式便很难看清问题。
学会说“我不知道”---你若不愿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便学不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像孩子一样思考---你能因此想到更好的主意,问出更好的问题。
上一堂关于诱因的大师课---不论如何,诱因控制着整个世界。
学会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观点正确是远远不够的。
学会欣赏放弃的美---你若不愿抛下今天的烂摊子,便解决不了明天的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题记
  • 第一章 什么是“魔鬼式思考”?
  • 第二章 承认自己不知道
  • 第三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 第四章 真相在问题的根源
  • 第五章 像孩子一样思考
  • 第六章 爱吃糖的孩子
  • 第七章 所罗门王和大卫·李·罗斯有什么共同点?
  • 第八章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
  • 第九章 放弃的好处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7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具體案例背後的魔鬼式思維方式

    《魔鬼經濟學》共 4 本,號稱是史上最燒腦的經濟學讀物,本書是第 3 本。人在多大程度上是理性的,而這套書探討的一大主題就是為什麼人號稱是理性的動物,但現實中人們的行為卻常常是非理性的?本書從下列三個方面來探討人類理性到底面臨哪些局限性。一、認知的非理性:人們要嘛是不假思索地接受流俗觀點和所謂常識,比如 “毒販都很有錢” 這樣的觀點;要麼是僅憑直覺和感性來理解事物,而不是通過客觀資料,這導致人們往往錯誤地估計風險,誇大極端事物的危險,而低估平常事物的危險。二、行動的非理性:從書中球員罰點球和高管投放廣告這兩個例子可以看出,人們不會僅僅因為 “這樣做是正確的” 就去行動,而是受到各種誘因和動機的影響。從這些具體動機去看,這樣做是有道理的;但從他們想要達成的主要目標而言,顯然又是非理性的。三、後果的不可預期性:非預期後果法則是主宰現代社會的最強有力的法則之一。非預期後果分為兩類,一種是 “眼鏡蛇效應”,就是採取的措施適得其反,讓問題更嚴重;還有一種類似於 “蝴蝶效應”,就是行動在多年後、在看似完全不相干的領域中顯現出了後果。在認清理性的局限之後我們該怎樣更有效地思考和行動?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著學習 “魔鬼式思維”,用 “魔鬼視角” 來認知世界呢?答案就留待第 4 本書再做定奪吧!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所谓魔鬼经济学就是用经济学视角理性看待事物的方法。这本是一套 4 册中的第三册,我认为也是最重要的一册,前 2 本主要介绍作者研究论文的一个简易版集合,是世界观的例举,这本主要讲了方法论,介绍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方法。我的收获:这套书看似凌乱,其实有一条主线贯穿其中,就是人会对诱因做出反应。这条主线就是经济学思维中那种暂时把道德感抛开看问题的策略,如果你也能有这种勇气,能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遇事能抛开好恶,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一面,能观察到事物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能通过数据的帮助找到答案,那你就是这个时代的聪明人,也就是像魔鬼一样理性思考的人。另外,第 4 本我简单翻了翻,应该是作者诸多的短文合集,有些散,算是对前面体系的补充,就不单独推荐了。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