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具体的个案,为城市文艺改造提供更为明确的历史细节,更为深入地呈现这一时期除旧布新、由旧转新、新旧杂陈的历史情境。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艺的发生既是新的秩序、制度和组织建立的过程,也包含了对旧文艺因素的改造利用。

本书关注新制度如何规划、改变城市原有的文艺生产格局和秩序,以及在此过程中城市“旧文艺”与新制度之间的对话、妥协等复杂的内涵,通过这些以往被文学史叙述所忽略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文艺的确立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策划人语
  • 绪论
  • 第一章 革命文艺的示范与城市文艺的方向
  • 第一节 新文艺进城
  • 一、接管城市
  • 二、文艺机构接收
  • 三、重新组织文艺
  • 第二节 《白毛女》进城与革命文艺的示范
  • 一、随军进城
  • 二、在北平和上海
  • 三、移植与改编
  • 结语
  • 第三节 第一次文代会招待演出与“新的人民的文艺”
  • 一、演出委员会
  • 二、剧目和日程
  • 三、观摩与学习
  • 四、经典化
  • 第四节 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大会与戏曲改革的方向
  • 一、剧目的挑选
  • 二、评奖与示范
  • 三、改编与移植
  • 第二章 城市文艺的清理与重建
  • 第一节 宝文堂书店改造与通俗文艺生产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宝文堂
  • 二、宝文堂与大众文艺创作研究会
  • 三、宝文堂与通俗文艺出版社
  • 第二节 城市文艺的清理: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
  • 一、处理“反动、淫秽、荒诞”图书
  • 二、城市文艺的新时代
  • 三、“屁股”坐在哪一面
  • 结语
  • 第三节 城市旧书摊改造与新文艺的推广
  • 一、文艺的旧趣味
  • 二、旧文艺的“末路”
  • 三、“书摊子也是发行业”
  • 第四节 民营出版业的改造与文学出版秩序的重塑
  • 一、“前途不会是没有希望的”
  • 二、民营出版的困境
  • 三、“光明归宿”
  • 四、统一集中与分工合作
  • 第三章 城市文艺改造的新旧之变
  • 第一节 作家队伍的重建:从旧艺人到文艺工作者
  • 一、“作家”的标准
  • 二、旧艺人的改造
  • 三、新作家的培养
  • 第二节 剧场改造的范例:从华乐戏院到大众剧场
  • 一、华乐戏院的“新时代”
  • 二、剧场秩序的重建
  • 三、剧场与剧团关系的重建
  • 四、旧制度的废除
  • 结语
  • 第三节 文艺的转向:从传统国画到新国画
  • 一、第一次文代会的美术展览
  • 二、“工农兵的画不比专家坏”
  • 三、国画的遭遇与新国画的产生
  • 四、美术的新方向
  • 结语 城市文艺改造与当代文艺的发生
  • 参考文献
  • 一、报刊
  • 二、文集、日记、回忆录
  • 三、资料汇编
  • 四、专著
  • 五、期刊、学位论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