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成果,但也不会是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结果。我们只是要到一个叫做“前方”的地方去。

内容简介

1959年,当时还算不上知名的科斯教授撰写了后来蜚声学界的《联邦通讯委员会》一文。《法律与经济学杂志》的主编迪莱克特读后认为该文虽然错了,但错得有趣,因此决定全文一字不改予以发表;交换的条件之一是,当时在弗吉利亚大学任教的科斯必须到芝加哥大学就此文作一个说明(路费和住宿则均由芝大支付)。

一天晚上,在迪莱克特的家中,科斯与芝大的九位著名学者一直辩论到半夜,大家一致认为科斯错了,甚至科斯自己也怀疑自己了。这时,芝加哥学派的领袖、后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弗里德曼恍然大悟,他站了起来,接过了科斯的论证。在他的“机枪扫射”之下,所有的反对派都倒下了,唯一屹立的是科斯……

此后,这次辩论中科斯的另一对手,又一位后来的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勒,将科斯在此文中阐述的思想概括为著名的“科斯定理”,并作了极为精炼的表达——尽管科斯未必完全赞同这一表达……

说这两件学界轶事,只在于展示:学术的发展需要学界展开平等、真诚的批评和争论,需要相互的支持和欣赏,包括对真假“错误”的审美的或直觉的欣赏,有时还需要新的阐述和表达;以及身边的细小问题同样会引发学术的创造,或许更能引发切实的讨论。而所有这些都是目前中国法学界还比较缺乏的。

因此,在本刊改版之际,我们再一次表达本刊的追求:为了中国法学的繁荣和健康发展,为了中国文化的应当且必定到来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持久地展开认真的学术批评,尤其是更多展开对中国学术的批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卷首语
  • 到前方去
  • 深度解读
  • 法律与文学的开拓与整合——冯象对法律与文学的贡献
  • 本土墨香
  • “行动中的”与“纸面上的”——评《宪法学》教科书“司法机构”一章
  • 辩证看待违宪审查热——读刘松山的《违宪审查热的冷思考》
  • 浅评《刑法的基本立场》
  • 异域书品
  • 大法官的政治智慧——从布朗案的判决中所读到的
  • 革命、改革与制度建设——《旧制度与大革命》中的宪政思想评述
  • 裁量抑或规则?——K. C.戴维斯《裁量正义:一个初步的考察》
  • 民主与正义的统一体——读詹姆斯·戈伯特的《正义、民主与陪审团》
  • 为什么国际法——《国际公法原理》评述兼论我国研究现状
  • 和而不同——读梅利曼的《大陆法系》
  • 社会系统中的法律自创生——读托依布纳《法律:一个自创生系统》
  • 网络社会的宪法政治——评劳伦斯·莱斯格《代码》
  • 源远流长的宪政史——读麦基文《宪政古今》
  • 永恒的光彩——读《论犯罪与刑罚》
  • 其人其书
  • 他是这样说的——读《也许正在发生》(兼评《道路通向城市》)
  • 道路通向什么样的城市?
  • 这就是我看到的——评《也许正在发生——转型中国的法学》
  • 第一本书
  • 我的第一本书
  • 名师典藏
  •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
  • 译事评点
  • 《经济学与法律》的翻译问题
  • 书香早识
  • 《法律书评》稿约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