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助力中国公益慈善的现代化发展。

内容简介

本集刊以社会研究方法为导向,旨在开拓中国公益慈善研究创新方向,关注公益慈善理论与实践中的典型问题,探索公益行动实践中的学术洞见,沉淀现代公益慈善转型中的经典案例与实践样本,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我们希望通过促进学术界与实务界跨界联动、多元对话,打造国内第一部公益慈善领域以行动研究为导向的学术集刊。

本集刊为半年刊,定于每年6月和12月出版。每一辑都将围绕着特定核心主题进行探究,展现公益慈善相关的理论、案例与实践研究,目前设有学术专题、行动民族志、笔谈、生命史、调查报告、书评、公益影像等栏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公益》学术顾问委员会
  • 卷首语
  • 学术专题:社区慈善
  • 中国社区慈善研究的发展态势与展望
  • 一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二 研究现状与特点
  • 三 研究主题与热点
  • 四 研究结论与展望
  • 服务匹配、激励相容和业态共生:社区慈善运行机制研究
  • 一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二 案例描述:以杭州LBW慈善综合体为例
  • 三 杭州LBW慈善综合体运行机制分析
  • 四 结论与讨论
  • 信任构建与捐赠动员:乡镇社区公益基金的筹款策略研究
  •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信任构建
  • 五 信任视角下捐赠动员的组织策略
  • 六 讨论与总结
  • 社区慈善与社区社会组织双轮驱动社区治理的模式研究
  • 引言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理论框架:社区慈善与社区社会组织双轮驱动发展模型
  • 三 案例分析:社区慈善与社区社会组织双轮驱动发展路径
  • 四 结论与讨论
  • 社会工作何以助推慈善帮扶与政府救助衔接?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回顾
  • 三 理论视角与分析框架
  • 四 案例分析
  • 五 社会工作助推慈善帮扶与政府救助衔接的内在逻辑
  • 六 小结
  • “互嵌”与社会组织商业化:基于企社合作的案例分析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回顾
  • 三 研究案例
  • 四 经济与社会的“互嵌”
  • 五 结论与讨论
  • 行动民族志
  • 社区文化资产建设与乡村共同体重塑:对W省三丘村的行动研究
  • 一 问题的提出:乡村共同体何以重塑
  • 二 文献回顾与分析框架:共同体重塑与“资产为本”
  • 三 个案村庄与行动研究
  • 四 三丘村变迁史与治理困境
  • 五 行动过程:文化资产建设与乡村共同体重塑
  • 六 行动反思与研究结论
  • 农村独居老人复原力培育的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 三 研究对象与方法
  • 四 农村独居老人的复原类型与特点
  • 五 农村独居老人复原力的培育策略
  • 六 总结与讨论
  • 口述史
  • 社会工作如何运用口述史方法赋权弱势边缘群体?
  • 一 研究缘起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方法与案例介绍
  • 四 口头叙述与聆听对话:社会工作者逐步看见弱势边缘群体
  • 五 从个体口述到社会操演:口述史方法的赋权实践路径
  • 六 结论与讨论
  • 田野/调查报告
  • 社区基金“先有再说”到“何以有效”:基于广州市N街道20支社区基金实践探析
  • 引言:社区基金逐渐成为基层治理重要抓手
  • 一 案例介绍:广州市N街道社区基金的实践经验
  • 二 案例分析:运作有效与建设不足的两个案例
  • 三 N街道社区基金发展挑战与经验提炼
  • 四 何以有效:促进社区基金有效运行的优化策略
  • 五 结语与启示
  • 家族慈善与社区振兴:对美国“铁锈带”城市的田野观察
  • 一 曼西:传统工业城市的衰败与转型挑战
  • 二 植根于地方的私人基金会:鲍尔家族及其开创的慈善事业
  • 三 慈善公益网络:家族基金会对教育的扶持
  • 四 结语
  • 义利何以相济?
  • 一 文献综述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案例分析
  • 四 跨案例比较
  • 五 结论与启示
  • 慈善历史与文化
  • 演艺为善:“演戏助益”的历史个案呈现
  • 一 精神慰藉:演戏酬神中的“善”源
  • 二 演戏修桥:藏戏始祖智钦·唐东杰布的善举
  • 三 伶人为善:伶人早期捐款的呈现
  • 四 结语
  • 笔谈
  • 社区慈善:从KPI到以信任为基础
  • 引言
  • 一 KPI导向的慈善资助模式困境
  • 二 案例研究
  • 三 结论与讨论
  • 书评
  • 释放社会创新想象力
  • 一 理论背景:发展型社会工作的脉络概述
  • 二 内容概览:基于贫困治理视角
  • 三 评议与反思
  • 译介
  • 践行“投身人类学”
  • 一 概念化:对权力的批判
  • 二 研究方法的选用:行之有效即可
  • 三 民族志文本:知识、激情及其他
  • 公益影像
  • 以乡村之“眼”观公益影像
  • 引言
  • 一 “乡村之眼”的起源与理念
  • 二 影像助力公益议题的发现与反思
  • 三 小结
  • 影像与背后的故事
  • 投稿指南
  • Contents of Some Columns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