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学总论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3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系统介绍水玻璃砂工艺原理及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实用生产技术,还介绍了水玻璃砂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新成就及其发展趋势。主要内容包括:概述、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特征、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及改性、CO2硬化水玻璃砂、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水玻璃砂涂料、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的新成果及发展方向、水玻璃黏结剂及其型砂的性能测试方法、水玻璃自硬砂工业应用实例。本书内容丰富新颖,密切结合工厂的生产实际,对水玻璃砂材料、工艺、装备的理解及应用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2版前言
- 第1版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水玻璃砂工艺发展的历程
- 1.1.1 CO2吹气硬化水玻璃砂
- 1.1.2 粉末硬化剂自硬水玻璃砂
- 1.1.3 液态有机酯自硬水玻璃砂
- 1.1.4 对水玻璃砂溃散性和旧砂回用的再认识
- 1.1.5 其他水玻璃砂工艺方法
- 1.1.6 水玻璃砂工艺的最新发展
- 1.2 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与黏土砂和树脂砂的比较
- 1.2.1 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应用范围
- 1.2.2 水玻璃砂、树脂砂和黏土砂用于铸钢件生产的比较
- 1.2.3 选择铸钢件铸造工艺技术改造方案的思考
- 1.3 基于水玻璃砂绿色铸造的关键技术
- 1.3.1 绿色铸造的重大意义
- 1.3.2 水玻璃——绿色铸造黏结剂
- 1.3.3 实现水玻璃砂绿色铸造的关键技术
- 1.3.4 绿色铸造水玻璃砂工艺的技术优势及目标
- 参考文献
- 第2章 水玻璃砂的工艺原理及特征
- 2.1 水玻璃的种类及基本特征
- 2.1.1 钠水玻璃
- 2.1.2 钾水玻璃
- 2.1.3 锂水玻璃
- 2.2 钠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概述
- 2.2.1 化学硬化形成新的产物
- 2.2.2 失水由液态到固态的物理硬化
- 2.2.3 物理硬化与化学硬化的区别
- 2.3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
- 2.3.1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机理
- 2.3.2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影响因素
- 2.3.3 CO2气体硬化钠水玻璃砂的改进工艺方法
- 2.4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机理
- 2.4.1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及特点
- 2.4.2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
- 2.4.3 加热硬化水玻璃砂的改进工艺方法
- 2.5 粉末硬化剂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 2.5.1 硅铁粉硬化剂
- 2.5.2 硅酸二钙硬化剂
- 2.6 有机酯液态硬化剂硬化水玻璃砂的硬化原理
- 2.6.1 有机酯硬化剂的化学组成
- 2.6.2 有机酯硬化剂的硬化原理
- 2.6.3 有机酯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2.7 不同硬化水玻璃砂性能的对比分析
- 2.8 铸件材质对水玻璃砂性能的要求及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及改性
- 3.1 水玻璃黏结剂的老化现象
- 3.1.1 水玻璃的老化
- 3.1.2 老化现象对水玻璃砂性能的危害
- 3.2 水玻璃黏结剂改性的方法与技术
- 3.2.1 水玻璃的物理改性
- 3.2.2 水玻璃的化学改性
- 3.2.3 水玻璃的复合改性
- 3.3 水玻璃黏结剂改性技术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4章 CO2硬化水玻璃砂
- 4.1 原材料的性能与要求
- 4.1.1 原砂
- 4.1.2 水玻璃
- 4.1.3 其他材料
- 4.2 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艺
- 4.2.1 传统工艺配方
- 4.2.2 近年新开发的CO2硬化水玻璃砂工艺
- 4.2.3 造型制芯要求
- 4.3 吹气硬化工艺及装备
- 4.3.1 传统吹气方式
- 4.3.2 复合吹气方法
- 4.4 真空CO2硬化水玻璃砂
- 4.4.1 VRH法的主要工作原理
- 4.4.2 VRH法工艺的主要特点
- 4.4.3 VRH法的主要工序
- 4.4.4 典型工艺配比
- 4.4.5 VRH法的新发展
- 4.5 CO2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 4.5.1 常温强度
- 4.5.2 高温性能
- 4.5.3 出砂性的指标——残留强度
- 4.6 CO2硬化水玻璃砂的常见缺陷及防止方法
- 4.6.1 黏砂
- 4.6.2 表面粉化(白霜)
- 4.6.3 吸湿性
- 4.6.4 出砂性差
- 4.6.5 旧砂再生回用困难
- 4.7 CO2硬化水玻璃砂生产线
- 4.7.1 普通CO2水玻璃砂生产线
- 4.7.2 VRH-CO2水玻璃砂生产线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有机酯硬化水玻璃砂
- 5.1 原材料的性能与要求
- 5.2 型砂配方及混砂工艺
- 5.2.1 常用的型砂配方
- 5.2.2 混砂工艺
- 5.3 酯硬化水玻璃砂主要设备
- 5.3.1 混砂机
- 5.3.2 振动紧实台
- 5.4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 5.4.1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性能特征
- 5.4.2 影响酯硬化水玻璃砂强度的因素
- 5.4.3 水玻璃砂硬化速度的调节方法
- 5.4.4 影响水玻璃砂溃散性的因素
- 5.5 酯硬化水玻璃砂的缺陷及防止方法
- 5.5.1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典型缺陷分析
- 5.5.2 酯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常见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 5.6 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生产线
- 5.7 新一代有机酯硬化改性水玻璃砂工艺及其特点
- 参考文献
- 第6章 水玻璃砂涂料
- 6.1 水玻璃砂涂料的组成、混制及其要求
- 6.1.1 涂料的组成
- 6.1.2 涂料的混制及其涂敷方法
- 6.1.3 水玻璃砂对涂料性能的要求
- 6.1.4 水玻璃砂涂料的作用及其分类
- 6.2 醇基水玻璃砂涂料
- 6.3 水基水玻璃砂涂料
- 6.4 水玻璃砂特种涂料
- 6.4.1 加固性涂料
- 6.4.2 水玻璃砂转移涂料
- 6.5 涂料常见的缺陷及其防止措施
- 参考文献
- 第7章 水玻璃旧砂再生技术
- 7.1 铸造旧砂再生的基本过程及其方法
- 7.1.1 铸造旧砂的回用与再生
- 7.1.2 铸造旧砂再生的常用方法及特点
- 7.1.3 典型旧砂再生设备的结构原理及使用特点
- 7.2 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征及其再生方法的选择
- 7.2.1 水玻璃旧砂的性能特点
- 7.2.2 水玻璃旧砂常用的两种再生方法比较
- 7.3 典型的水玻璃旧砂干法再生设备系统
- 7.3.1 立式逆流搅拌干法再生系统
- 7.3.2 “振动破碎球磨—加热干燥—气流冲击”干法再生系统
- 7.3.3 水平滚筒式逆流搅拌干法再生系统
- 7.3.4 振动式干法再生系统
- 7.3.5 离心冲击式干法再生系统
- 7.4 水玻璃旧砂的湿法再生技术及设备
- 7.4.1 国内常见的湿法再生系统
- 7.4.2 国外较完整的湿法再生系统
- 7.4.3 强擦洗湿法再生及污水处理系统
- 7.4.4 水玻璃旧砂湿法再生的污水处理技术
- 7.5 水玻璃旧砂的其他再生回用方法
- 7.5.1 “化学改性”水玻璃旧砂再生方案
- 7.5.2 水玻璃旧砂的“干法回用—湿法再生”方案
- 7.6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机理及影响因素
- 7.6.1 干法再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7.6.2 湿法再生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7.7 水玻璃再生砂的性能特征
- 7.7.1 吸湿性
- 7.7.2 可使用时间
- 7.7.3 再生砂的黏结强度
- 7.7.4 再生砂循环使用后的溃散性
- 7.8 水玻璃旧砂的再生效率与再生砂性能的综合评价
- 7.8.1 再生效率的评价指标
- 7.8.2 Na2O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 7.8.3 Na2O含量累积的理论计算
- 7.8.4 再生砂性能的指标及其综合评价
- 7.9 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及经济效益计算
- 7.9.1 水玻璃再生砂的成本
- 7.9.2 新砂成本及运输费
- 7.9.3 经济效益计算举例
- 7.10 水玻璃再生砂技术研究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 的最新成果及发展方向
- 8.1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的最新成果
- 8.1.1 改性水玻璃研究与开发
- 8.1.2 水玻璃旧砂再生理论、新技术与装备的研究
- 8.1.3 水玻璃复合硬化工艺研究
- 8.1.4 其他水玻璃砂工艺及理论研究成果
- 8.2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 8.2.1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仍存在的问题
- 8.2.2 水玻璃砂工艺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方向
- 8.3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艺新进展
- 8.3.1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工艺的影响因素
- 8.3.2 二次微波硬化水玻璃砂新方法
- 8.3.3 微波硬化水玻璃砂的抗吸湿技术
- 8.4 21世纪基于水玻璃砂工艺的绿色清洁铸造生产技术展望
- 8.4.1 建立友好的水玻璃砂清洁铸造生产的环境
- 8.4.2 实现无污染的水玻璃旧砂完全再生回用
- 8.4.3 智能化水玻璃自硬砂铸造技术及装备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水玻璃黏结剂及其型砂的性能测试方法
- 9.1 水玻璃黏结剂
- 9.1.1 密度
- 9.1.2 黏度
- 9.1.3 Na2O含量
- 9.1.4 SiO2含量
- 9.1.5 模数
- 9.1.6 水不溶物
- 9.2 水玻璃砂
- 9.2.1 取样和试样制备
- 9.2.2 含水量
- 9.2.3 透气性
- 9.2.4 强度
- 9.2.5 可使用时间
- 9.2.6 表面稳定性
- 9.2.7 吸湿性
- 9.2.8 溃散性
- 9.3 水玻璃旧砂及其再生砂
- 9.3.1 水玻璃旧砂及再生砂中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 9.3.2 水玻璃旧砂及再生砂中的可溶和不可溶部分的测定
- 9.3.3 灼烧减量
- 9.4 硬化剂性能测试
- 9.4.1 CO2硬化剂
- 9.4.2 有机酯硬化剂
- 参考文献
- 第10章 水玻璃自硬砂工业应用实例
- 10.1 水玻璃自硬砂造型关键设备及其生产线
- 10.1.1 大型连续(移动式)混砂机
- 10.1.2 大吨位大台面振动紧实台
- 10.1.3 大型翻转起模机在铁路道岔上的应用
- 10.1.4 大型液压全自动合箱机
- 10.1.5 大型电动翻转机械手
- 10.1.6 大型流涂机
- 10.1.7 取件下芯机械手
- 10.1.8 酯硬化水玻璃砂造型制芯自动生产线实例
- 10.2 水玻璃旧砂再生实用系统及关键设备
- 10.2.1 中温加热干法再生系统及关键设备
- 10.2.2 多级强擦洗湿法再生系统及关键设备
- 10.3 水玻璃旧砂再生短流程技术、设备及其应用
- 10.3.1 水玻璃旧砂短流程再生系统原理与特点
- 10.3.2 短流程旧砂再生系统组成
- 10.3.3 短流程旧砂再生系统关键设备
- 10.3.4 水玻璃自硬砂绿色铸造“升级版”新技术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机械工业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是全国优秀出版社,自1952年成立以来,坚持为科技、为教育服务,以向行业、向学校提供优质、权威的精神产品为宗旨,以“服务社会和人民群众需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己任,产业结构不断完善,已由传统的图书出版向着图书、期刊、电子出版物、音像制品、电子商务一体化延伸,现已发展为多领域、多学科的大型综合性出版社,涉及机械、电工电子、汽车、计算机、经济管理、建筑、ELT、科普以及教材、教辅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