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屠格涅夫诗意小说的代表,俄国农奴社会的一幅画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俄国文学巨匠屠格涅夫创作的一系列短篇作品集,这些故事初于1847年至1851年间在《现代人》杂志上发表,并于1852年作为单本合集出版。

故事在“猎人”的人称视角下展开,以行猎路线为线索,讲述了途中偶遇的各类农村居民、小贵族、农奴和自由农民的故事。书中通过揭示各个人物的性格复杂性——吝啬和无私、卑鄙和高尚、欺骗和爱,探讨了社会与时代、地主与农民、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关系,同时描绘了俄国农村原始迷人的自然之美。

目录

  • 版权信息
  • 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出版说明
  • 霍尔和卡里内奇
  • 叶尔莫莱和磨坊主妇
  • 莓泉
  • 县城的医生
  • 我的乡邻拉季洛夫
  • 独院地主奥夫谢尼科夫
  • 里果夫村
  • 别任草地
  • 美丽的梅恰河畔的卡西扬
  • 总管
  • 办事处
  • 孤狼
  • 两地主
  • 列别江市
  • 塔吉雅娜·鲍里索芙娜和她的侄儿
  • 歌手
  • 彼得·彼得罗维奇·卡拉塔耶夫
  • 幽会
  • 希格雷县的哈姆莱特
  • 契尔托普哈诺夫和聂道漂斯金
  • 契尔托普哈诺夫的末路
  • 活骷髅
  • 大车来了
  • 树林与草原
  • 读不尽的《猎人笔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1.《猎人笔记》之所以引起轰动,之所以成为 19 世纪的俄国文学名著,就是因为它的现实批判性,更具体地说,就因为它是俄国文学史中最早的一部反农奴制作品。2. 这部作品的巨大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正来自其 “非虚构” 的叙事态度、“化整为零” 的 “形式策略” 以及对俄国自然和普通俄罗斯人的诗意赞美,换言之,正来自这部作品的某些 “散文化” 特征。3. 一个民族之伟大,往往就在于其语言和文学之伟大,也就在于使用并锻造这一语言的该民族的作家之伟大。

      1
      评论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