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9千字
字数
2017-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研究经典不过时,学术水平颇高,第三次印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多年前的研究成果,最早为20世纪90年代出版,重印过一次,加入了社科学术文库。本次为合同过期,经请示社长,同意续签合同,因而本次为第三次印刷。本书虽为作者多年前的旧著,但是并不过时,且目前依然在国内属于较高的学术水平。
目录
- 封面
- 目录
- 内容简介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第三版序
- 亚里士多德逻辑的现代意义——再版序
- 前言
- 绪论
- 1.生平与逻辑著作
- 2.四谓词理论
- 2.1 偶性
- 2.2 属
- 2.21 属和种
- 2.22 种差
- 2.23 属和种的关系
- 2.3 固有属性
- 2.4 定义
- 2.41 正确的定义
- 2.42 本质定义
- 2.5 划分四谓词的证明
- 2.6 关于四谓词理论的几个问题
- 2.61 关于定义的问题
- 2.62 四谓词理论和范畴理论
- 2.63 四谓词理论和五谓词理论
- 2.64 四谓词的应用
- 2.7 四谓词理论的历史
- 3.关于命题的论述
- 3.1 命题
- 3.11 命题的分类
- 3.12 命题之间的关系
- 3.13 命题的真假
- 3.14 对当方阵
- 3.15 命题的否定
- 3.16 不定词
- 3.2 模态命题
- 3.21 等值关系
- 3.22 矛盾关系
- 3.23 蕴涵关系
- 4.三段论
- 4.1 三段论的定义
- 4.2 三段论的表述
- 4.3 三段论的格与式
- 4.4 第四格
- 4.5 三段论的证明方法
- 4.51 换位法
- 4.52 归谬法
- 4.53 显示法
- 4.6 三段论系统
- 4.7 关于三段论的几个问题
- 4.71 个体词
- 4.72 无效式
- 4.8 传统逻辑中的三段论
- 4.81 三段论的定义
- 4.82 三段论的规则
- 4.83 个体词和第四格
- 4.84 拉丁文记忆歌诀
- 4.9 三段论的现代解释
- 4.91 谓词逻辑的解释
- 4.92 卢卡西维奇的解释
- 4.93 类演算的解释
- 4.94 自然演绎系统的解释
- 4.95 我国逻辑学家的工作
- 5.论谬误
- 5.1 关于谬误的论述
- 5.2 关于谬误的思想发展
- 5.3 谬误与反驳
- 5.4 谬误的解决
- 5.5 谬误的分类
- 5.6 研究谬误的意义
- 6.亚里士多德逻辑和现代逻辑
- 6.1 亚里士多德逻辑
- 6.2 现代逻辑
- 6.3 亚里士多德逻辑和谓词演算的差异
- 6.4 逻辑史的研究
- 附录1 论“必然地得出”
- 附录2 究竟是“是”还是“存在”——读亚里士多德《工具论》中译本有感
- 附录3 《工具论》与《形而上学》——理解亚里士多德
- 附录4 亚里士多德模态三段论的现代研究
- 主要参考文献
- 人名索引
- 术语索引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