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战略提供思路。

内容简介

本书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制造业发展现状、双循环基本特征以及先发地区经验启示,识别双循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并解析具体驱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测度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实证分析国内国际大循环、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与对策提供启示。

本书创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综合分析框架,囊括现状特征、比较启示、驱动机制、效果测度、影响因素以及政策保障等核心问题。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篇 中国制造业与全球价值链
  • 第一章 传统国际大循环发展战略分析
  • 第一节 “两头在外”的价值链低端锁定
  • 第二节 供给与需求不匹配
  • 第三节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
  • 第四节 贸易摩擦频发
  • 第五节 主要结论
  • 第二章 中国制造业发展现状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历程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
  •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开放发展
  • 第五节 中国制造业协调发展
  • 第六节 中国制造业共享发展
  • 第七节 结论与建议
  • 第三章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第一节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定位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程度
  • 第三节 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二篇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制造业发展新思路
  •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
  • 第一节 “三维动力”作用机制
  • 第二节 供给侧动力
  • 第三节 需求侧动力
  • 第四节 制度改革动力
  • 第五节 主要结论
  • 第五章 中国制造业内外循环程度与发展趋势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关联程度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内外循环程度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六章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
  • 第一节 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区域层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
  • 第三节 行业层面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效果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七章 制造业发展模式比较
  • 第一节 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模式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模式
  • 第三节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启示
  • 第三篇 国内大循环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八章 产业链关联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产业链关联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机制
  • 第二节 产业链关联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
  • 第三节 结论与建议
  • 第九章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数字经济发展历程及现状
  • 第二节 数字经济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第三节 数字经济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
  • 第四节 主要结论
  • 第十章 营商环境优化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中国营商环境发展现状
  • 第二节 营商环境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
  • 第三节 营商环境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检验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十一章 区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效率
  • 第一节 区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相关理论与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区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关系的模型构建与变量选择
  • 第三节 区域融合、基础设施建设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十二章 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模型设计和数据来源
  • 第三节 产业协同集聚与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分析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四篇 高水平对外开放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十三章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与现状
  • 第二节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设
  • 第三节 中美贸易摩擦与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研究
  • 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十四章 传统生产要素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
  • 第一节 传统生产要素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理论描述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传统生产要素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模型设定和变量说明
  • 第三节 传统生产要素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不同嵌入环节的生产要素作用机制
  •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十五章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设计和数据说明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全球价值链嵌入、创新型人力资本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门槛效应和异质性分析
  • 第五节 结论与建议
  • 第十六章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
  • 第一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机制和研究假设
  • 第二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证检验设计
  • 第三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实证结果分析
  • 第四节 全球价值链分工与制造业绿色发展关系的门槛效应和嵌入环节作用机制
  • 第五节 结论和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发展破局之策

    在当下全球经济的大环境下,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這本《制造业再定位》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剖析这一时代命题的视角。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书中对于 “双循环” 对于经济的正向帮助的探讨,为我们理解并应对当前的经济形势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撑。“双循环” 战略,即以内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对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调整。在本书中,作者详细解析了这一战略对制造业乃至整个经济体系的深远影响。双循环不仅强调了国内市场的主体地位,更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了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书中指出,双循环对于经济的正向帮助首先体现在稳定经济增长方面。通过激发内需潜力,扩大国内市场,双循环战略有效地缓解了外部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冲击。同时,这也为国内制造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促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次,双循环战略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制造业竞争的核心。双循环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了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不仅提升了中国制造业的竞争力,也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双循环还有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双循环的战略框架下,国内外市场得到有效衔接,资源得以更加合理地配置。这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也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了制造业的盈利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双循环战略下制造业再定位的问题。作者认为,制造业在双循环格局下应更加注重高端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发展,以适应国内外市场的变化需求。

      1
      1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