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台湾中生代代表诗人林婉瑜,关于爱的代表作《那些闪电指向你》简体版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那些闪电指向你》共收录79首情诗作品,林婉瑜描喻了爱情里的各种样态:相遇、单恋、热恋、想念、分离……直抵爱情中的本真和纯粹。

林婉瑜的诗常有慧黠创意、迷人想象,诗风具现代感,取用当代流行元素,做出精巧的变造与响应,反应出时代特质,情感别致,意念鲜活。

目录

  • 版权信息
  • 辑一
  • 雨的身世
  • 你的名字
  • 相遇的时候
  • 跨年
  • 瞬间的爱情感觉
  • 你就是那件快乐的事
  • 一个多情的好人
  • 完整
  • 世界的孩子
  • 不会告诉你
  • 犹豫的应该处决
  • 雨天散步
  • 台风假
  • 抱抱
  • 我想浪费
  • 不是约好
  • 香杉的告白
  • 我决定爱你
  • 就是那时候
  • 等那些时间过去
  • 最好的旅程
  • 一笔一画
  • 状态
  • 无赖
  • 辑二
  • 夜盲
  • 十七岁——喜剧
  • 十七岁——眼睛
  • 十七岁——到此一游
  • 无法消灭
  • 占有
  • 荒谬
  • 流连温泉乡
  • 所谓决心
  • 可能的花蜜
  • 亲爱
  • 也想和其他人一样
  • 模糊的人
  • 当我想及爱情
  • 醒时需要爱你
  • 雪降
  • 闪电
  • 这个世界的爱情
  • 那些闪电指向你
  • 避雷
  • 天牛
  • 辑三
  • 新的问题
  • 琥珀
  • 动物园分手短剧
  • 喷水池旁的分手短剧
  • 自强号车厢分手短剧
  • 全都是我
  • 小王子的第五个星球
  • 辛勤不懈
  • 用一首诗
  • 第二首诗
  • 已无你的倒影
  • 一个私人的问题
  • 极限
  • 草稿和错字
  • 也就是这样
  • 寄居蟹
  • 伪装
  • 辑四
  • 无用的人
  • 捡拾无数的自己
  • 遗失
  • 小诗人
  • 落叶之梦
  • 秋天的筵席
  • 补习街
  • 蓝宝石的眼珠给你
  • 成为河流
  • 比永远少一天
  • 花开的速度
  • 坚强的表演
  • 山岚是否
  • (接下来要去哪里?)
  • 好灵魂
  • 小丑或狗
  • 附录
  • 点燃火焰:《那些闪电指向你》后记
  • 雷雨交加的诗意
  • 当我们讨论爱情
  • 年代序
  • 文后
  •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爱情诗篇

    在这本书里,清新聪慧的台湾诗人林婉瑜,将爱情里的各种样态收集在一起;有单恋、热恋、分离...... 所有瞬间的爱情感觉,像稍纵即逝的闪电,直戳我们每一个人的心。正如雨果所说:“真爱的第一个征兆,在男孩身上是胆怯,在女孩身上是大胆。” 这种大胆,或许又来自女性对自己身体变化的敏感捕捉吧。原来,爱一个人,是有身体反应的 —— 是不自觉地想要靠近,是分开后无法抹去的思念,是看到对方,无法抑制的脸颊红红,是希望得到对方,坚定选择的迫切心情。这些身体反应,真实而又美好;带着一个人,去尽情享受爱情带来的一切。《飞鸟集》中有这么一首诗:“绿叶在恋爱时变成了花,花朵在爱慕时成了果实。” 喜欢一个人时,大抵如此。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大大方方去享受爱情的发生。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台湾诗人,台北艺术大学戏剧系毕业。第 11 届台北文学年金得主、“2014 台湾诗选” 年度诗奖得主。已出版诗集《刚刚发生的事》《可能的花蜜》《那些闪电指向你》《爱的 24 则运算》等。获赞誉:“丰饶的性情、黠慧的诗心、带着釉光的诗风,确实显示(林婉瑜)她超越同辈的才华,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林婉瑜写诗不拘泥形式,极力从新的意象和概念写大自然与日常…… 这是不被符号拘限,聪明又不做作,随意呼风唤雨的女子。” 丰饶的性情、黠慧的诗心、带着釉光的诗风,确实显示(林婉瑜)她超越同辈的才华,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诗人。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相遇的时候做彼此生命中的好人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