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用户推荐指数
                        豆瓣高分
                       类型
                        9.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48千字
                       字数
                        2018-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场始于地球、将环游整个宇宙的空间和时间之旅,一部拥有完整知识体系、以“纪传体”的方式呈现的太阳系简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由40篇文章组成、并以“纪传体”的方式呈现的太阳系简史。书中为你呈现的并不是一些关于太阳系的碎片化知识,而是一个关于太阳系的完整知识体系。 
借由从上百个初选题目中精挑细选出来的40个主题,让你了解这些太阳系的主要天体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坐标:它们曾在人类文明史上扮演过什么重要角色?与哪些特别重大的科学事件有关?如何改变人类对整个宇宙的看法?又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着怎样的联系? 
除了知识体系化这个核心优势,本书还有以下主要特色:
1.问题引导,每一节都在回答一个重要的科学问题。
2.故事驱动,书中穿插了海量的关于科学家的逸闻趣事。 
3.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的知识点都会被转化成可视化的物理图象,然后用贴近生活的类比来加以解释。
4.总结常态化,为了方便读者理解,每一节的结尾都会对本节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总结。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01 地球
 - 1.1 人类如何确定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 1.2 人类如何测量地球的质量?
 - 1.3 人类如何测出地球的年龄?
 - 1.4 为什么地球能成为生命的绿洲?
 - 02 月球
 - 2.1 为什么月球总是一面朝向地球?
 - 2.2 阿波罗计划留下了怎样的传奇故事?
 - 2.3 月球是怎么起源的?
 - 03 金星
 - 3.1 金星盈亏如何敲响地心说的丧钟?
 - 3.2 金星凌日如何测出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 3.3 为什么金星会变成一个地狱般的地方?
 - 04 水星
 - 4.1 水星逆行为何会推动地心说的变革?
 - 4.2 水星近日点进动如何揭开广义相对论崛起的序幕?
 - 4.3 水星上有哪些让人大跌眼镜的自然现象?
 - 05 太阳
 - 5.1 太阳光谱如何揭示太阳的元素构成?
 - 5.2 太阳的能量是怎么产生的?
 - 5.3 太阳中微子探测为什么会两次得到诺贝尔奖?
 - 5.4 万圣节太阳风暴为什么会让地球变得一片狼藉?
 - 06 火星
 - 6.1 火星为何已不再是日心说的梦魇?
 - 6.2 火星上到底有没有水?
 - 6.3 人类有什么办法来改善火星的生存环境?
 - 07 小行星世界
 - 7.1 谷神星如何变成太阳系第一个失去行星地位的天体?
 - 7.2 为什么太阳系第一高峰会坐落在不起眼的灶神星上?
 - 7.3 为什么说奥陌陌是来自太阳系外的星际来客?
 - 08 木星
 - 8.1 为什么说大红斑是太阳系中最大的风暴?
 - 8.2 为什么说木星是地球的守护神?
 - 8.3 为什么木卫一长得特别像鸡蛋葱花饼?
 - 8.4 太阳系最大的海洋是怎么被发现的?
 - 09 土星
 - 9.1 人类如何知晓土星环的真面目?
 - 9.2 谁是太阳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体?
 - 9.3 泰坦的橙色大气层下到底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 10 天王星
 - 10.1 天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 10.2 天王星为何会有诡异的磁场?
 - 10.3 在太阳系最高的悬崖上蹦极是一种什么体验?
 - 11 海王星
 - 11.1 海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 11.2 为什么说大黑斑是太阳系中最强的风暴?
 - 11.3 为什么海卫一不是海王星的亲生骨肉?
 - 12 太阳系边缘
 - 12.1 冥王星是怎么被发现的?
 - 12.2 冥王星是怎么被降级的?
 - 12.3 太阳系中真的只有八颗行星吗?
 - 12.4 从遥远太空回望地球是一种什么体验?
 - 图片来源
 - 致谢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