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7.5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6千字
字数
2021-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张维为主编“中国话语丛书”中的一种,由相对独立的8篇文章组成。
内容简介
随着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的推,一个原来被排除在外的人群如今被迅速地吸纳到这个世界中。这些沉默的大多数借助技术的红利,终还将自己的审美和文化趣味推向了前台,深刻而广泛地影响了技术和资本市场,以及文化市场。
作者聚焦“工业党”文学、“速食电影”(如B站up主“谷阿莫”等)等网络文化新现象,在总结西方国家和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与意识形态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讨论、思考在互联网新技术条件下如何实现更为合理、有效的文化治理逻辑与途径,实现文化宣传工作中的群众路线。
目录
- 版权信息
- 建构中国话语
- 序言
- 当代中国文化治理的几个关键问题
- (一)文化治理改革:新形势与新问题
- (二)治理方式的守正创新:管生产,还是管流通?
- (三)政治逻辑的温故知新:管理性,还是管情感?
- (四)治理逻辑的反本开新:管平台,还是管内容生产者?
- (五)小结
- 文艺中的反抗与虔敬:文化治理的一种“成熟、老练”
- (一)“成熟、老练”的美国中央情报局
- (二)爱欲的造反与通往虔诚
- (三)文化帝国主义与帝国的文化
- 什么是好的宣传:一种基于唯物主义宣传观的思考
- (一)当代宣传工作的困难
- (二)重新思考什么是好的宣传
- (三)总结:理解宣传,即理解政治
- 文化治理视野下的新中国文艺实践再思考
- 改造“爽文”:工业党的穿越之梦及其文化追求
- (一)作为一种“穿越爽文”
- (二)作为一种工业文学
- (三)作为一种小说
- 为什么应该支持“谷阿莫”:“速食电影”与互联网文化空间的开拓
- 抒情的功能:汪曾祺的小说与文化政治想象
- (一)汪曾祺的自觉
- (二)为谁抒情?
- (三)抒情从何而来?
- (四)形式、风格与语言
- (五)失败
- 从“垂死”到“死亡”:路内与一种主流文学体制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